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316

发布时间:2023-03-10 6:01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我国的交强险于2006年7月正式实行,于2007年7月开始普遍推行。作为第一项法定强制险种,交强险经营的总体要求是不亏不盈。而事实上,自2007年开办以来,除了2008年实现盈利7.6亿元外,其余年份均为亏损,交强险累计承保利润为-508亿元,承保利润率为-3.7%,直到2018年才扭转了12年半的亏损局面。但在66家经营交强险的公司中,40家盈利,仍有26家亏损。对一些保险公司来说,交强险是一种非但不赚钱,还连续多年亏损,却始终坚持不能放弃的业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这些保险公司的行为?

A:现在多数公司都已盈利,相信自己的公司未来在这个险种上也会盈利

B:交强险具有公益性、广泛性、强制性,保险公司必须承保,不能拒保

C:虽有很多车辆在交强险的赔付中赔付的数额远超过车主缴纳交强险时缴纳的金额,但也有很多车辆保险未用到赔付

D:通常车主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不会将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分开投保两家公司,而商业险的利润非常丰厚

正确答案:D

解析:保险公司的行为:对一些保险公司来说,交强险是一种非但不赚钱,还连续多年亏损,却始终坚持不能放弃的业务。
A项,指出现在多数公司都已盈利,这些保险公司相信自己的公司未来在这个险种上也会盈利,只是相信会盈利,但依旧无法确定最终是否会盈利,对保险公司的行为解释力度较弱。
B项,指出交强险具有强制性,保险公司必须承保,不能拒保,这里的强制性是指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拒绝客户买交强险的要求,而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必须经营交强险业务,不能有效解释保险公司的行为。
C项,指出有的交强险在赔付中赔偿的数额高于缴纳的数额,也有的未用到赔付,但其中多赔付的数额和未用到赔付的数额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不能有效解释保险公司的行为。
D项,指出车主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往往会将交强险和商业车险投保到一家公司,而商业险的利润非常丰厚,即商业保险的丰厚利润可远远抵消交强险业务的损失,可以有效解释保险公司的行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

2、【判断推理】为恶意和憎恨所局限的观察者,即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也只能见到表面的东西;而只有当敏锐的观察力同善意和热爱相结合,才能探到人和世界的最深处,并且还有希望达到最崇高的目标。
由此可以推出:

A: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达到最崇高的目标

B: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可能探到人的最深处

C:人性恶是人的表面现象

D:有善意的观察者见不到表面的东西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只有当敏锐的观察力同善意和热爱相结合,才能探到人和世界的最深处”一句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即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能探到人和世界的最深处,B项正确。A、C两项是无关项;D项题干只说非善意的观察者只能见到表面的东西,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不能推出。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小华、小玲、小芳、小丽同住一个宿舍。按规定,晚上最迟回宿舍的同学,应该关掉室外的路灯。有一天晚上,室外的路灯没有关掉,第二天,宿舍管理员过来查询哪一个同学最迟返回宿舍。小玲说:“我回来的时候,小丽已经睡了,我也就睡下了。”小华说:“我回来的时候,小芳还没有睡。”小芳说:“我进门的时候,小玲还没有睡。”小丽说:“我上床就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
这四位同学说的都是事实,请判断以下哪项为真?

A:小华最迟返回宿舍

B:小玲最迟返回宿舍

C:小芳最迟返回宿舍

D:小丽最迟返回宿舍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小玲的话可知,小玲在小丽之后回宿舍;再由小芳的话可知,小芳在小玲之后回宿舍;并由小华的话可知,小华在小芳之后回宿舍。故四人回宿舍的顺序是:小丽、小玲、小芳、小华。最迟返回宿舍的是小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4、【判断推理】专项整治,是指政府出于整治某种突出市场行为、某个行业或者社会问题的需要,由主管部门或多个部门,集中人力、设备、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重、从快地进行声势浩大的行政检查、执法处罚行动。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专项整治的是:

A:北京交管局在奥运测试赛期间对特定路段进行交通管制

B:公安部门联合相关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扫黄打非行动

C: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对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的煤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安全排查

D:国家工商总局在3·15期间开展打假专项行动

正确答案:A

解析:专项整治的定义要点:①政府;②整治某种突出市场行为、某个行业或社会问题;③在较短时间内从重、从快地;④行政检查、执法处罚行动。
A项,交通管制并不是行政检查,不符合定义。
B、C、D三项都属于专项整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形式公正:指个人或权力机关对同样的事件平等对待,以及对所有人按统一标准(而不是根据个人或所从属的特殊集团的立场)施加管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形式公正的是:

A:国家录用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

B:通过税收杠杆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

C:设立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

D:政府对某件商品设立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指导价

正确答案:A

解析:形式公正的定义要点:①个人或权力机关;②对事及对人平等对待。
A项,国家录用公务员符合定义要点①,凡进必考的规则也符合要点②。
B项中调节收入差距、C项中保护濒危动物、D项中设置低价均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6、【判断推理】社会约定:指某个形式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下列属于社会约定的是: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高速路上散落的汽车碎片意味着发生过车祸

C:红色和绿色在国内股市中分别代表股指上涨和下跌

D:人的脸色蜡黄表明可能身体患有某种疾病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约定的定义要点:①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②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A项,这句谚语是指朝霞预示着未来天气很快阴雨,尽量不要出门;晚霞预示着接下来天气晴好,可以出行。这是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可见霞与天气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B项,散落的汽车碎片与车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C项,红色代表股指上涨,绿色代表股指下跌,颜色与涨跌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符合定义。
D项,脸色蜡黄表明身体可能患病,脸色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6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4题

7、【判断推理】电报:通讯

A:电流:电灯

B:金属:传导

C:信号:雷达

D:报纸:传媒

正确答案:D

解析:电报是通讯的一种载体。
A项,电流和电灯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金属和传导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雷达可以发射和接收信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报纸是传媒的一种载体,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8、【判断推理】2014年以来,某州已发生了超过230次3级及以上地震,而在2008年之前这一数字是年均1次。频繁的地震活动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一些研究者发现2014年以来,全州为了避免石油开采中钻井和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水污染地表水,开始将这些废水注入地下岩石的不透水层之间,这一行为很可能就是引发地震的关键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该州自2008年以来勘探出更多的石油储备,石油开采活动大幅增加

B:废水灌入岩石水层中会降低断层之间的摩擦力,使之更易滑动,从而诱发地震

C:该州2008年之前的地震次数少但震级大,2014年以来地震次数多但震级小

D:大多数连续地震是一次强震后发生的一系列余震,但该州地震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推测:将废水注入地下岩石的不透水层之间,这一行为很可能是引发该州地震的关键原因。
A项,指出自2008年以来,该州石油开采活动大幅增加,但无法说明是向地下注入废水这一行为导致该州地震频发,无法支持题干推测。
B项,指出废水灌入岩石水层中会降低断层之间的摩擦力,使之更易滑动,从而诱发地震,解释了将废水注入地下岩石的不透水层之间容易引发地震的原理,支持了题干推测。
C项,指出2008年之前以及2014年以来,该州的地震次数和震级的情况,但无法说明是向地下注入废水这一行为导致该州地震频发,无法支持题干推测。
D项,指出该州的地震不属于一次强震后发生的一系列余震的情况,但无法说明是向地下注入废水这一行为导致该州地震频发,无法支持题干推测。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115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104题

9、【判断推理】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能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推出:

A: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人之所以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干第一句话可以推出,正确。
B项,由“某些广告说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可知,该项说法错误。
C项,题干只是说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缺乏科学依据,而并不能推出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项,生病的原因题干没有提及,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10、【判断推理】M市年终机关作风评议工作即将开始,6位专家对市政府甲、乙、丙、丁、戊等5个重要部门分别作出如下预测:
(1)如果甲不能得第一,则丙一定会得第三;
(2)如果乙能得第二,则丁一定会得第四;
(3)如果甲得第一或者乙得第二,则丙一定会得第三;
(4)如果甲得第一,则乙得第二;
(5)丙不会得第三,而甲得第一和乙得第二都是有可能的;
(6)丙不会得第三,但戊会得第五。
评议结束后发现,6位专家中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不符合评议结果。
据此,可以推出:

A:甲得第一

B:乙没有得第二

C:丙得第三

D:丁没有得第四

正确答案:B

解析:(5)(6)是联言命题,且都含有“丙不会得第三”这一肢命题,根据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为假,可知(5)(6)中至少有一真,则“丙不会得第三”必为真。
(1)(3)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后件都为“丙一定得第三”,且(1)(3)中至少有一真。假设(1)为真,则可推出“甲得第一”,显然(3)为假,则(2)(4)(5)(6)为真。由(4)得,乙得第二,由(2)得,丁得第四,由(6)得,戊得第五,则丙只能得第三,与“丙不会得第三”矛盾。所以(1)为假,其他命题都为真,则由(3)得甲不得第一且乙不得第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