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成为了育种的英雄。
B:这种新研制的农药杀虫效果很好,但有不好控制、成本高等特点。
C:太阳和月球带来了昼夜更替,星星虽小,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D:老公快把那几幅名画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语序颠倒,应改为“他成为了默默育种的英雄”。B项“不好控制、成本高”应是“缺点”,不应是“特点”。C项词语表述不一致,“太阳”、“月球”、“星星”这三个词中“月球”应改为“月亮”。D项表述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①只有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各国才能避免冲突、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最终建成“共同体”
②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世界是竞争性、冲突性、二元对立的,国际政治是零和游戏;各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必然是各自为政,以邻为壑
③如果被这种想法支配,那就还是赤裸裸的权力政治,就永远实现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③中的“这种想法”指代的是②中的“西方主流观点”,故两句相连,且顺序为②③,符合的只有C。
验证C,④引出话题,②承接上句介绍西方主流观点,③对西方主流观点进行批判,①在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④②③①排序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21题
3、【言语理解】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一种 了你身心的愉快。没有这种愉快,随你如何直谅多闻,也不会有友谊。接触着你真正的朋友,感觉到这种愉快,你内心的鄙吝残忍,自然会消失,无需说教式的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贯穿 指导
B:贯穿 劝说
C:渗透 诱导
D:渗透 劝导
正确答案:D
解析:“说教式的”不能和“指导”、“诱导”搭配,排除A、C。贯穿:贯串,穿过,连通。“渗透”比“贯穿”更能表现全身心都充满了愉快的感觉,所以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大学里有一些“冷门”专业,比如古生物专业、梵语专业等。有人可能质疑这样的专业有些“浪费”教育资源,因为它们很难与产业结合转化成生产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在就业市场上________。但或许这类专业的存在,本来就不能简单地用世俗的眼光来打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鱼得水
B:炙手可热
C:学以致用
D:鹤立鸡群
正确答案:B
解析:句意是“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抢手,由横线前“很难”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抢手之意。“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大,权势盛,“很难炙手可热”表示“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抢手程度恰当。“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学以致用”指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三者均没有抢手之意,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3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
5、【言语理解】我省在多民族长期融合中,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相互交流,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积累。在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中,我们还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民间文化品牌有吴桥杂技、唐山皮影、井陉拉花、常山战鼓、俏夕阳等;戏剧品牌有《长剑歌》、《宝莲灯》、《窦娥冤》、《大登殿》、《钟馗》、《紫塞风华》等;文化活动品牌有被称为世界三大赛场之一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我省首创的“彩色周末”、“小康文化工程”等。
这段话主要是为了说明:
A:我省拥有众多的知名品牌
B:我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
C:我省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
D:我省的文化艺术在全国广有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我省”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尤其是拥有众多知名文化品牌。A项“知名品牌”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突出是在“文化领域”。C项的“文化艺术传统”不是文段说明的内容。D项“在全国广有影响”属推断,文段没有提及。B项恰当地概括了文意,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德国科学家创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然后分别介绍了俄罗斯的等离子垃圾处理技术和德国的风拣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处理”为文段的关键词,在标题中应有所体现,据此排除A、C。D项的“无害化”不能概括德国的风拣技术,排除。文段强调的是科技给垃圾处理带来的革新,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准确概括。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57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57题
7、【言语理解】作为石油的伴侣,天然气的生成条件要比石油更为多样化,石油要达到一定的埋藏深度才能大量生成,而天然气则从浅到深都可,浅的也许只有几百米,深的则有上万米。就物质来源说,石油以水中浮游的动植物有机质为主,而天然气还可以有高等植物等有机质。对于成因,目前地质科学界绝大多数的专家都赞成有机说,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就是由远古时代死去的各种生物体转化而成。
不能从这段文字中得知的是:
A:石油比天然气埋藏深
B:石油大多由水生生物转化而成
C: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各种生物体转化的
D:水中浮游的动植物有机质也是天然气的来源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石油要达到一定的埋藏深度才能大量生成”“天然气则从浅到深都可,浅的也许只有几百米,深的则有上万米”无法推出天然气与石油哪个埋藏更深,A项说法有误。由“石油以水中浮游的动植物有机质为主,而天然气还可以有高等植物等有机质”可推出B、D。由“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就是由远古时代死去的各种生物体转化而成”可推出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8、【言语理解】文化是“人化”,同时又要“化人”。城市中的人一方面是文化形象的_________和代言人,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行为举止诸方面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其行为方式又受到城市文化形象的影响,良好的文化形象会对人产生引导、规范和_________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载体 激励
B:体现 训诫
C:内涵 塑造
D:象征 制约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代言人”“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行为举止诸方面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可知,城市中的人展现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内涵”指内在的涵养,与文意相悖,排除C。
第二空,由“、”“和”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引导”“规范”构成并举关系,表达良好的文化形象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训诫”指教导和告诫;也指一种处分措施,人民法院对犯罪情节轻微或有错误的人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多用于犯错的语境。“制约”指限制约束,感情色彩比较消极。两词均不能与“引导”“规范”构成并举关系,排除B、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
9、【言语理解】很多东西,明明是自己所喜所需所好,但为了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就须________、隐忍。这未尝不是一种痛苦,但恰恰是这种忍的功夫,使我们自觉________私心杂念,不断堵塞与事业相悖的岔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克制 翦除
B:遏制 摒弃
C:压抑 消灭
D:抑制 克服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遏制”指制止,控制,对象多为攻势、趋势等,不能用于对内心某种欲望的隐忍,排除B。“克制”指抑制(多指情感)。“压抑”指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抑制”指压下去,控制。A、C、D三项均符合句意。
第二空,“克服”指战胜或消除(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与“私心杂念”搭配不当,排除D。“翦除”指铲除,消灭。“消灭”指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二者意思相近,但“翦除”有用剪刀修剪使整齐的意思,与“私心杂念”搭配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5题
10、【言语理解】器具之量,是一定之规,人心之量,则未可猜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水浒传》的作者在白衣秀士王伦被杀后,也引用了这句“古人云”,可见“量”和“福”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们在庙宇里,经常瞻拜弥勒佛,而总能得到一种心胸宽阔、笑口常开的乐天感觉,主要是因为这位菩萨有一个很大的肚子,这袒露的腹部,就象征着他那具有海阔天空、无垠无限的肚量。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A:人心之量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B:中国人的迷信思想依然严重
C:弥勒佛受到人们的爱戴
D:肚量与福气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通过“器具之量”与“人心之量”对比,引出“量”这一话题。后文援引《初刻拍案惊奇》《水浒传》中关于“量”与“福”关系的说法表达作者观点,末句通过弥勒佛腹部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论证了肚量与福气的关系。选项中与“量”“福”关系相关的只有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