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335

发布时间:2023-03-13 6:08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这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谁知道自己哪天要求到谁呢?

B:有人说水儿去南方打工了,也有人说她出国了,谁知道呢?总之,我心里真的对她很怀念。

C:“那么,谁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他笑着问,然后一屁股坐在前排中间的一个课桌上,自嘲地说:“一个政客,是不是?”

D:他已经一个月不见踪影了,对此司空见惯的老婆说:“谁知道又跑哪儿疯去了?我才不想管呢!”

正确答案:C

解析:四句话中,只有C项的“谁知道”是在提问别人“有谁知道”,A、B、D三项中的“谁知道”表达的都是一种不确定的语气,疑问中已经包含了答案,即“谁都不知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题

2、【言语理解】黄色与红色一样,是中华民族偏爱的颜色。在与“五行说”相对应的“五色论”里,黄色代表土,居于四方的中央。东汉的儒家为了抬高君权,突出了“五行”和“五方”中“土居中央”的观点,把土说成是一切元素的根本,因此中央是至高无上的,这也极大地提高了黄色的地位。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也接受了这一说法,把黄色定为正色之首,随后的隋、唐王朝都加以效仿。从唐代起,正黄色成为皇室的专用色,滥用即会获罪。时隔千年,虽然黄色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金黄色那高贵庄严的气质依然存在。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中华民族偏爱黄色的原因

B:追溯土居中央观念的形成历史

C:探讨颜色与五行观念的内在渊源

D:强调皇权观念对色彩文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为“引出话题+具体论述”的行文脉络,首先指出黄色是中华民族偏爱的颜色,接着依照“东汉”“三国时期”“唐代”及现代的时间顺序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中华民族偏爱黄色,因此文段重点介绍的是中华民族偏爱黄色的原因,对应A项。
B、C、D三项均脱离“黄色”这一主要论述话题,偏离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城镇化建设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乡村振兴战略

D:脱贫攻坚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一个客观规律,即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会消亡;接着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果把农村落下,既不符合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不可能取得现代化的成功;最后针对上文进行总结,强调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谈论的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乡村发展的问题,即“乡村振兴”问题。对应C。
A、B、D三项均脱离了文段关键词“乡村振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3题

4、【言语理解】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排斥竞争。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
由上可以推出:

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

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可推出。
B、C两项无中生有,由文段无法推出商品经济与竞争出现的先后顺序。
D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谈论计划经济,且无法推出其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大众娱乐”这个标签并非贬义,恰恰相反,要想让消费者________地为娱乐埋单,其实很是考验创作者的能力。艺术家们或许会对商业叙事作品的生产者们开发出的一整套完备的叙事模式________,但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乐此不疲 漠然置之

B:毫不犹豫 不屑一顾

C:心甘情愿 嗤之以鼻

D:趋之若鹜 冷眼相对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能体现消费者为娱乐埋单的心理。“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说对“埋单”有特别爱好,不符合语境,排除A。“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与“并非贬义”的语境相悖,排除D。
第二空,由“但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可知,商业叙事作品的生产者们开发出的叙事模式并非完全不可取。“不屑一顾”形容极端轻视。填入语义程度过重,排除B。“嗤之以鼻”指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符合文中所述艺术家的态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6、【言语理解】研究者称,可爱的人真诚善良,平和亲切,他们会让对方放下________,更愿意与之交朋友。适当地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学句夸张的“可爱语”,偶尔穿一次可爱的衣服,能让人显得有童趣。但如果一味地脱离年龄,刻意装可爱,只会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骄傲 事倍功半

B:自卑 削足适履

C:成见 东施效颦

D:戒备 适得其反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中说的是可爱的人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让别人放下对陌生人的警惕之心,愿意与之交朋友,D项“戒备”填入最恰当。
分析第二空验证答案。文意为偶尔、适当地在家人、朋友面前扮可爱能让人显得有童趣,但一味地脱离年龄来装可爱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适得其反”指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8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4题

7、【言语理解】据日本社会保障规定,失业完全无收入者,每月可领到一定数额的失业补助金。丧失劳动能力及无人赡养的老人,除每月可领取补助以外,房租减收,用水、看病免费,市内交通费70岁以上全免、以下减半,若有未成年的子女,还另外增加补助金。凭这样几条,足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根本无须上街去“流浪”。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B:日本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

C: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

D:日本没有流浪者的原因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分别论述日本社会保障对于“失业完全无收入者”和“丧失劳动能力及无人赡养的老人”这两种人群的保护。然后得出结论:凭借着“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根本无须上街去‘流浪’”。由此可知,这段文字想要说明的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完善”,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项“基本目标”文段没有提及。C项,文段只列举了两个例子,“具体内容”范围过大。D项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表现,不是文段论述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8、【言语理解】大约500万年前,非洲某些类人猿掌握了直立行走的艺术,他们是原始人类。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间,他们作为南方古猿与至少7个不同的人类物种共同生活在非洲。但大约250万年后,一个新的血系从南方古猿物种中分离出来,就是现在所谓的人类类属。至于这次分离是何时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涉及了哪些人类物种,现在仍备受争议,但最普遍的观点是“能人”是这个新血系的第一名成员。200万年前我们称之为“直立人”的人类祖先生活在东非,并很快移民至欧亚大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非洲类人猿属于人类类属

B:南方古猿作为人类物种存在了至少250万年

C:“能人”是由“直立人”进化而来的

D:5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有至少8个不同的人类物种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文段可知“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非洲类人猿”出现在大约500万年前,而人类类属出现在“大约250万年后”,故A项与原文不符。
B项,由文段中“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间,他们作为南方古猿与至少7个不同的人类物种共同生活在非洲。但大约250万年后……”可知,B项表述正确。
C项,“能人”是大约250万年前新血系的第一名成员,而“直立人”是200万年前出现的,故C项也与原文不符。
D项,文段说的是“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间”,而非“500万年前”,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9、【言语理解】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退休费、医疗费、福利费的支出自然呈上升趋势,客观上要求有坚强的经济后盾,而目前全省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经济水平滞后大大削弱了社会对老龄人口的承受能力。因此,家庭养老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养老在保证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A:老年人口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发展

B: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性

C:人口老龄化,造成经济水平滞后

D:增强社会对老龄人口承受能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目前全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困难,然后以“因而”提出解决措施——需要重视家庭养老的作用。“因此”后的结论为文段重点,B项的表述与此相符。D项的措施文段并未明确提及,排除。文段阐述的是经济水平滞后不能满足老龄化的养老需求,而非老年人口增加或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C两项有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10、【言语理解】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________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B:平淡无奇

C:司空见惯

D:由来已久

正确答案:A

解析:“理所当然”指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司空见惯”指看得多了,不足为奇。“平淡无奇”指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由来已久”指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很久。句意说的是一旦把某个事物看成本就应当是这样、完全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故应填“理所当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