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317

发布时间:2023-03-10 11:26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我国的交强险于2006年7月正式实行,于2007年7月开始普遍推行。作为第一项法定强制险种,交强险经营的总体要求是不亏不盈。而事实上,自2007年开办以来,除了2008年实现盈利7.6亿元外,其余年份均为亏损,交强险累计承保利润为-508亿元,承保利润率为-3.7%,直到2018年才扭转了12年半的亏损局面。但在66家经营交强险的公司中,40家盈利,仍有26家亏损。对一些保险公司来说,交强险是一种非但不赚钱,还连续多年亏损,却始终坚持不能放弃的业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这些保险公司的行为?

A:现在多数公司都已盈利,相信自己的公司未来在这个险种上也会盈利

B:交强险具有公益性、广泛性、强制性,保险公司必须承保,不能拒保

C:虽有很多车辆在交强险的赔付中赔付的数额远超过车主缴纳交强险时缴纳的金额,但也有很多车辆保险未用到赔付

D:通常车主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不会将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分开投保两家公司,而商业险的利润非常丰厚

正确答案:D

解析:保险公司的行为:对一些保险公司来说,交强险是一种非但不赚钱,还连续多年亏损,却始终坚持不能放弃的业务。
A项,指出现在多数公司都已盈利,这些保险公司相信自己的公司未来在这个险种上也会盈利,只是相信会盈利,但依旧无法确定最终是否会盈利,对保险公司的行为解释力度较弱。
B项,指出交强险具有强制性,保险公司必须承保,不能拒保,这里的强制性是指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拒绝客户买交强险的要求,而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必须经营交强险业务,不能有效解释保险公司的行为。
C项,指出有的交强险在赔付中赔偿的数额高于缴纳的数额,也有的未用到赔付,但其中多赔付的数额和未用到赔付的数额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不能有效解释保险公司的行为。
D项,指出车主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往往会将交强险和商业车险投保到一家公司,而商业险的利润非常丰厚,即商业保险的丰厚利润可远远抵消交强险业务的损失,可以有效解释保险公司的行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

2、【判断推理】20世纪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小鼠认知能力的实验。在实验中,一组小鼠被放在摆满各种玩具、转轮和隧道的笼子里,另一组小鼠则在空无一物的笼子里长大。实验结果显示,前一组小鼠大脑的体积更大,认知能力也显著高于后一组。研究人员因此作出推论:充分的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加强研究人员的推论?

A:实验中,前一组小鼠的食物营养更丰富

B:实验后,后一组小鼠的运动能力更强

C:后来,两组小鼠的平均寿命差不多

D:实验前,两组小鼠的个体差异不大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通过实验“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笼子里摆满各种玩具等,而另一组笼子里面空无一物,最终前一组小鼠大脑认知能力显著高于后一组”,做出推论“充分的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
A项,指出前一组小鼠的食物营养更丰富,说明两组小鼠还存在其他条件不同,则有可能是这一不同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同,即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的推论。
B项,指出后一组小鼠的运动能力更强,说明后一组小鼠的大脑能力高于第一组,削弱了题干的推论。
C项,说的是两组小鼠的平均寿命,与充分的外界刺激是否能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无关,不能加强题干推论。
D项,指出实验前两组小鼠的个体差异不大,即保证了实验中无其他因素的影响,排除他因,有力地加强了题干推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7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7题

3、【判断推理】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据统计,中国古今的姓氏超过22000个。由此可以推测,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也不会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

B:宗法社会的人们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为地名中最富区别意义的亮点

C:考古学家以河南登封县一个叫“王城岗”的古地名为线索,在那里挖掘出夏朝遗址

D:据统计,姓陈的人在南方比较多,在北方比较少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地名有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今的姓氏超过22000个。题干结论: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也不会少。   
A项,指出地名的作用,与姓氏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说明姓氏和地名之间的联系,可以支持,保留。   
C项,根据古地名发现夏朝遗址,与姓氏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D项,“陈”姓人数的分布情况,与地名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4、【判断推理】(       ) 对于 口罩 相当于 竹子 对于 (       )

A:耳挂 竹炭

B:无纺布 斗笠

C:卫生用品 竹叶

D:医用口罩 箭竹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耳挂是口罩的组成部分,竹子是制作竹炭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无纺布是制作口罩的原材料,竹子是制作斗笠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口罩属于卫生用品,竹叶是竹子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医用口罩属于口罩,箭竹属于竹子,但词项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5、【判断推理】

沟通障碍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交流意见、传递信息时所存在的困难。有如下几种类型: (1)语言障碍。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但不是思想本身,加之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千差万别,故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时,难免出现误差。(2) 观念障碍。人们的社会经历不同,信念不同,对事物的态度和观点也必然不同,有时不能避免意见沟通中的观念冲突。(3) 气质障碍。人的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交流信息时可能发生困难。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小明说:“妈妈,我要煮鸡蛋。”妈妈说:“去吧,煮个五六分钟就行。”小明说:“不,我要吃一个煮鸡蛋。”属于语言障碍

B:

妈妈说:“你挣一块钱恨不得花十块钱,跟你讲节俭,简直是对牛弹琴。”女儿说:“挣钱就是为了花的,存钱干什么?”属于观念障碍

C:

妻子喜欢独自安静地读书,丈夫喜欢一大帮朋友外出游玩,所以在外人眼里他们俩不像一家人。属于气质障碍

D:

小张旅游时品尝到了“糖醋活鱼”这道菜,兴奋地拍了视频发给女友。女友回复:“这么残忍,你怎么下得去口?”两人为此吵了一架。属于观念障碍

正确答案:C

解析:

沟通障碍定义的关键信息: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交流意见、传递信息时所存在的困难。语言障碍定义的关键信息: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时,难免出现误差。观念障碍定义的关键信息:意见沟通中的观念冲突。气质障碍定义的关键信息:人的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交流信息时可能发生困难。

A项,小明要吃煮鸡蛋,妈妈告诉他怎么煮鸡蛋,小明和妈妈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时出现了误差,属于语言障碍,判断正确。

B项,妈妈说女儿不知道节俭,女儿回答说挣钱就是为了花,母女之间对待钱的观念不同,在意见沟通中产生了观念冲突,属于观念障碍,判断正确。

C项,妻子喜欢独自安静地读书,丈夫喜欢一大帮朋友外出游玩,并未体现二人交流意见、传递信息时发生困难,不属于气质障碍,判断不正确。

D项,小张旅游时品尝到了“糖醋活鱼”这道菜,兴奋地拍了视频发给女友。女友认为这种做法很残忍。两人为此吵了一架,小张和女友在沟通中产生了观念冲突,属于观念障碍,判断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5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5题

6、【判断推理】若在一墓穴中发掘出墓主的印章和墓志铭,就能确定该墓穴是墓主的真墓。在西高穴大墓中,没有发掘出曹操的印章和墓志铭。故西高穴大墓不是真的曹操墓。
以下哪项的论证方式与题干最为类似?

A:若在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就能说明那个墓穴是曹操的。在西高穴大墓中发现了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石碑等随葬品。故该墓是曹操墓

B:十八岁的人还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而任何没有面对过这些问题的人不能够进行投票。所以,十八岁的人不能够进行投票

C:只有持有深水合格证,才能进入深水池。高亮没有深水合格证,所以,他不能进入深水池

D: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翔。我没有翅膀,所以,我不能飞翔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证方式:如果A,那么B。C不是A,所以C不是B。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错误推理。
A项的论证方式:如果A,那么B。C是A,所以C是B。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B项的论证方式:如果A(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那么B(不能进行投票)。C是A(十八岁的人还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所以C是B(十八岁的人不能进行投票)。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C项的论证方式:只有A(持有深水合格证),才B(进入深水池)。C不是A(他没有深水合格证),所以C不是B(他不能进入深水池)。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D项的论证方式:如果A(有翅膀),那么B(能飞翔)。C不是A(我没有翅膀),所以C不是B(我不能飞翔)。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错误推理,与题干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7、【判断推理】某单位共有18名员工,因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工资只分高、低两类。单位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还多,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只占少数;另外,毕竟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最近,小张和小王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该单位人员的上述结构并未因此而改变。
据此,可以推断小张或小王原来在单位中不可能是:

A:工资高的干事者

B:工资低的干事者

C:工资高的不干事者

D:工资低的不干事者

正确答案:A

解析:由“18名员工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多”可知不干事的≥10人,干事的≤8人;再由“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占少数”可知工资低的不干事的≥6人,工资高的不干事的≤4人;由“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即工资高的干事者≥1人,则工资低的干事者≤7人;再由“干事者中工资低的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可知工资低的不干事者只能是6人,工资低的干事者只能是7人,工资高的不干事者是4人,工资高的干事者只有1人。由小张和小王离开该单位,上述结构未改变可知,小张和小王不可能是工资高的干事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某办公室有张、王、李、刘、陈五人,其中张、王、李对五人年终评优的结果推测如下:
张:“如果陈没有被评定为优秀,则我也不会被评定为优秀。
王:“我和刘、陈三人要么都优秀,要么都不优秀。
李:“如果我被评定为优秀,则王也被评定为优秀。
评定结果出来后,发现三个人的预测都是错的,则最终有________个人优秀。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解析:“如果p,那么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由张的话为假,可知陈不优秀而张优秀;由李的话为假,可知李优秀而王不优秀;由于陈、王都不优秀,结合王的话为假可知,刘优秀。所以有三个人优秀。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9、【判断推理】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论辩过程中,一个判断确定为真,就要有真实可靠并与之具有必然联系的另一个(另一组)判断作为理由。
根据上述内容,下列思维过程符合充足理由律的是:

A:正是由于家教严格,岳飞长大后才成为了一名名震中外的军事帅才

B:一个人只有学习刻苦,才会取得好成绩。但也不绝对,小华学习并不刻苦,他的成绩也能名列前茅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天生我材必有用

正确答案:C

解析:充足理由律定义的关键信息:有与该判断具有必然联系的另一个判断作为理由。
A项,家教严格不一定能使岳飞成为军事帅才,也可能成为其他人才或者因某些原因不成材,两者并无必然联系,不符合定义。
B项,前后论述是矛盾的,明显不符合定义。
C项,身在山中能够充分说明不能见到庐山全貌的原因,前后两个判断具有必然联系,符合定义。
D项,“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天生我材”与“有用”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3题

10、【判断推理】历史:明智

A:新闻:广播

B:法律:约束

C:制度:学问

D:政策:援疆

正确答案:B

解析:历史具有明智的作用。
A项,广播是新闻的载体,而非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法律具有约束的作用,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制度和学问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援疆属于政策,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