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330

发布时间:2023-03-12 6:33     浏览量:14

1、【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陈述,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

B:惩罚是法律责任最主要的功能

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D:法律责任必然导致法律制裁

正确答案:C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法律责任并不必然导致法律制裁,如刑诉定罪免责。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就民诉来看显然错误。惩罚是法律责任的最主要功能则不恰当,如民事责任基本上是补偿性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2、【常识判断】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上体现了(       )思想。

A:法家的“以法治国”

B:墨家的“兼爱非攻”

C:儒家的“仁政德治”

D:道家的“自然无为”

正确答案:C

解析:“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说一国之君,就好像船一样,百姓就好像水一样,水能推动船行走,也能颠覆船,使它沉没。百姓能支持君主,拥戴他,同样,如果君主残暴,不能为百姓谋福利,百姓也会起来反对他。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上体现了儒家的“民贵君轻”“仁政德治”的思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19题

3、【常识判断】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电磁波粒子性的体现

B: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可见光

C:紫外线在遥控和热成像仪中普遍应用

D: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的反射测距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电磁波长不同,其波动性和粒子性所表现的程度不同,波长越长,辐射的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辐射粒子性越明显。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较长,更多的是体现电磁波波动性而非粒子性。
B项说法错误。可见光、微波都是电磁波,任何波长的电磁波,其速度都等于光速,即两者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项说法错误。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在遥控、热成像仪中普遍应用,而紫外线多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等。
D项说法正确。雷达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它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侦察和测距的设备,它可以发现目标,并可测定其存在的距离及方向。雷达将无线电波送出,然后经远距离目标物的反射,而将此能量送回雷达的记发机。因此,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的反射测距。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0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5题

4、【常识判断】二氧化碳虽然只占了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与下列过程无关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发展利用氢燃料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人与动物呼吸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B项说法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C项说法正确。含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碳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碳。
D项说法错误。氢燃料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会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的循环无关。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19题

5、【常识判断】在全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值当中,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的产值贡献达到或超过全部产值的一半左右,到世纪之交的时候,已经占到将近三分之二的比重。这段话表明在发达国家:

A:经济活动的大部分内容是在提供服务

B: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服务业有可能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全部

D:工农业产值均在下降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题干直接体现了经济活动的大部分内容是在提供服务。
B项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项错误。服务业有可能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全部,该说法过于绝对。
D项错误。题干主要说的是服务业产值的变化,与工农业产值变化无直接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6、【常识判断】文人常有手书名人诗词的习惯,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有:

A:王献之手书“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欧阳询手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C:赵孟頫手书“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苏轼手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正确答案:A

解析:王献之是东晋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三国曹操作品,所以可能发生。欧阳询是唐朝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宋朝苏轼的作品,所以不可能发生。赵孟頫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朝龚自珍作品,所以不能发生。苏轼是宋朝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唐朝李白作品,可能发生。故本题选A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我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正确答案:A

解析:大兴安岭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全长1220千米,宽200~300千米,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原始林区。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是东北林区,大兴安岭为东北林区的一部分。A项错误,BC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景色按春夏秋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正确答案:C

解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山道的景物,由“稻花香”也可知稻花盛开尚未到成熟时期,应为夏季;“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王禹偁的《村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该诗第一句为“马穿山径菊初黄”,从“菊初黄”可知,当时处于初秋,且题干中“棠梨叶落”“荞麦花开”也能推测出当时是秋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贺知章的《咏柳》,诗的后两句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见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描写了高原上白雪皑皑的景象。故按照季节排序应为③①②④,故本题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古语体现没有特权、人人平等的是:

A: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B: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C: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意为依据时代的特点而出台法令,针对社会的现实而制定礼仪;B项不符合题意,意为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去以身试法,指法律的权威;C项不符合题意,意为法律没有授权的不要做,法律规定的责任必须完成,法律没有禁止的可以做,指依法行事;D项符合题意,意为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指法律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是:

A:甲公司提出并与张某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B:乙公司未依法为李某提供劳动保护,李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C:丙公司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而解除与孙某的劳动合同

D:丁公司于劳动合同期满后提高待遇要求续签,赵某拒绝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A、B、C三项错误。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D项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