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266

发布时间:2023-03-02 6:47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即司马迁认为《诗经》是孔子以儒家理想作为编辑标准而形成的“精选本”。但是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最早对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表示怀疑,认为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由此推测当时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孔颖达的推测?

A:南宋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

B:司马迁是公认的“良史”,距离《诗经》编定约400年;表示怀疑的唐代孔颖达,距离《诗经》编定已经超过1000年

C:从2012年到2015年4年间,支持“孔子删诗说”的专题论文有15篇,反对“孔子删诗说”的论文仅1篇

D:《诗经》以外的“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适当引用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推测: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证据: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  
A项,南宋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属于诉诸权威,无法支持。  
B项,说明司马迁和孔颖达距离孔子时代的时间,属于无关项,无法支持。  
C项,说明“孔子删诗说”发表论文的数量,属于无关项,无法支持。  
D项,《诗经》以外的“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适当引用,通过补充证据的形式,支持了推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53题

2、【判断推理】亚麻布:亚麻

A:衣服:旗袍

B:瓷器:黏土

C:诗选:诗

D:壁虎:蛇

正确答案:B

解析:亚麻布是由亚麻织成的,亚麻是亚麻布的主要原料。
A项,旗袍是衣服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瓷器是由黏土烧制成的,黏土是瓷器的主要原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诗选是诗的选集,诗是诗选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壁虎和蛇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3题

3、【判断推理】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造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设施农业?

A:坝上养羊业由传统养羊向科学养羊转变,变传统放牧散养为围栏圈养

B:入春以来,我省北部及山区大部分县农民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点种玉米

C:保定顺平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鲜果

D:我省环首都有关县市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作用,种植蔬菜供应北京市场

正确答案:A

解析:设施农业的定义要点:①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②植物。
A项,围栏圈养明显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设施农业。
B项,用塑料薄膜覆盖点种玉米,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C项,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D项,发挥水利基础设施种植蔬菜,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4、【判断推理】奶粉:牛奶

A:麦片:大麦

B:毛豆:绒毛

C:面粉:挂面

D:国家:王国

正确答案:A

解析:奶粉是由牛奶加工而成的,麦片是由大麦加工而成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正确答案:B

解析:甲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两者必有一真一假。根据“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可知乙和丙的话也必有一真一假。如果丙的话为真,则乙的话也为真,推出矛盾,则丙的话为假,乙的话为真,即乙不能进公司,由此可知甲的话为假,丁的话为真,则预测正确的是乙和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6、【判断推理】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直接体现犯罪故意的内容,是犯罪动机的具体指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报复乙致乙重伤,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他人

B:甲嫉妒乙,偷乙的财物,甲的犯罪目的是占有乙的财物

C:甲为兄弟义气杀人,巩固友情是甲的犯罪目的

D:甲为吸毒资金实施抢劫,满足吸毒需要是甲的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犯罪目的定义的关键信息: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直接体现犯罪故意的内容。
A项,甲报复乙是甲重伤乙的犯罪动机,重伤乙是甲的犯罪目的,而不是报复他人,不符合定义。
B项,甲嫉妒乙是甲偷盗乙的财物的犯罪动机,占有乙的财物是甲的犯罪目的,符合定义。
C项,甲为讲义气是甲的犯罪动机,杀人是甲的犯罪目的,而不是巩固友情,不符合定义。
D项,甲为吸毒筹措资金是犯罪动机,抢劫是甲的犯罪目的,而不是满足吸毒需要,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飞禽走兽:大雁:海鸥

A:珍馐美馔:山珍:海味

B:花鸟鱼虫:鹦鹉:画眉

C:锦衣玉食:蟒袍:霞帔

D:卧虎藏龙:猛虎:蛟龙

正确答案:C

解析:飞禽走兽泛指鸟类和兽类两种事物,鸟类和兽类是并列关系,大雁和海鸥是并列关系且都属于飞禽。
A项,珍馐美馔泛指好吃的食物,珍馐和美馔是并列关系,山珍和海味是并列关系,但二者都是珍馐美馔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B项,花鸟鱼虫四种事物并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C项,锦衣玉食泛指好的衣服和好的美食两种事物,锦衣和玉食是并列关系,蟒袍和霞帔是并列关系且都属于锦衣,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D项,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隐藏不露的人才,卧虎和藏龙是并列关系,猛虎和蛟龙是并列关系,但是分别属于卧虎和藏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2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7题

8、【判断推理】拐弯抹角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富有

A:直接 家徒四壁

B:委婉 穷困潦倒

C:直白 家财万贯

D:清楚 富可敌国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拐弯抹角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拐弯抹角与直接是反义关系。家徒四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家徒四壁与富有是反义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拐弯抹角与委婉是近义关系。穷困潦倒形容生活贫困,失意颓丧。穷困潦倒与富有是反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C项,拐弯抹角与直白是反义关系,家财万贯与富有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D项,拐弯抹角与清楚不具有近反义关系,富可敌国与富有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60题

9、【判断推理】铅笔:画笔:钢笔

A:白炽灯:路灯:荧光灯

B:柜:家具:衣柜

C:军人:警察:士兵

D:铝合金:窗框:塑钢

正确答案:A

解析:铅笔、画笔、钢笔都是笔,属于同类工具。
A项,白炽灯、路灯、荧光灯都是灯,属于同类工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衣柜属于柜,也属于家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士兵是军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铝合金和塑钢都可能是窗框的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肯定性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人员具有职业认同感的是:

A:小王,军人,他常以自己足球踢得好而自豪

B:小刘,公司文员,多次被自己上司周经理表扬其秘书工作做得好

C:小魏,大学生,准备大学毕业后回到偏僻的家乡去教书,因为他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伟大

D:小李,医生,工作特别努力,他觉得国家给自己这么高的薪酬,能为他人解除痛苦是一种快乐

正确答案:D

解析:职业认同感的定义要点: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②肯定性评价。
A项,小王是军人,踢足球并非小王的职业,不符合要点①。
B项,是上司对小刘工作的肯定,并未体现小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不符合定义。
C项,小魏现在还是大学生,“老师”并不是他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符合要点①。
D项,医生是小李的职业,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做出肯定性评价,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