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319

发布时间:2023-03-10 16:42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我从不说别人的坏话,如果我说了别人的坏话,那绝对是当面说的。如果我在背后说了别人坏话,那么一定是我自己独处的时候。
下列说法与上面论证最相似的是:

A:我妻子放假时只看国内舞台剧、香港电影和美国电视剧。如果她没看国内舞台剧,那么就应该是在看香港电影。如果不是在看香港电影,那就应该是在看美国电视剧。

B:我从不抽烟喝酒。如果我抽烟喝酒了,那一定是盛情难却。如果是这样,又何需介意我究竟抽烟喝酒与否呢?

C:她每天都按时下班了。如果她没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那么她就不能按时下班。如果她按时下班了,那就意味着她已经完成了当天的工作。

D:我没借你的钱。如果我借了你的钱,我也会还给你的。如果我没有还给你,那肯定是因为你本来也欠我相当的钱。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方式:P,如果非P,那么Q。如果非Q,那么R。
A项的论证方式:P、Q和R。如果非P,那么Q。如果非Q,那么R。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B项的论证方式:P。如果非P,那么Q。如果Q,那么R。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C项的论证方式:P。如果非Q,那么非P。如果P,那么Q。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D项的论证方式:P。如果非P,那么Q。如果非Q,那么R。与题干论证方式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翠鸟:捕鱼:动物

A:老虎:山林:狐狸

B:水草:生长:海洋

C:蜘蛛:结网:生物

D:黄鼠狼:鸡:狼

正确答案:C

解析:翠鸟是一种动物,擅长捕鱼;蜘蛛是一种生物,擅长结网。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反客为主式营销指消费者基于对产品质量及企业文化价值的认同,借助网络工具,成为营销活动的主导者,主动发起营销活动或直接参与营销传播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客为主式营销的是:

A:小金是某品牌手机的忠实粉丝,最近该品牌又开发了新款手机,他第一时间购买,并在网上宣传其卓越性能

B:某商场开业,发起朋友圈积“赞”赢奖品活动,利用网络传播达到了一定营销效果

C:老谢根据网络电视广告购买了一款保健品,使用后觉得效果好,将其介绍给了朋友

D:小丽兼职做微商卖化妆品,同事们为照顾她的生意,纷纷帮她在网上转发销售广告

正确答案:A

解析:反客为主式营销的定义要点:①消费者基于对产品质量及企业文化的认同;②借助网络工具,主动发起营销活动或直接参与营销传播的网络营销。
A项,小金是某品牌手机的粉丝,他购买手机并在网上宣传其卓越性能,是出于对产品质量及企业文化的认同,且是主动发起的网络营销活动,符合定义。
B项,该活动是商场发起的,而非消费者主动发起的营销活动,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老谢将保健品介绍给朋友,并未体现“借助网络工具”,不属于网络营销,不符合要点②。
D项,“同事们为照顾她的生意”并不是消费者基于对产品质量及企业文化的认同,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4、【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将600多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成两个组:第一组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第二组服用安慰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者发现,就患者从事制订计划、做饭和购物等日常活动的能力而言,第一组患者要比第二组患者下降慢。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第一组补充的维生素E的剂量是每天2000国际单位,而以前一般只维持在400国际单位左右。研究人员由此断定,每天服用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会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人员的结论?

A: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获取维生素的最佳方式是健康的饮食

B:这个实验的效果还很有限,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C:每日摄入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无副作用

D:在实验中对患者从事制订计划等日常活动能力的考察并不严格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对比实验得出每天服用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会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
A项,题干探讨的是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获取维生素的最佳方式与题干实验无关。
B项,是否能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也与题干结论无关。
C项,加强了题干结论。
D项,考察不严格说明题干实验结果不可靠,最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5、【判断推理】医生:病人

A:园丁:花朵

B:父母:子女

C:青蛙:庄稼

D:啄木鸟:害虫

正确答案:A

解析:医生这一职业的工作对象是病人。
A项,园丁这一职业的工作对象是花朵,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父母教养子女,并非工作对象的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青蛙吃害虫可以保护庄稼,并非工作对象的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啄木鸟吃害虫,并非工作对象的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       ) 之于 钢琴 相当于 马褂 之于 (       )

A:羌笛 长袍

B:胡琴 西服

C:京剧 长裙

D:琴键 唐装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羌笛和钢琴都属于乐器,马褂和长袍都属于服饰,保留。
代入B项,胡琴和钢琴都属于乐器,马褂和西服都属于服饰,保留。
代入C项,京剧属于戏曲剧种,钢琴属于乐器,两者并无必然联系。马褂和长裙都属于服饰。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D项,琴键是钢琴的组成部分,马褂和唐装都是服饰,唐装是根据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服饰。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比较A、B两项,发现填入B项后构成的两组词项存在纵向联系,即胡琴和马褂都源于中国,钢琴和西服都源于西方国家。而A项则不具有这类关系,因此B项的两组词项间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热爱:五星红旗

A:读过:莎士比亚

B:学过:法律逻辑

C:游览:北京故宫

D:喜欢:名胜古迹

正确答案:D

解析:热爱五星红旗,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
A项,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而非读过莎士比亚,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学过法律逻辑,学过并非动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浏览北京故宫,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
D项,喜欢名胜古迹,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
比较C、D两项,发现D项的“喜欢”和题干的“热爱”均为表示情感状态的心理动词,而C项的“游览”并无情感因素,因此D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66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66题

8、【判断推理】法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美食家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天生的美食家一般都是中等身材、方圆脸、眼睛明亮、额头小、鼻子低,嘴唇丰满、四方下巴;而天生没有口福的人一般是瘦长脸型,眼睛和鼻子都较大,不管他身高如何,他总是给人一种瘦长的感觉。这一关于“美食家面相”的观点也是如今大多数人对“美食家”的直观印象。可是,贪食与肥胖虽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却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A: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

B:肥胖的人一般都很贪食

C:有的瘦子既不懂吃又不善吃

D: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题干中对天生的美食家的身材和相貌的描述,不能推出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排除。
B项,题干中说贪食与肥胖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C项,题干中说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即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但无法推出有些瘦子既不懂吃又不善吃,排除。
D项,可以由题干最后一句话推出,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2题

9、【判断推理】自居是指个体把不属于自己的某些特点、性格品质、理论观点当作是自己的,或者效仿自己崇拜的某些群体。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尊心,提高价值感;另一方面可以减缓焦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自居的是:

A:小林的哥哥考上了大学,小林非常羡慕,辞去工厂的工作,准备参加来年高考,期待着能像哥哥那样

B:小张新入学,不适应环境,他总是想办法向学校里高年级的风云人物讨教成功经验,然后照搬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C:小梅是个彻头彻尾的追星族,每次演唱会她总是买最贵的票坐在前排,跟随着音乐节奏挥手舞动,并经常上台献花

D:为了继承家业,小峰大学没毕业就成为家庭企业的董事长,他的言谈举止俨然是一位叱咤商场多年的老江湖

正确答案:B

解析:自居的定义要点:①把不属于自己的某些特点、性格品质、理论观点当作自己的;②效仿自己崇拜的某些群体。
A项,小林羡慕哥哥,但并未体现把不属于自己的特点、性格品质、观点当作自己的,不符合要点①。
B项,向高年级的风云人物讨教经验,然后照搬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即效仿某些群体,把不属于自己的理论观点当作自己的,符合定义。
C项,说的是买演唱会最贵的票等追星行为,并未体现效仿自己崇拜的对象,也不涉及把不属于自己的特点、性格品质、观点当作自己的,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继承家业成为董事长,并未体现效仿自己崇拜的对象,也不涉及把不属于自己的特点、性格品质、观点当作自己的,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10、【判断推理】证据:指能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不是证据?

A:甲夜晚到一家商店偷窃,窃得人民币2000元,皮大衣两件,并用随手带的匕首将商店值班人员刺死。甲被抓获后公安人员从他家中搜出了杀死值班人员的匕首以及偷来的两件皮大衣

B:当甲杀死值班人员时,正好有一个人路过这里。公安人员找到这个过路人。过路人叙述了他所看到的甲杀人行为的情况

C:公安人员向甲的邻居调查时,甲的邻居说甲这个人平时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而且专横霸道,经常打骂行人,并说案发那天晚上,没看到甲在家附近

D:公安人员在甲的朋友处查到一封信,信中甲说偷皮大衣而杀死值班人员的事,还说他很害怕

正确答案:C

解析:证据的定义要点是:能证明案件事实情况。C项甲的邻居并没有看到甲犯案,因此不能作为证据,A项中的匕首和皮大衣、B项中的过路人、D项中的信都可以证明案件的事实情况,因此都是证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