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327

发布时间:2023-03-12 0:58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文学作品的电子书会给作品带来很高的关注度。这种关注度能够拉动纸质书的销售。因此,所有想要提高纸质版文学作品销售量的出版社都会为文学作品发行电子书。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A: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见识、性格、技能,从而确保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所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是确保孩子天赋得到发展的充分条件。

B:是否掌握作品命脉是作家是否拥有自己语言体系的判断标准。这是因为,一个作家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就掌握了作品的命脉,就能成为优秀的作家。

C:家风与民风交辉相应,民风与国风休戚相关。在现代社会,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唯有良好的家风能孕育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

D: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就必须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因为一旦构建好这一体系,就可以系统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保传统文化的传承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逻辑结构:文学作品电子书→高度关注→拉动纸质版的销售。因此,提高纸质版书销量→发行电子书。用字母表示:a→b→c,因此c→a。
A项的逻辑结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见识、性格、技能→天赋得到发展。所以,家庭教育→孩子天赋得到发展。用字母表示:a→b→c,因此a→c,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不同。
B项的逻辑结构:作家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掌握作品的命脉→成为优秀作家。所以,作家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掌握作品的命脉。用字母表示:a→b→c,因此a→b,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不同。
C项的逻辑结构:好的家风→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好的家风→孕育文明向上的社会。用字母表示:a→b;a→c,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不同。
D项的逻辑结构:构建好文化传承体系→系统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构建好文化传承体系。用字母表示:a→b→c,因此c→a,与题干的逻辑结构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60题

2、【判断推理】某公共服务部门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因此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该部门的投诉渠道不畅通,投诉信箱只是摆设

B:如果接到群众投诉,该部门会进行整改

C:群众只要对该部门的服务不满意,就会提起投诉

D:上级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十分满意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推出“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要使该论证成立,要在“没有提起投诉”和“满意”之间建立联系。
A项,投诉渠道不通畅,只能解释没有投诉,没有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B项,部门整改,文段未提及,与题干结论无关。
C项,群众不满意就会投诉,说明没有投诉则没有不满意,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是结论基于的假设。
D项,上级满意与否,未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群落的分层现象是指不同的生物种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呈现上下分层分布的现象,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群落的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鸟类,林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等鸟类

B:自然保护区中的松柏高低错落,有的树根交错,互相缠绕,形成独特的层次感

C:海洋中,上层生活着浮游生物,中层生活着不同的鱼类,下层生活着海星等底栖生物

D: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由于高大往往遮住了阳光,其下方生长着耐阴喜湿的草本植物

正确答案:B

解析:群落的分层现象的定义要点:①不同的生物种;②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③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呈现上下分层分布。
A项,森林中层和林冠层栖息着不同的鸟类,符合定义。
B项,松柏高低错落,树根交错,并未涉及不同的生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呈现上下分层分布,不符合要点①③。
C项,海洋中,上层、中层、下层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符合定义。
D项,热带雨林中,不同的高度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77题

4、【判断推理】次级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下列属于次级群体的是:

A:军队中的老乡群

B:同一班飞机上的旅客

C:九三学社

D:某家庭

正确答案:C

解析:次级群体的定义要点:①为了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②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③社会群体。
A项,老乡群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点②。
B项,同一班飞机上的旅客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点②。
C项,九三学社符合次级群体的定义,属于次级群体。
D项,某家庭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B: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C:丙是甲的充分必要条件

D:丙既非甲的充分条件,又非甲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可知:甲←乙;由“丙是乙的充分条件”可知:丙→乙;因此可得:丙→乙→甲。但由甲不能推出丙,故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1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6、【判断推理】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对被试者进行了身体活动水平的调查,分析了他们平均每天坐着的时间。结果显示,每天坐的时间过长(超过5小时)与大脑内侧颞叶缩小密切相关,即使其他时间身体达到了很高的活动水平,也无法改变颞叶缩小的趋势。因此,久坐会对人的记忆力产生影响。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有些记忆力较差的人不常运动,更喜欢宅在家里

B:大部分帕金森患者出现记忆力的持续衰退和颞叶缩小的状况

C:大脑内侧颞叶区域包含海马回,而这一部位与记忆的形成有关

D:各年龄段群体中,久坐对年轻人记忆力的影响大于中老年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每天坐的时间过长(超过5小时)与大脑内侧颞叶缩小密切相关,即使其他时间身体达到了很高的活动水平,也无法改变颞叶缩小的趋势。题干结论:久坐会对人的记忆力产生影响。论据和结论在“大脑内侧颞叶缩小”和“记忆力”之间存在跳跃。论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需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有些记忆力较差的人不常运动,更喜欢宅在家里,“不常运动”“宅在家”并不等同于“久坐”,也未涉及大脑内侧颞叶缩小,未在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B项,大部分帕金森患者出现记忆力的持续衰退和颞叶缩小的状况,但并未说明“大脑内侧颞叶缩小”与“记忆力衰退”是否有关联,未在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C项,大脑内侧颞叶区域包含海马回,而这一部位与记忆的形成有关,说明久坐会使得大脑内侧颞叶缩小,而大脑内侧颞叶缩小会影响这一区域中的海马回,进而影响记忆力,在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D项,各年龄段群体中,久坐对年轻人记忆力的影响大于中老年人,无法说明记忆力和大脑内侧颞叶缩小之间的关系,未在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

7、【判断推理】关系营销是指以市场和利润为导向的基础上,卖方通过满足顾客全方位的需求,不仅达成短期交易,而且与顾客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相互依赖关系,创造出忠诚的顾客,取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哪项能体现关系营销?

A:某广告公司在商场门口推出时尚表演,以推广该公司的知名度

B:某知名品牌服装在换季之时,以低于成本的特优价格清仓甩卖

C:某施工队以“绝不以次充好、按时保质完成”的承诺,赢得了这次竞标

D:某电脑销售公司在各地建立了维修站点,提供快速、优质的售后服务

正确答案:D

解析:关系营销的定义要点:①与顾客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相互依赖关系,创造出忠诚的顾客;②取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A项,推出时尚表演推广公司知名度,并未体现与顾客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相互依赖关系,不符合要点①。
B项,品牌服装在换季时特价清仓甩卖,只是在特定时间取得竞争优势,而非取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不符合要点②。
C项,施工队赢得这次竞标,只是达成了短期交易,而非与顾客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相互依赖关系,也没有取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电脑销售公司在各地建立维修站点,提供售后服务,是与顾客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相互依赖关系,创造出忠诚的顾客,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8、【判断推理】酒精本身没有明显的致癌能力。但是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喝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的人群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发现?

A: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可以稳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癌变或者突变

B:东欧地区广泛食用甜烈性酒,该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很高

C: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成分,其在人体内代谢物与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物相似

D:有科学家估计,如果美国人都戒掉烟酒,那么80%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喝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正相关。
A项,指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可能会导致DNA分子癌变或者突变,在喝酒与癌症之间建立了联系,说明喝酒确实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能够支持题干的发现。
B项,通过东欧地区的现象,举例证明了观点,但东欧地区只是特例,未必具有代表性,其对题干的加强力度不如A项。
C项,通过烟草与酒精的类比来说明酒精可能会致癌,但烟草与酒精本就不同,两者未必具有相似性,属于不当类比,其对题干的加强力度不如A项。
D项,题干要论述的是喝酒与癌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而该项说的是“戒掉烟酒”,属于偷换概念,无法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2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9、【判断推理】社会行为模式是指社会多数成员共同创造、认可或遵守的行为方式,是人们社会交往的结果。社会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和常规性,与群体共存,并由个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模式的是:

A:男耕女织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尊老爱幼

D: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行为模式的定义要点:①社会多数成员共同创造、认可或遵守的行为方式;②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和常规性。
A项,男耕女织是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和遵守的,具有稳定性和常规性,并通过个人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符合定义。
B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和遵守的,具有稳定性和常规性,并通过个人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符合定义。
C项,尊老爱幼是社会传统美德,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符合定义。
D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沙漠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荒岛

A:骆驼 飞鸟

B:绿洲 海洋

C:水 人

D:戈壁 珊瑚岛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沙漠里有骆驼,荒岛上有飞鸟,但词项间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沙漠中有绿洲,海洋中有荒岛,前后关系一致。
C项,沙漠中缺少水,荒岛中缺少人,但词项间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戈壁,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属于沙漠,二者是种属关系;珊瑚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和荒岛是交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