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294

发布时间:2023-03-06 13:16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前提下,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
下面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A:某售货员将别人遗忘在柜台上的雨伞保管起来,后来发现是丈夫买的伞

B:某人抢救落水儿童

C:甲的邻居久出未归,其房屋因暴雨而成危房,甲雇人为其修缮

D:甲基于合同代乙保管货物

正确答案:C

解析:无因管理的定义要点:①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②为他人管理事务。
A项,售货员有保管顾客遗忘物的义务,不符合要点①。
B项,抢救落水儿童,不是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②。
C项,甲雇人为邻居修缮危房,符合全部定义要点,属于无因管理。
D项,甲基于合同为乙保管货物,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社会排斥是把某些社会群体排斥在社会主流之外的一种机制。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是指社会主流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进行排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不属于社会排斥的是:

A:某公司拒绝聘用乙肝病毒携带者

B:在有些国家,女性和男性同工不同酬

C: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黑人的歧视

D:在某些企业,级别不同的工作人员制服不同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排斥定义的关键信息:社会主流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进行排斥。
A项,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弱势群体,拒绝聘用属于社会排斥,符合定义。
B项,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同工不同酬属于社会排斥,符合定义。
C项,黑人属于弱势群体,歧视属于社会排斥,符合定义。
D项,级别不同的工作人员不是弱势群体,且制服不同不属于排斥,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

3、【判断推理】钢笔:墨水

A:血管:血液

B:煤炉:煤灰

C:电钻:钻头

D:手枪:子弹

正确答案:D

解析:钢笔需要墨水才能发挥功能,且墨水是易耗品。   
A项,血管是血液的载体和通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煤炭在煤炉燃烧后产生煤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电钻需要钻头才能发挥功能,但钻头不是易耗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手枪需要子弹才能发挥功能,且子弹是易耗品,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西子湖:曹娥江

A:美人蕉:老婆饼

B:东坡肉:五柳鱼

C:女儿红:祖母绿

D:狮子头:凤凰胆

正确答案:B

解析:西子湖得名于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曹娥江因东汉少女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东坡肉因苏轼(苏东坡)而得名,五柳鱼因陶渊明(五柳先生)而得名。A、C、D三项均不包含人名,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1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6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7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5、【判断推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A:绞尽脑汁:有心无力

B:卧薪尝胆:含辛茹苦

C:博闻强识:孤陋寡闻

D: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正确答案:D

解析:殚精竭虑和鞠躬尽瘁都是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A项,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有心无力意思是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含辛茹苦形容经受过艰辛困苦。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博闻强识意思是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见微知著和一叶知秋都是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的发展趋势。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9题

6、【判断推理】知识经济是指包括知识产权资源在内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劳动、自然资源、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知识经济的是:

A: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

B:在创办公司时,可以用知识产权投资办企业

C: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创办了一家公司

D: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知识经济的定义要点:①知识产权资源在内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劳动、自然资源、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②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A项,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传统生产要素,符合定义。
B项,知识产权投资办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传统生产要素,符合定义。
C项,利用所学的知识创办了一家公司,没有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传统生产要素,不符合要点①。
D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传统生产要素,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3题

7、【判断推理】轮胎:自行车:代步

A:针头:注射器:预防

B:衣服:晾衣架:晾晒

C:风机:油烟机:排烟

D:乘客:公交车:通勤

正确答案:C

解析:轮胎是自行车的组成部分,自行车的作用是代步。
A项,针头是注射器的组成部分,但注射器的作用是注射药品,而不是预防,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晾衣架的作用是晾晒衣服,但衣服并不是晾衣架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风机是油烟机的组成部分,油烟机的作用是排烟,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乘客乘坐公交车,乘客并不是公交车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1题

8、【判断推理】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观和客观条件所引起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无意注意的是:

A:上课时学生突然被窗外飞进来的蝴蝶所吸引

B:肚子饿的小明一进房间就看见了桌上的面包

C:小红埋头完成家庭作业,不知不觉过了很久

D:人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一眼就看到了小红花

正确答案:C

解析:无意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A项,不由自主地被突然飞进来的蝴蝶吸引,属于无意注意。
B项,一眼就看见面包,符合无意注意的定义。
C项,埋头完成作业是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的,而对时间并没有注意,不符合定义。
D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看到小红花,也无需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注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0题

9、【判断推理】创伤后成长指一个人在经历重大的生活挫折之后发生的积极性改变。
下列属于创伤后成长的是:

A:一名车祸幸存者说,事故之后她能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B:在多次丢失手机以后,小张照看自己的随身物品比以前细心多了

C:在同事突然撒手人寰后,小刘深感生命脆弱,开始坚持健身锻炼

D:赴震区考察归来后,王工程师对建筑物防震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正确答案:A

解析:创伤后成长的定义要点:①经历重大生活挫折;②积极性的改变。
A项,发生车祸事故,是经历重大生活挫折,符合要点①;事故后更主动地掌控生活,是积极性的改变,符合要点②。
B项,丢手机并非重大生活挫折,不符合要点①。
C项,说的是同事突然撒手人寰,并非小刘自己经受重大生活挫折,不符合要点①。
D项,赴震区考察并非重大生活挫折,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8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4题

10、【判断推理】激励不相容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制度安排使他们在目标和行为上出现不一致,那些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目标却无法对代理人产生激励作用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激励不相容的是:

A:甲单位采取措施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作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B:乙公司职位晋升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新人进入一段时间后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C:丙在保险公司购买了医疗保险后,没有像以前那样有规律地作息,开始熬夜、酗酒

D:丁医院对医生实行挂号费递增提成制度,医生每个月接的挂号单越多,提成比例越高

正确答案:C

解析:激励不相容的定义要点:①委托代理关系中;②制度安排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目标和行为上出现不一致;③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目标无法激励代理人。
A项,甲单位和员工的目标和行为是一致的,不符合要点②。
B项,在晋升中论资排辈并非公司的制度安排,不是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丙的利益最大化是在生病时可以获得最多赔付,而保险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尽量少赔付或不赔付,二者出现了不一致,符合丙利益的目标不能对保险公司产生激励作用,符合定义。
D项,医院和医生的目标和行为是一致的,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