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275

发布时间:2023-03-03 11:43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以下属于物流活动的是:

A:小王在某销售网站开店出售电话充值卡,自动发货功能使顾客在线支付后即可获得密码

B:小李办理出国手续急需一份经济担保书,他请父母通过快递公司从家乡将该文件邮来

C:老刘出资几十万元建了一件冷库,用于储藏收购来的蔬菜,以便赶在春节上市卖个好价钱

D:小赵自己有一辆卡车,他本周日帮助公司的客户钱某搬家,钱某为表示感谢请他吃饭

正确答案:B

解析:物流的定义要点:①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②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
A项,网上出售电话充值卡,顾客在线支付后即可获得密码,未涉及到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不符合要点①。
B项,通过快递公司从家乡将该文件邮来,文件从家乡到小李手中,体现了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并且节省了小李获得文件的时间,创造了时间性价值,符合定义。
C项,冷库是用于储藏蔬菜的,未涉及到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不符合要点①。
D项,用自己的卡车帮人搬家,属无偿行为,未体现经济活动,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和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新科技产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经济的一项是:

A:纺织业

B:太阳能利用产业

C:钢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正确答案:B

解析:新经济是“高新科技产业”,只有B项符合。A、C、D三项都是传统行业。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3、【判断推理】在有更新纪灵长动物(有人认为其是人类的祖先)遗骨的洞穴中发现了很多动物遗骨。从各种骨头出现的频率看,许多动物是死在别处后,只有身体的某些部分被带回了洞穴中。所以,能带回这么多猎物,更新纪灵长动物一定擅长捕猎。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了上文结论?

A:包括更新纪灵长动物遗骨在内的所有骨头上的印迹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大型肉食动物的牙印

B:洞穴中的遗骨不包括与更新纪灵长动物同时期的一种大象类动物的骨头

C:在发现聚集了动物遗骨的洞穴中没有用火的证据

D:更新纪灵长动物有时在洞穴之间搬来搬去以寻找庇护,他们一生不只待在一个洞穴中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更新纪灵长动物遗骨的洞穴中发现了很多动物遗骨”推出“更新纪灵长动物一定擅长捕猎”。
A项,指出包括更新纪灵长动物遗骨在内的所有骨头上都有大型肉食动物的牙印,说明更新纪灵长动物和洞穴中发现的其他动物都是大型肉食动物的猎物,因此洞穴中的动物遗骨并非更新纪灵长动物带回的,不能据此说明他们擅长捕猎,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洞穴中的遗骨不包括一种大象类动物的骨头,但并不能说明更新纪灵长动物就不擅长捕猎,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洞穴中没有用火的证据,无法说明更新纪灵长动物是否擅长捕猎,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更新纪灵长动物一生不只待在一个洞穴中,无法说明更新纪灵长动物是否擅长捕猎,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8题

4、【判断推理】变化视盲:指在短时间内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但人类却无法察觉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变化视盲的是:

A:电视剧中出现穿帮镜头,同一场戏由于不同时间拍了两次,结果主要演员穿了不同的衣服,但是大部分观众都没有发现

B:一个学生在向小李问路,恰巧有人抬黑板从两人之间经过,之后小李告诉对方如何走,但是他没有发现那个人已经不是刚刚问路的那个学生了

C:小王听了朋友在南非的一次冒险经历,极有感触,经常回想这件事,后来他竟然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D:小张看见一个男人走进对面的房子,紧接着又走出来,但是他没有发现其实走出来的是一个女人

正确答案:C

解析:变化视盲的定义要点:①短时间内;②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③无法发现。
A项,电视剧的同一场戏里演员的衣服不同,但是大部分观众没有发现,符合定义。
B项,短时间内换了一个人,但是小李没有发现,符合定义。
C项,小王并没有亲眼见过,只是经常想象,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走进去的人和走出来的人不同,但是小张没有发现,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通过特有的技术要素和技能或各种要素和技能的独特的组合来创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技术,以产生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技术资源(包括技术和知识等)的企业能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是:

A:Google公司掌握网络搜索的关键技术

B:微软公司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技术

C:原IBM公司掌握大型超级计算机的制造技术

D:联想公司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制造技术

正确答案:D

解析:核心技术能力的定义要点是“具有自身特性”、“不可模仿”等,A、B、C三项都符合定义,只有D项中的个人计算机的制造技术是可模仿的,因此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有甲、乙、丙三种花卉,分别是玫瑰、郁金香、风铃草,这三种花卉是从三个不同的国家运来的,分别是A国、B国和C国。下列条件是已知的:(1)花卉乙不是风铃草;(2)花卉乙不是从C国运来的;(3)花卉丙不是从A国运来的;(4)玫瑰不是从B国运来的;(5)风铃草是从A国运来的。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花卉乙是:

A:玫瑰

B:郁金香

C:玫瑰或郁金香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解析:结合(1)(5)可知,花卉乙不来自A国;再结合(2)可知,花卉乙来自B国;结合(4)可知,花卉乙非玫瑰,再结合(1)可知,花卉乙是郁金香。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3题

7、【判断推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不是圣贤,所以,我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以下除哪项外,均与题干的论证结构相似?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灵灵是人,所以,张灵灵也不是完美的

B:无知者无畏。小张见多识广,所以,他做事谨小慎微

C:志不强者智不达。曹芳意志不坚定,所以,曹芳不能充分发挥她的智慧

D:狭路相逢勇者胜。苏梅是勇者,所以,她最终会取得胜利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证结构可翻译为:A(非圣贤)→B(会犯错),C(我)是A(非圣贤),所以C(我)是B(会犯错),肯定了命题的前件,推出了肯定的后件。
A项,论证结构可翻译为:A(人)→B(不完美),C(张灵灵)是A(人),所以C(张灵灵)是B(不完美),肯定了命题的前件,推出了肯定的后件,与题干论证结构一致。
B项,论证结构可翻译为:A(无知者)→B(无畏),C(小张)不是A(无知者),所以C(小张)不是B(无畏),否定了命题的前件,推出了否定的后件,与题干论证结构不一致。
C项,论证结构可翻译为:A(志不强者)→B(智不达),C(曹芳)是A(志不强者),所以C(曹芳)是B(智不达),肯定了命题的前件,推出了肯定的后件,与题干论证结构一致。
D项,论证结构可翻译为:A(勇者)→B(胜利),C(苏梅)是A(勇者),所以C(苏梅)是B(胜利),肯定了命题的前件,推出了肯定的后件,与题干论证结构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8题

8、【判断推理】

动物药理实验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软化血管作用,可以抗血栓,对冠心病、高血脂有防治作用。葡萄在生长过程中,为防止灰色霉菌感染导致葡萄腐烂,会产生白藜芦醇。在葡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由于葡萄汁酶的作用,酒中白藜芦醇的数量明显增加。因此,葡萄酒具有保健功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

白藜芦醇想要发挥软化血管的作用,理论上需要连续两个月每天喝1斤葡萄酒

B:

乙醇是一级致癌物,任何酒精饮料不论是否具有诸如软化血管之类的养生作用,最后都会明显降低饮用者的预期寿命

C:

偏爱奶酪、芝士、黄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法国人,因常饮富含白藜芦醇的葡萄酒,其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其他西方国家

D:

即便在动物实验中能确定白藜芦醇物质对动物有用,要证实白藜芦醇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论据: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软化血管作用,可以抗血栓,对冠心病、高血脂有防治作用;葡萄在生长过程中,为防止灰色霉菌感染导致葡萄腐烂,会产生白藜芦醇;在葡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由于葡萄汁酶的作用,酒中白藜芦醇的数量明显增加。题干结论:葡萄酒具有保健功效。

A项,指出连续两个月每天喝1斤葡萄酒才能够使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发挥软化血管的作用,说明需要在较长时间饮用较多的葡萄酒才能发挥葡萄酒的保健功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论证。

B项,指出乙醇是一级致癌物,任何酒精饮料不论是否具有诸如软化血管之类的养生作用,最后都会明显降低饮用者的预期寿命,说明尽管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软化血管等作用,但其最终还是会降低饮用者的预期寿命,因此葡萄酒不具有保健功效,有力地质疑了题干论证。

C项,指出偏爱高脂肪食物的法国人因为常饮富含白藜芦醇的葡萄酒,其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其他西方国家,补充了论据,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论证。

D项,指出要证实白藜芦醇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说明仅根据题干中的动物药理实验还不足以推出葡萄酒对人有保健功效,一定程度上质疑了题干论证,但大规模人体试验的结果无法得知,因此质疑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

9、【判断推理】

物业专项维修基金主要用于支付物业共用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等的维修费用。某市物业专项维修基金强制缴存工作已经进行了近20年,实现资金归集总额近200亿元,去年全年增值收益10亿元,而去年一年被使用的维修基金只有4000万元。对此,有市民建议,政府应该考虑降低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缴存标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市民的这一建议?

A:

降低新建成楼宇的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缴存标准对已缴存业主不公平

B:

部分小区使用小区公共收益解决共用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问题

C:

该市已启用新的资金管理办法解决申请使用维修基金流程烦琐的问题

D:

该市缴存资金的大部分楼宇都是近几年建成的,尚处于开发商的保修期内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某市物业专项维修基金强制缴存工作已经进行了近20年,实现资金归集总额近200亿元,去年全年增值收益10亿元,而去年一年被使用的维修基金仅仅只有4000万。市民建议(论点):政府应该考虑降低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缴存标准。

A项,指出降低新建成楼宇的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缴存标准对已缴存业主不公平,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反驳市民的建议。

B项,指出部分小区使用小区公共收益解决共用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问题,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反驳市民的建议。

C项,指出该市已启用新的资金管理办法解决申请使用维修基金流程烦琐的问题,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反驳市民的建议。

D项,该市缴存资金的大部分楼宇都是近几年建成的,尚处于开发商的保修期内,即目前维修基金使用得少是正常情况,过了保修期可能会使用大量维修基金,说明政府不应该降低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缴存标准,反驳了市民的建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

10、【判断推理】拍摄:剪辑:放映

A:诊断:检查:康复

B:开采:加工:销售

C:化妆:演出:喝彩

D:编辑:征稿:出版

正确答案:B

解析:先制作,再剪辑,最后放映。
A项,先检查,再诊断,最后康复,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顺序不一致。
B项,先开采,再加工,最后销售,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先化妆,再演出,喝彩不属于表演的最后阶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先征稿,再编辑,最后出版,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顺序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83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