1、【判断推理】一项研究发现,生活贫困能够导致人们的某种基因发生变化,这种基因能够增强负责应对恐慌的大脑区域活动,比如杏仁核的活动增加会导致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增加。同时,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低水平的血清素之间也存在关联,进而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研究员还发现,这种基因变化也会传递给后代。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得知:
A:生活贫困会通过影响生理而对精神健康产生作用
B: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较低
C:穷困阶层因基因的变化而使得贫穷和疾病多代延续
D:杏仁核活动增强的同时,血清素水平降低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生活贫困会通过影响生理而对精神健康产生影响,由题干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低水平的血清素之间也存在关联,进而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可以推出此结论。
B项,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所以无法推出此结论。
C项,题干只是说基因变化会遗传给后代,并未提到会使贫穷和疾病多代延续,无法推出此结论。
D项,杏仁核与血清素在题干中并提到有相关性,无法推出彼此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2、【判断推理】企业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法人的是:
A:村民刘老根个人独资在村里建起的养鸡场
B:王先生和妻子在商场承包的服装销售摊位
C:双鸭山市濒临破产的国有农用机械制造厂
D:韩国三星公司派驻中国的业务联络办事处
正确答案:C
解析:企业法人的定义要点: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
A项,个人建起的养鸡场,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条件,不属于企业法人。
B项,服装销售摊位,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条件,不属于企业法人。
C项,农用机械制造厂符合企业法人的定义,属于企业法人。
D项,业务联络办事处,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条件,不属于企业法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3、【判断推理】( ) 对于 国家 相当于 免疫 对于 ( )
A:民族 脱敏
B:人民 淋巴
C:国防 生物
D:阶级 疫苗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民族和国家是并列关系,免疫是一种脱敏反应。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人民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淋巴是一个免疫器官。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国家通过国防自我保护,生物通过免疫自我保护。前后关系一致。
D项,阶级和国家没有明显关系,疫苗具有免疫作用。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4、【判断推理】外显学习是有意搜寻或把规则应用于刺激物领域的学习。在外显学习的过程中,人们的学习行为受意识的控制、有明确目的、需要注意资源、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须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须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外显学习的是:
A:小红经常听姐姐唱歌,时间一长,她也掌握了唱歌的技巧
B:生长在相声世家的小刘,经耳濡目染,很小就会说几句相声了
C:小周在中考前做了大量的英语习题,因此在英语考试中获得了满分
D:小方经常陪着爷爷去下围棋,不知不觉他也会下围棋了
正确答案:C
解析:外显学习定义的关键信息:学习行为受意识的控制、有明确目的、需要注意资源、要做出一定的努力。
A项,指出小红因为经常听姐姐唱歌而掌握了唱歌的技巧,小红潜意识地掌握了唱歌的技巧,并没有明确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不符合定义。
B项,指出小刘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很小就会说几句相声,小刘潜意识地学会了说相声,并没有明确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不符合定义。
C项,指出小周在中考前做了大量的英语习题,因此在英语考试中获得了满分,说明小周学习英语的行为受意识控制、有明确目的、需要注意资源、要做出一定努力,符合定义。
D项,指出小方经常陪着爷爷去下围棋,不知不觉他也会下围棋了,小方潜意识地学会了下围棋,并没有明确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
5、【判断推理】奢侈吸收指的是作物吸收的养分超过其正常需要量的现象。奢侈吸收不仅浪费肥料,还可能导致减产。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涉及奢侈吸收?
A:小庄养的花因浇水过多被淹死了
B:小麦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倒伏
C:同样的土质,但是塑料大棚中的作物明显长得更高
D:即使在西瓜地中大量使用磷肥,西瓜也不会增产多少
正确答案:B
解析:奢侈吸收的定义要点:作物吸收的养分超过其正常需要量。
A项,水并非养分,因此花因浇水过多而死不符合定义要点。
B项,过量氮肥使小麦倒伏,是吸收的养分超过正常需要的现象,属于奢侈吸收。
C项,大棚中的作物长得更高,未涉及养分问题,属于无关项。
D项,并未体现超过正常量,不属于奢侈吸收。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6、【判断推理】垃圾:资源
A:成本:收入
B:挑战:机会
C:沟通:情绪
D:疾病:疫苗
正确答案:B
解析:垃圾合理利用可以转变为资源。
A项,成本和收入相对,不会转化为收入,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挑战合理看待也可以转化为机会,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通过沟通可以平复情绪,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部分疾病可通过疫苗预防,但疾病不会转变为疫苗,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波音737飞机出现后的50年中,航空发动机的直径越来越大,所以新一代的737MAX系列不得不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向机翼的前方移动,并尽可能升高,但这又可能会使飞机在飞行中自动向上抬头,导致失速。为解决这一问题,737MAX新增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在必要的时候实现飞机“自动低头”的功能。但有专家分析,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
A:不少执飞737MAX机型的飞行员并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错误操作可能导致事故
B: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使得MCAS接收到错误数据,进而不断执行“自动低头”的指令
C:两次空难均显示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进而产生飞机结构无法承受的气动力
D:两次空难均显示起飞后,飞行员与MCAS系统争夺控制权,但都没能阻止MCAS的“自动低头”功能,最终导致飞机俯冲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家的结论: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
A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行员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
B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
C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
D项,指出飞行员与MCAS系统争夺控制权,但都没能阻止MCAS的“自动低头”功能,说明737MAX发生空难的确是MCAS系统造成,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5题
8、【判断推理】与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不同,美国被一些球迷称为“足球荒漠”,他们认为在美国,足球一直被视为边缘运动。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看法的是:
A:美国足球队在世界杯等多项国际重大比赛上获得了傲人成绩,其在国际足联的排名有时甚至超过英格兰等传统足球强国
B:美国足球联赛起步虽晚,但发展飞速,现在其联赛水平已经超过阿根廷、巴西等传统足球强国
C:足球已经成为美国12~24岁年轻人的第二运动,其青少年足球人口绝对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D:因为缺乏相应的足球文化土壤的培育,所以在美国从事足球运动的人都是真正热爱足球的人,没有复杂商业运作的足球运动更加纯粹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观点为足球在美国被视为边缘运动。
A项,美国足球队在世界杯等重大比赛上获得傲人成绩,不代表足球在美国不是边缘运动,削弱力度较弱。
B项,美国足球联赛水平高,也不能说明足球在美国就不是边缘运动,削弱力度较弱。
C项,通过数据说明美国青少年足球人口众多,足球在美国并不是边缘运动,而属于主流运动,直接反驳了题干观点。
D项,得不出到底有多少人从事足球运动,不能证明其不是边缘运动,不能反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9、【判断推理】客观-价值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其前提是一个事实性的描述,而结论所表述的则是一个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而且这种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观-价值谬误的是:
A:人与人之间应该进行更多地交流和沟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将越来越少
B:既然人人都要遵纪守法,那我们就应该对法律多一份尊重,对规则多一份敬畏
C:世界变得越来越城市化,因此人们就不应该继续诗意地栖居在农村
D:这个地区的绿化率在不断提高,其空气质量也将不断改善
正确答案:C
解析:客观-价值谬误的定义要点:①前提是事实性的描述;②结论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③这种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④是错误的推理。
A项,前提“人与人之间应该进行更多地交流和沟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不是事实性的描述,不符合要点①;结论“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将越来越少”不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B项,前提“人人都要遵纪守法”不是事实性的描述,不符合要点①;结论“我们就应该对法律多一份尊重,对规则多一份敬畏”是根据前提推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的推理,不符合要点④,排除。
C项,前提“世界变得越来越城市化”是事实性的描述,结论“人们就不应该继续诗意地栖居在农村”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且这一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是错误的推理,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D项,结论“空气质量也将不断改善”不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且它是根据前提“这个地区的绿化率在不断提高”推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的推理,不符合要点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2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4题
10、【判断推理】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指患者头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地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在外力作用下别人的思想在自己脑中运行,内容大多杂乱无序,有时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强制性思维的一项是:
A:甲思维活动非常迟缓,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
B:乙思维活动中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思考问题不聚焦、不深入
C:丙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被外界因素干扰,自己非常厌恶
D:丁经常感到自己头脑中出现一些凌乱无序的想法,自己根本无法支配
正确答案:D
解析:强制性思维的定义要点:①头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②不受患者意愿控制。
A项,思维活动迟缓,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B项,思维活动中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C项,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被外界因素干扰,但没有出现不属于自己的思维,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D项,出现了凌乱无序的想法,且自己无法支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