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265

发布时间:2023-03-02 4:24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实际上,含笑是一种相当平凡的花,她既非倾国倾城,也没有高雅脱俗的气质。

B:小孩独自蹲在大人视线之内的地上,不声不响地拨弄着地上的小青蛙。

C:工厂里的200台机器,395位工人放弃休假,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

D: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主谓搭配不当,“放弃休假,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只能是“人”,而不能是“机器”,可删除“200台机器”。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问题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怀疑和提问是成功的秘诀

B:好奇心是研究的内在动力

C:得到赏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发现问题是不断进步的前提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中穆尔欣赏维特根斯坦的理由是: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落伍的原因是:“他没有问题了”。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对应文中的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罗素、罗素的“落伍”,可知文段侧重的是发现问题对于“不断进步”的重要性。A项“成功的秘诀”表述不当。B、C两项均未提及文段的论述重点“问题”,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

3、【言语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理想的________与搏斗,社会的________与变革,历史的________与前进,绘制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扑朔迷离、色彩斑斓的画卷。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摩擦 发展 曲折

B:碰撞 平稳 反复

C:冲突 动荡 迂回

D:对抗 挑战 起伏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三空,根据表并举关系的词语“与”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对应的横线后的词语构成并举关系。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搏斗”构成并举关系,含有激烈斗争之意。“摩擦”语义较轻,与题意不符,排除A。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变革”构成并举关系。“平稳”指平安稳定,没有波动或危险。与“变革”构成相反相对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B。“挑战”指激使对方出战。强调的是双方之间的较量,而“变革”强调的是事物自身的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验证第三空,“迂回”含有的曲折前进之意,填入与“前进”构成并举关系,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4、【言语理解】劳动不仅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而且________着我们的灵魂;不仅创造着社会的财富,而且________着人类的文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滋养 铸造 积淀

B:滋润 锻造 积攒

C:滋养 锻造 积攒

D:滋润 铸造 积淀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滋养”侧重于提供养分、养料,“滋润”侧重于湿润。此处表达劳动对生活的作用,用“滋养”恰当,排除B、D。
第三空,“积攒”常与“肥料”“钱财”搭配,与“文明”搭配不当,排除C。“积淀文明”为习惯搭配。
第二空,“铸造”填入与“灵魂”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5题

5、【言语理解】下列四句话中容易引起歧义的是:

A:这是一门学生愿意学习的课程。

B:我已经和你父亲说定了,周末我们一起走。

C:那是一个大家乐于接受的方案。

D:老师告诉一位同学叫小明到办公室。

正确答案:B

解析:此句中的“我们”是歧义词,可理解为“我和你父亲”,也可以理解为“我和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扩造,则与示范点建设初衷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B:不谋而合

C:南辕北辙

D:不约而同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句意为如果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实际上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填入与句意相悖,排除B、D两项。与“大相径庭”相比,“南辕北辙”体现的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意义更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7、【言语理解】除夕夜,高耸入云的海心塔不时更换它________的“晚礼服”,以梦幻般的整体变色效果为虎年新春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靓丽

B:壮丽

C:华丽

D:艳丽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梦幻般的整体变色效果”可知,句中的“晚礼服”指的是海心塔的灯光。“靓丽”形容漂亮、美丽,多用于年轻女性。“壮丽”形容雄壮而美丽。一般用来形容祖国河山。排除A、B。“华丽”形容美丽而有光彩。“艳丽”形容鲜明美丽,侧重于形容色彩。形容灯光的明亮有光彩,“华丽”最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地壳均衡论表明,总的高度至少能部分地互相弥补。因为当山上的土石被冲下山来,山脉失去了重量,因而就漂得高一点,补充了一点失去的高度;而海底接受了河流冲来的大量泥沙而变得重了,于是就会下降,从而部分地抵消了因大量泥沙的沉积而增加了的高度。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地壳均衡论认为,水土流失不会影响山的高度

B:地壳均衡论认为,泥沙淤积会使海洋变得更深

C:地壳均衡论认为,地球表面总的高度有所增加

D:地壳均衡论认为,地面高度差距得到一定弥补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文段可知,虽然“漂得高一点,补充了一点失去的高度”,但水土流失仍然使山的高度变矮了;虽然海底因河流冲来的大量泥沙变重下降,“部分地抵消了因大量泥沙的沉积而增加了的高度”,但泥沙淤积仍然会使海洋变得更浅而不会更深。故A、B两项都理解错误,排除。由“地壳均衡论表明,总的高度至少能部分地互相弥补”,无法推出地球表面总的高度是否有所增加,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4题

9、【言语理解】①新兴城市也有杂乱的居民大院,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杂院
②居住者不是高官显贵,便是富商大贾
③大杂院是城市的“特产”
④产大杂院的城市得有一把年纪
⑤大杂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看过有关的考证,猜想大约在晚清之后
⑥晚清之前这些院子就都存在了,但那时不叫大杂院,叫府第或大宅门
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⑤④⑥②①

C:⑤⑥②③①④

D:⑤③④②⑥①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中首句分别为③、⑤,阅读可知,③讲的是大杂院是什么,⑤讲的是大杂院产生的时间。二者相比,③放在段首引出话题更恰当,排除C、D。⑤、⑥都是说大杂院的产生,分析两句的内容可知,这两句应排在一起且顺序为⑤⑥,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10、【言语理解】有些海蚀洞的“天花板”上还有个大窟窿,阳光照进来,就像罗马的万神殿一样。这可能是因为顶部岩石本身质地脆弱,更易被________。也可能是海水挤入岩石裂隙时,原本在里面的空气被压缩,水填满洞隙下方,压缩空气便________洞顶,直至将洞顶击穿,形成天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腐蚀 入侵

B:侵蚀 冲击

C:侵袭 攻击

D:腐化 充盈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对应“海蚀洞”,首先排除与“蚀”无关的C、D。第二空,对应后句的“直至将洞顶击穿,形成天窗”,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击”呼应,含有击打的意思,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