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334

发布时间:2023-03-13 1:15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文化例外是指在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下,基于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双重属性,而将其排除在贸易自由的谈判之外,不适用有关的自由贸易法律规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文化例外的是:

A:某国在与外国谈判过程中,将“文化产业豁免”写进正式的国际贸易协定中

B:不管是文化商品还是文化服务贸易都体现了国家文化产业高层次竞争力,成为很多国家战略政策的焦点

C:世界文化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这些国家通过文化产品向其他国家渗透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D:一些国家之间可以通过电影配额的形式设立或维持对进口电影的数量上的限制

正确答案:D

解析:文化例外的定义要点:①基于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双重属性;②不适用有关的自由贸易法律规则。
A、C两项,不符合要点②。
B项,没有提到交易,不符合要点②。
D项,电影属于文化产品,配额限制了自由贸易,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6题

2、【判断推理】大步流星:走路

A:指手画脚:教导

B:歌舞升平:跳舞

C:奋笔疾书:书写

D:闻鸡起舞:勤奋

正确答案:C

解析:大步流星形容走路快,步伐大。
A项,指手画脚形容指挥,而不是教导,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歌舞升平形容社会氛围,而不是跳舞,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奋笔疾书形容书写很快,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闻鸡起舞形容人很勤奋,但勤奋是形容词,而题干中的走路是动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3、【判断推理】路径依赖: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有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
下列不属于路径依赖的是:

A:萧规曹随

B:刻舟求剑

C:随波逐流

D:守株待兔

正确答案:B

解析:路径依赖定义的关键信息: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A项,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其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曹参对前任制定的规章制度产生了依赖,符合定义,排除。
B项,刻舟求剑指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这个人没有意识到船在移动,并不是对此种找剑方式产生了依赖,不符合定义,保留。
C项,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说明对波浪和流水产生了依赖,符合定义,排除。
D项,守株待兔指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农民对获得兔子的方式产生了依赖,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

4、【判断推理】水稻:农田:农民

A:学生:老师:校园

B:羊群:牧民:草原

C:货物:网络:电商

D:捕鱼:海面:渔民

正确答案:C

解析:农民在农田中种植水稻。
A项,老师在校园里教育学生,但词项间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牧民在草原上放牧羊群,但词项间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电商在网络上销售货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渔民在海面上捕鱼,这里的“捕鱼”是动词,而题干的“水稻”和C项的“货物”都是名词。因此D项与题干不一致,而C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调查显示,59.4%的公众感觉当前社会“逆淘汰”现象普遍,其中18.8%的人觉得“非常多”。所谓“逆淘汰”,简言之,即指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质的,平庸的淘汰杰出的等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逆淘汰现象的是:

A:某公司拥有领先的卫星通话技术,语音质量高,覆盖范围广,但该技术的维持费用高昂。后来该公司入不敷出,宣告破产

B:市场上某些价格高昂的止咳药疗效实际不如价格低廉的常用药,而事实上常用药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C:许多公司都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结果,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D:名牌大学毕业的甲和普通大学毕业的乙同时进入某国际知名公司,但甲始终未获提升,乙却逐渐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正确答案:B

解析:逆淘汰定义的关键信息: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质的,平庸的淘汰杰出的等现象。
A项,宣告破产的原因是维持费用高昂,不属于坏的淘汰好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价格高昂的止咳药(坏的)淘汰了常用药(好的),符合定义。
C项,没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的公司比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的公司发展得好,不属于坏的淘汰好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名牌院校毕业的不代表是优质的,普通院校毕业的不代表是劣质的,不属于坏的淘汰好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

6、【判断推理】某机关甲、乙、丙、丁4个处室准备深入基层调研。他们准备调研的地方是红星乡、朝阳乡、永丰街道、幸福街道。每个处室恰好选择其中一个地方,各不重复。已知:
(1)要么甲选幸福街道,要么乙选幸福街道,两者必居其一。
(2)要么甲选红星乡,要么丙选永丰街道,两者必居其一。
(3)如果丙选永丰街道,则丁选幸福街道。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选朝阳乡

B:乙选红星乡

C:丙选幸福街道

D:丁选永丰街道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1)要么甲选幸福街道,要么乙选幸福街道;(2)要么甲选红星乡,要么丙选永丰街道;(3)丙选永丰街道→丁选幸福街道。由(1)可知丁一定不会选幸福街道,根据(3),否后则否前,丙不选永丰街道;进而由(2)可得甲选红星乡;根据(1)可得乙选幸福街道;那么丁选永丰街道,丙选朝阳乡。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2题

7、【判断推理】党员:干部:青年

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学反应

B:芦苇:吊兰:鸢尾

C:处长:教授:博士

D:检察官:检察长:检察员

正确答案:C

解析:党员、干部和青年三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
A项,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属于种属关系。
B项,属于并列关系。
C项,处长、教授和博士三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
D项,检察长和检察员都属于检察官,属于种属关系。
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随着气候变化,肥料和供水导致了极大的能源和环境成本,如何让作物更好地吸收营养和水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不少人认为只要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就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和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实践证明,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并保证同一块田地间隔播种作物能极大地提高产量

B:根毛的寿命很短,仅能存活2~3周便自行脱落,由于更新很快,植物的根部总能保持一个数量相对稳定的根毛区

C:如果植株过于密集而养料不足,即使增加了根毛长度,也无法保证植物的营养供应

D:根毛的长度与植物生长激素密切相关,当植物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时,根毛也变长;而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时,根毛也逐渐萎缩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只要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就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和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A项,并未说明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能否提高作物产量,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植物根部的根毛数量相对稳定,并不涉及根毛的长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说明不是根毛长了就能有效地吸收水和养分,还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说的是根毛长度和生长激素的关系,并不涉及根毛的长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9、【判断推理】从众型思维枷锁:是指在认识、判断、解决问题时,附和多数,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独立思考,无主见、无创新意识的一种不良思维定势。
以下表现不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的一项是:

A:大人们把自己的孩子“左撇子”习惯硬性扭转过来

B:专家的意见值得信赖,大家都以专家的意见为办事依据

C:中学生每天都要求穿校服,中学生小军每天都穿着校服

D:无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从众型思维枷锁”的定义,A、B、C项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而D项中小军穿校服是因为学校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缺乏思考或无主见的表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定义:
①人才团: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以相同或相似的风格、方法、表达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为纽带结成的人才群体。
②人才链:指有血缘关系或师徒关系的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而前后相承的现象。
③潜人才:指已具备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但由于缺乏某种外部条件和机会,还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
典型例证:
(1)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为抢渡乌江而架设的浮桥数次被激流冲走,是战士和群众发明了“河底坠石稳固桥面”的方法,确保了架桥成功。
(2)三国时代,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魏、蜀、吴都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就蜀国而言,名相诸葛亮自不消说,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各有千秋。
(3)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各行当均有自己的流派,如老生行中的马、谭、奚、杨、麒派等;旦行中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B:例证(1)(3)(2)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C: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D:例证(3)(1)(2)分别与定义①③②相符

正确答案:A

解析:人才团的定义要点:①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②以相同或相似的风格、方法、表达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为纽带。
人才链定义的关键信息: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
潜人才定义的关键信息:已具备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的能力,但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
例证(1),战士的目标是过江,群众的目标是帮助战士过江,二者目标不一致,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和师徒关系,也不存在能力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不符合全部定义。
例证(2),三国时期的蜀国属于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蜀国的人才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而聚集在一起,体现了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符合人才团定义。
例证(3),中国戏曲各行当均有自己流派,属于“师徒关系的人才以技艺为纽带前后相承”,符合人才链定义。
综上,判断正确的是A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