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误会 ( ) 朋友 相当于 贸易 ( ) ( )
A:消除 协商 伙伴
B:误解 协商 伙伴
C:消除 合同 出口
D:误解 合同 出口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误会消除以后是朋友关系,贸易协商以后是伙伴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朋友之间可能会有误会或误解,贸易协商以后是伙伴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误会消除以后是朋友关系,出口贸易合同。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朋友之间可能会有误会或误解,出口贸易合同。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空气:空调:冷气
A:信号:电视:图像
B:食材:烹饪:美食
C:面粉:烤箱:面包
D:石油:提炼:汽油
正确答案:A
解析:空调可以把空气转换成冷气。
A项,电视可以把信号转换成图像,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食材经过烹饪后变成美食,烹饪是动词,而题干中的空调是名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烤箱并不是直接把面粉变成面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石油经过提炼后变成汽油,提炼是动词,而题干中的空调是名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55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2题
3、【判断推理】巾帼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监狱
A:须眉 囚犯
B:英雄 犯罪
C:女子 铁窗
D:头饰 惩罚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巾帼为女子的代称,须眉为男子的代称;囚犯被关押在监狱里,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巾帼英雄指女子中的英雄,犯罪可能要进监狱,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巾帼为女子的代称,铁窗为监狱的代称,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巾帼原是一种头饰,监狱是惩罚犯人的场所,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8题
4、【判断推理】变化视盲:指在短时间内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但人类却无法察觉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变化视盲的是:
A:电视剧中出现穿帮镜头,同一场戏由于不同时间拍了两次,结果主要演员穿了不同的衣服,但是大部分观众都没有发现
B:一个学生在向小李问路,恰巧有人抬黑板从两人之间经过,之后小李告诉对方如何走,但是他没有发现那个人已经不是刚刚问路的那个学生了
C:小王听了朋友在南非的一次冒险经历,极有感触,经常回想这件事,后来他竟然认为这件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D:小张看见一个男人走进对面的房子,紧接着又走出来,但是他没有发现其实走出来的是一个女人
正确答案:C
解析:变化视盲的定义要点:①短时间内;②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③无法发现。
A项,电视剧的同一场戏里演员的衣服不同,但是大部分观众没有发现,符合定义。
B项,短时间内换了一个人,但是小李没有发现,符合定义。
C项,小王并没有亲眼见过,只是经常想象,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走进去的人和走出来的人不同,但是小张没有发现,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磷存在于我们的DNA中,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但它早期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仍是一个谜。近日,科学家通过观测恒星形成区域,追踪到了含磷分子从宇宙到达地球的“旅程”。观测结果表明,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早期的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每年10万亿千克的有机物质,它们进入地球环境后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
B:科学家已经在陨石中找到了证据,研究发现为数不多的一些陨石携带了包含一氧化二磷等含磷分子的有机物
C:彗星撞击地球表面时,可产生36万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500℃,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的化学变化
D:仅仅是拥有DNA的所需物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上千万甚至是上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含磷分子是在大质量恒星形成时产生的,刚形成的恒星会释放气流,在星际云中打造出一条通道。随着恒星震动和释放辐射,含磷分子在这些通道壁上沉积并产生大量一氧化磷粒子。这些粒子逐渐汇聚、融合,从一块小石头变成了彗星。而这些彗星,就成为了生命的“信使”,携带着生命分子来到了地球。
A项,指出彗星撞击事件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科学家发现一些陨石中携带了某些含磷分子的有机物,但这些陨石是否是彗星形成的无法得知,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彗星撞击地球时,会引发彗星晶体中的磷元素发生未知化学变化,说明彗星中的磷元素可能并不能到达地球,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仅仅拥有DNA的所需物质并不足以满足生命形成所需的条件,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1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
6、【判断推理】连带责任保证是债的担保的一种,它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债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连带责任保证的是:
A: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丙,三方约定,若三个月内甲不能偿还货款,由丙代乙主张债权
B: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丙,三方约定,若三个月内甲不能偿还货款,乙有权要求丙偿还全部货款
C: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尚欠自己100万元债务的丙,三方约定,若到期甲不能偿还货款,由丙代为偿还
D: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丙,将丙收藏的一幅名画交给乙,约定若在三个月内甲不能偿还货款,乙有权取得该画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B
解析:连带责任保证定义的关键信息: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债务。
A项,丙代乙主张债权,即丙代替乙向甲索要欠款,说明丙不是保证人,不符合定义。
B项,甲是债务人,乙是债权人,丙是保证人,甲在三个月内不能偿还货款,乙有权要求丙偿还,符合定义。
C项,甲是乙的债务人,甲是丙的债权人,丙并不是甲、乙债务的保证人,不符合定义。
D项,甲将丙的一幅名画交给乙,丙并不是甲、乙债务的保证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
7、【判断推理】火药:烟花
A:汽油:汽车
B:金属:指南针
C:无线电:手机
D:玻璃:放大镜
正确答案:B
解析:火药可以用来制造烟花,且烟花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火药的特性。
A项,汽油是汽车行驶所用的燃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金属可以用来制造指南针,且指南针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金属的磁性,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无线电是手机通讯的必要技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玻璃可以用来制造放大镜,但放大镜发挥作用主要依靠的是光的折射功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花木:盆景
A:布料:窗帘
B:轮胎:汽车
C:墨水:书画
D:石头:假山
正确答案:D
解析:花木可以用来制作盆景。
A项,布料可以用来做成窗帘,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
B项,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墨水可以用来画书画,不是制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石头可以用来建造假山,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
比较A、D两项,发现D项的假山和题干的盆景都属于园林景观,而A项的窗帘则与题干没有联系,因此D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6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5题
9、【判断推理】社会约定:指某个形式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下列属于社会约定的是: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高速路上散落的汽车碎片意味着发生过车祸
C:红色和绿色在国内股市中分别代表股指上涨和下跌
D:人的脸色蜡黄表明可能身体患有某种疾病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约定的定义要点:①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②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A项,这句谚语是指朝霞预示着未来天气很快阴雨,尽量不要出门;晚霞预示着接下来天气晴好,可以出行。这是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可见霞与天气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B项,散落的汽车碎片与车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C项,红色代表股指上涨,绿色代表股指下跌,颜色与涨跌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认定并遵守的,符合定义。
D项,脸色蜡黄表明身体可能患病,脸色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毫不相关,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6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4题
10、【判断推理】某公共服务部门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因此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该部门的投诉渠道不畅通,投诉信箱只是摆设
B:如果接到群众投诉,该部门会进行整改
C:群众只要对该部门的服务不满意,就会提起投诉
D:上级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十分满意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推出“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要使该论证成立,要在“没有提起投诉”和“满意”之间建立联系。
A项,投诉渠道不通畅,只能解释没有投诉,没有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B项,部门整改,文段未提及,与题干结论无关。
C项,群众不满意就会投诉,说明没有投诉则没有不满意,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是结论基于的假设。
D项,上级满意与否,未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