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258

发布时间:2023-02-28 23:53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

A: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B:学校的状况开始发生改变,黑人学生逐渐拥有了选择学校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C:他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表达技巧,深刻感人的情愫,在诗中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D: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大约”和“左右”重复,删其一。C项修饰语使用不当,“优美”不能修饰“表达技巧”。D项两面对一面,“是否收门票”包含“收”和“不收”两个方面,而“予以否认”不能确定否认的是“收”还是“不收”,所以修改时可以去掉“是否”。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关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通常我们应该一只一只地调查天鹅的颜色。这种通过积累个别观察来验证假说或推导出定律的方法称为“归纳法”。但基于归纳法的推论不能带来可靠的正确性,哲学家波普提出了不依赖于归纳法的科学方法。他认为,试图证明假说是错误的才是科学的研究。例如,即使只找到了一只黑天鹅,也能证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是错误的。虽然基于归纳法的验证通常是不可靠的,但如果证伪的话,则是可靠的。通过反复“设定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假说,寻找其反例来证伪假说,再设立新的假说……”,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研究。
哲学家波普认为:

A:科学的方法应是“可归纳”

B:科学的方法应是“可证伪”

C:科学的方法应是“不可证伪”

D:科学的方法应是“不可归纳”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对于“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假说,对其验证使用的归纳法并不可靠;然后引出了哲学家波普的方法,他认为证明假说错误的才是科学的研究,并举例说明;最后进一步说明证伪是科学的研究。因此哲学家波普意在说明证伪是科学的定义,对应B。
A项,由“波普提出了不依赖于归纳法的科学方法”可知该项说法错误,排除。
C项“不可证伪”、D项“不可归纳”文段均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水熊虫也叫水熊,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大多是世界性分布的。它们的体型极小,最小的只有50微米,最大的也只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线下存活,而一旦将其放回到正常环境下,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水熊虫是缓步动物门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性广

B:水熊虫体型非常小,使其易于在极端状态下存活

C:水熊虫生命力极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也可存活

D:水熊虫可长时间放慢或停止自己的新陈代谢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水熊虫的基本生物特征,然后引出“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的话题,接着具体介绍了其生命力强的表现。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说明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事实,C项与文段主旨相符,当选。
A项,所述内容符合文段对水熊虫基本生物特征的描述,但此项仅是引出话题的内容,非文段主旨所在,排除。
B项,文段仅仅阐述了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事实,未提及生命力强的原因,因此无法推出水熊虫因体型非常小而易于在极端状态下存活的结论,排除。
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水熊虫新陈代谢的问题,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5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8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4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4、【言语理解】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事功方面,历史上最成功的人是历朝的太祖高皇帝。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绝不会成功。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康德能够成为大哲学家,并不是因为德国没有大哲学家。而希特勒能够横行,却是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所致。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着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上述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历朝开国皇帝是最成功的人

B: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

C:康德比希特勒更成功

D:学问的成就主要靠个人努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生的三种成功:学问、事功、道德。然后举了刘邦、希特勒的例子说明有些人的成功依靠的是对手的不行。最后得出观点,很多时候成败不完全在于实力,也在于对手、运气等。由此可知,事功与他人有关,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受当时的对手、世事、境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归纳为靠命运的成分大些。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说法有误,无法从文段得出。C、D两项均为文段的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5、【言语理解】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要为占世界人口26%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毫不夸张地说,这本来就是一场就业战争。眼下,国际金融危机日显,摆在中国面前的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
本文中“这场仗”指的是:

A: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战争中获胜

B:如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C:如何在资源更加受限的状况下解决国内劳动力就业问题

D:如何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优势

正确答案:C

解析:“这场仗”指的是前文中的“就业战争”,即“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要为占世界人口26%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A项“竞争激烈”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材料强调的也不是“获胜”的问题。B、D两项材料中也没有涉及。C项是对“这场仗”的准确概括。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有关取消全运会奖牌榜的消息成为既定事实之后,体育界对此的看法并不________。取消了奖牌榜,竞技体育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类似的不解与怨艾,________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________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意 如果 仍然

B:一致 一旦 那就

C:统一 虽然 却也

D:成熟 即便 也是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对取消奖牌榜的不解与怨艾可知,虽然取消奖牌榜已成既定事实,但体育界对此问题并未达成共识,仍存在分歧。体育界并非完全反对取消全运会奖牌榜,而是存在争议,“同意”填入不当,排除A。“成熟”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未体现出“共识”之意,与文意无关,排除D。“一致”指没有分歧。“统一”指分歧归于一致。填入均恰当。
观察第二空和第三空,由“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和“丝丝缕缕、不绝于耳”可知,此处存在转折关系,C项表示转折,填入恰当。B项表示假设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1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7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9题

7、【言语理解】以德为先,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信仰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载体化虚为实,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 有目共睹

B:首当其冲 雷厉风行

C:归根结底 立竿见影

D:千方百计 有的放矢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首要的是”“关键之处”可知,填入的词语也应与此类似,据此首先排除D。B项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词义与句意不符。
第二空,“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由“化虚为实”强调的是效果,“立竿见影”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8、【言语理解】城市首先是人的聚集,也来自人的聚集;城市的特质从来就是特定城市中人的群落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它们是城市的活力之源,是城市的灵魂与核心。以城市主体人群的文化特质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其“现代性”关系着城市现代化的质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现代化必须增强城市成员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B:城市现代化最终落实于人的现代化、市民精神的现代化

C:城市精神以城市文化为基础,表现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城市主流追求

D:城市建设必须体现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造福人民的“以人为本”的态度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是分总结构,先说明人的聚集形成城市,城市中人的群落性文化和精神形成城市的特质;最后总结,说明城市精神以城市主体人群的文化特质为核心,而城市精神的“现代性”关系着城市现代化的质量。A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论述城市精神,D项论述城市建设,均未体现城市精神现代性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排除。B项是对文段尾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9、【言语理解】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主动采取了减排措施,为促进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发挥了积极的________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导性

B:战略性

C:战术性

D:建设性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促进”“积极”等词语可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中起的作用是促进、推动性的,用“指导性”“战略性”“战术性”等词语修饰均不恰当,“建设性”指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的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长期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输入型成本将随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不断增高

B:我国对外依赖型经济模式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C:国际市场价格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

D:要重视国际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影响越来越大,对此我们应引起重视;然后以国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为例进行具体说明。D项为首句的同义转换。A、B、C三项均是对中心句的举例说明内容,非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2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