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无线充电,又称为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磁场共振原理,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下列关于无线充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于有线充电来说,无线充电能源转换一次性获得,电能损失小,节能环保
B:利用无线充电的设备,可以显著减少设备磨损
C:无线充电技术要求高、价格贵是现阶段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
D:无线传输距离越远,无用功的耗损也就会越大
正确答案:A
解析:无线充电需要进行两次能量转化,电能在转化过程中损失很大,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甲乙两公司均为使用其公司数码产品有疑难问题的顾客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拨打热线电话要收取相应的通话费用,所以通常来说,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这说明,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乙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甲公司的多2倍
B:甲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乙公司的多5倍
C:乙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甲公司多2倍
D:甲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乙公司多5倍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推出“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理由是“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
A项说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少,而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可能是由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多使得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削弱了题干的结论;C、D两项没有涉及数码产品的使用问题,属于无关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知识产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人们对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商标权
B:发明权
C:肖像权
D:版权
正确答案:C
解析:知识产权的定义要点:对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A项,商标权是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属于知识产权,排除。
B项,发明权是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属于知识产权,排除。
C项,肖像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并非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版权是智力劳动创造的财富,属于知识产权,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4、【判断推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描述机器设备价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才的有形磨损是指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同人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关的体力、进取性和合作性等因素水平的下降。人才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才无形磨损的是:
A:科室的陈力对新引进的遥感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
B: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刘主任有时觉得烦躁、意志减退
C:大学毕业生赵刚工作方法简单,经常受到同事的批评
D:45岁的王组长常觉得体力不支,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正确答案:A
解析:人才无形磨损的定义要点:①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②价值下降。
A项,对新引进的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是由于观念、知识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符合定义。
B项,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有时觉得烦躁、意志减退,并非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导致价值下降,不属于人才无形磨损。实际上该项属于人才有形磨损,即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出现的心理状况相关因素水平的下降。
C项,由于工作方法简单而受到同事的批评,并未体现使用价值的下降,不符合要点②。
D项,常觉得体力不支,并非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导致价值下降,不属于人才无形磨损。实际上该项属于人才有形磨损,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身体状况相关因素水平的下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5、【判断推理】伏案工作者长时间低头阅读、书写很容易患腰颈椎疾病。为帮助这部分人预防和缓解腰颈椎疾病,某单位工会为职工印发了宣传册,教大家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的一些方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宣传册的效果提出质疑?
A:腰颈椎疾病很难进行自我预防和治疗
B: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C:预防和缓解腰颈椎疾病的方法因人而异
D:不经常伏案工作的人也可能患腰颈椎疾病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某单位工会希望通过发宣传册的方式来教大家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
A项,指出腰颈椎疾病很难进行自我预防和治疗,说明采用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并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的效果,直接削弱了题干观点,保留。
B项,指出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需要专业人士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题干观点,但并不代表该宣传册对于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就完全没有效果,其削弱程度不及A项,排除。
C项,指出预防和缓解腰颈椎疾病的方法因人而异,但题干给出“宣传册教大家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的一些方法”,所以不同的人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法即可,故不能说明发放宣传册的方式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的效果,不能削弱,排除。
D项,指出不经常伏案工作的人也可能患腰颈椎疾病,但题干论述的是预防和治疗腰颈椎疾病的方法是否有效,二者论述话题不一致,不能削弱,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61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6、【判断推理】因为青年人开车容易急躁,所以,在我国尽管十八九岁的司机只占注册司机的7%,但是在交通死亡事故的肇事者中,他们的比例却是超过14%。
下面每一项,如果正确,都能削弱青年人开车容易急躁的观点,除了:
A:与其他人开的车相比,青年人开的车较旧,且稳定性也差
B:青年人开车时的乘客人数很有可能比一般的司机多
C:青年司机平均每年开车的距离超过其他司机的两倍
D:青年人引起的交通事故比其他人引起的交通事故严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通过“年轻司机所占比例仅为7%,而交通死亡事故的肇事者中的比例却超过了14%”来说明“青年人开车容易急躁”的观点。
A项,说明青年人容易造成交通死亡事故的原因是车的稳定性较差,即“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观点。
B项,说明青年人容易造成交通死亡事故的原因是乘客人数多,即“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说明青年人容易造成交通死亡事故的原因是每年开车距离长,即“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观点。
D项,青年人引起的交通事故比其他人引起的交通事故严重,只是对题干论据的总结,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7、【判断推理】近日,某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粒子加速器治疗癌症,他们将包括脑胶质瘤细胞在内的几种肿瘤细胞培养物放置在模拟人类头部的有机玻璃器皿中,再把这个“人头”放在粒子加速器的作用范围内。科学家们首先在肿瘤细胞内聚积足够量的酮-10,然后再用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使肿瘤细胞内部发生核反应,肿瘤细胞随之死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实验的成功?
A:中子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有别于健康细胞
B:脑胶质瘤类癌症用其他治疗方式无法治愈
C:只有肿瘤细胞会在中子束的作用之下死亡
D:中子束能摧毁包括脑细胞在内的人体细胞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实验结果:科学家们首先在肿瘤细胞内聚积足够量的酮-10,然后再用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使肿瘤细胞内部发生核反应,肿瘤细胞随之死亡。
A项,中子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有别于健康细胞,但未说明好坏,不能支持。
B项,只说明其他治疗方式无法治愈脑胶质瘤类癌症,但未说明此实验可以治愈脑胶质瘤类癌症,不能支持。
C项,只有肿瘤细胞会在中子束的作用之下死亡,说明中子束不会伤害其他细胞,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支持。
D项,中子束能摧毁包括脑细胞在内的人体细胞,说明了中子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能支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幸存者偏差谬误是统计学中的一种谬误,它是指我们忽略了那些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而仅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某种错误结论的谬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的是:
A:记者在高铁上调查乘客买票的情况后认为,买到车票非常容易
B:小张看到大多数人给了某部电影好评,因此决定去看这部电影
C:许多商业传奇的缔造者都是辍学后创业的,小李读了他们的传记,决定退学创业
D:老王在朋友圈询问哪种钙片补钙效果好,老刘推荐了A钙片,于是他决定服用这种钙片
正确答案:B
解析:幸存者偏差谬误定义的关键信息:忽略已经不可能向我们显示的数据,仅根据能够向我们展现出的数据,得出某种错误结论。
A项,记者在高铁上调查乘客买票情况,认为买到车票很容易,但高铁上的人都是买到了车票的,忽略了没有买到车票未能上车的人的买票情况,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
B项,小张看到大多数人给了电影好评就决定去看,对电影的差评并不是不能显示的数据,只是小张根据整体评价做出了决定,且不一定是错误的决定,不符合定义。
C项,小李读了辍学后缔造商业传奇的人的传记,做出了退学创业的错误决定,忽略了那些小李无法看到的辍学后创业失败的人的经历的数据,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
D项,老王听从老刘的推荐服用A钙片,忽略了老王无法看到的认为A钙片不好的数据,属于幸存者偏差谬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8题
9、【判断推理】所谓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妨碍甚至完全阻止或排除市场主体进行竞争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限制竞争行为的是:
A:某玩具厂称该市另一玩具厂生产的毛绒玩具使用“黑心棉”填充,经查纯属捏造
B:某市质量监督管理机关推荐了某品牌的电话,并指出几个厂家生产的电话质量有问题,要求各单位不要购买
C:某市电力公司要求更换电表的用户必须使用其指定的几个厂家生产的电表
D:某市消费者协会推荐消费者购买一种保健用品,但未收取任何报酬
正确答案:C
解析:限制竞争行为的定义要点是:①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②妨碍甚至完全阻止或排除市场主体进行竞争。A项不符合①;B项不符合②;C项符合定义;D项不符合①,且只是推荐购买,不会妨碍竞争,不符合②。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科学家在北极地区的一个岛——埃尔斯米尔岛上发现了一片5500万年前的森林化石,化石中,有长度大约1米的树根,也有长度超过10米的树干。因此研究人员推断,这里原来应该是一片巨大茂密的森林,并且曾经和北极、欧洲、北美是同一片大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北极地区在5500万年前气候相比现在要暖和得多,可见今天的北极地区在当时是没有冰雪的
B:这片化石中发现了不同的植物种类,其中最多的是大红杉。尽管大红杉是耐寒植物,但它的原产地却在今天的美国西部
C:这片森林与今天大西洋两岸的植物之间有很大的生物相似性,可以推断它们曾经是一片连接的森林
D:埃尔斯米尔岛所在地区在最近一次冰川期地形发生变化,冰川的压力使其与欧洲和北美连接的部分陆地沉到海平面以下,形成了今日的北极群岛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埃尔斯米尔岛原来应该是一片巨大茂密的森林,并且曾经和北极、欧洲、北美是同一片大陆。论据:科学家在北极地区的一个岛——埃尔斯米尔岛上发现了一片5500万年前的森林化石,化石中,有长度大约1米的树根,也有长度超过10米的树干。
A项,没有冰雪并不代表有过森林存在或与其他大陆相连,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大红杉的原产地在今天的美国西部,说明埃尔斯米尔岛原本可能与北美大陆是同一片大陆,可以支持。
C项,它们曾经是一片连接的森林,说明埃尔斯米尔岛原本可能与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是同一片大陆,可以支持。
D项,冰川的压力使其与欧洲和北美连接的部分陆地沉到海平面以下,说明埃尔斯米尔岛原本可能与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是同一片大陆,可以支持。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