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析字,即把一个字析为音、形、义三个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事代替或推演上去。
据此,下列选项中不包含析字的是:
A: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B:来到江南,我又想起了汝,水乡泽国的姑娘,水边的女子
C:那对恋人本已定下婚期,不料却遭遇车祸,让婚礼变成了葬礼
D:今儿我送给这对新人些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当然是祝他们早生贵子
正确答案:C
解析:析字定义的关键信息:把一个字析为音、形、义三个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事代替或推演上去。
A项,从字的“形”方面,将“愁”字拆分为“秋”和“心”两个字,符合定义。
B项,从字的“形”方面,将“汝”字拆分为“水边”和“女子”,符合定义。
C项,恋人的婚礼变成葬礼,没有体现将一个字析为音、形、义三个方面,不符合定义。
D项,从字的“音”方面,将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谐音为“早生贵子”,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真空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闭起来,将其间隙抽成真空并密封排气孔,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隙为0.1~0.2 mm,真空玻璃的两片至少有一片是低辐射玻璃。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真空玻璃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了达到玻璃内外压力的平衡,往往会在玻璃之间排列整齐小球,用来支撑玻璃承受外界大气压的压力
B:采用低辐射玻璃的原因是使辐射传热尽可能小
C:抽成真空的目的是减少气体传热的影响,从而使保温性能更好
D:抽成真空后隔音的效果会下降
正确答案:D
解析:真空对热传导及机械波的传导均有抑制作用,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抽成真空后玻璃的隔音效果会增强,D项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
3、【判断推理】由于网络相亲的方式便捷且有更多选择,如今,不少人热衷于通过相亲网站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反对者们认为,仅仅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轻易找到伴侣,这段感情的未来也将更加充满变数,因此网络相亲不可取。
最有助于支持反对者们的观点的研究结果是:
A:个人在情感选择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少,其情感的稳固程度越低
B:据统计,采用熟人介绍相亲方式相识并结婚的成功率最高
C:当选择更多时,个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择偶条件简单化,决定将更加草率
D:情感选择中过多的“备选项”,容易使人放弃自己已经选定的目标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反对者认为网络相亲不可取,理由是仅仅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轻易找到伴侣,感情的未来也将充满变数。
A项,感情稳固程度与投入时间、精力呈正相关,解释了论据,加强了反对者的观点。
B项,熟人介绍相亲方式成功率最高,与题干论点无关。
C项,择偶条件简单化,决定将更加草率,与题干论述无关。
D项,容易放弃目标,与感情的未来是否充满变数无关。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4、【判断推理】近年来,“类脑计算”从理念走向实践,正走出一条制造类人智能的新途径。所谓“类脑计算”,是指仿真、模拟和借鉴大脑神经系统结构和信息处理过程的装置、模型和方法,其目标是制造类脑计算机。然而有人质疑,大脑奥秘尚未揭示,我们还不了解智能背后的基本原理,怎么能制造出具有“大脑智能”的类脑计算机呢?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质疑?
A:揭示大脑奥秘和发明类脑计算机是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不是“前者决定后者”的简单关系
B:关于“类脑计算”的伦理制度和风险评估等必须与“类脑计算”的技术发明同步展开
C:类脑计算机的器件速度是生物神经元和突触的百万倍,一旦产生智能,后果难以预料
D:国内已经启动集合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研究力量的10多项“类脑计算”研究项目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质疑:大脑奥秘尚未揭示,我们还不了解智能背后的基本原理,不可能制造出具有“大脑智能”的类脑计算机。
A项,指出揭示大脑奥秘和发明类脑计算机不是“前者决定后者”的简单关系,说明即使不了解大脑奥秘也有可能制造出具有“大脑智能”的类脑计算机,反驳了题干质疑。
B项,指出关于“类脑计算”的伦理制度和风险评估等必须与“类脑计算”的技术发明同步展开,与题干质疑无关,不能反驳题干质疑。
C项,指出类脑计算机的器件速度是生物神经元和突触的百万倍,一旦产生智能,后果难以预料,与题干质疑无关,不能反驳题干质疑。
D项,指出国内已经启动集合多方优势研究力量的10多项“类脑计算”的研究项目,但启动研究项目不代表有可能制造出具有“大脑智能”的类脑计算机,不能反驳题干质疑。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8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
5、【判断推理】事件营销是指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通过借用社会关注焦点,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或销售产品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事件营销的是:
A:某电视剧续集投放之前,影视公司将续集的拍摄花絮放在网上,网友大量点击。该续集播出后收视率很高
B:某选秀节目的策划团队有意地制造一些参赛者的“绯闻”,吸引了广大媒体报道,使该节目收视率在短期内迅速提高
C:某科技公司新开产品专营店,欢迎客户进店体验,店员帮助讲解功能和应用,赢得良好的口碑,提升了产品销量
D:某企业在M市受灾后第一时间捐出巨额善款,当地媒体纷纷报道,较好地提升了企业形象
正确答案:C
解析:事件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借用社会关注焦点;②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③吸引媒体的报道和消费者的参与;④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或销售产品的目的。
A项,将续集的花絮放网上,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符合事件营销的定义。
B项,制造绯闻吸引媒体报道,使收视率提高,也属于事件营销。
C项,开新店不符合①②,通过店员讲解获得良好口碑不符合③,因此不属于事件营销。
D项,给受灾地区捐款,是社会关注焦点,吸引媒体报道,提升企业形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潮:涨:落
A:花:蕊:瓣
B:草:荣:枯
C:心:悲:喜
D:水:沸:冰
正确答案:B
解析:潮水有涨有落,一涨一落是一个周期。
A项,花蕊和花瓣是花的组成部分。
B项,草木有荣有枯,一荣一枯是一个周期。
C项,悲和喜是心的两种状态,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水有沸点和冰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A:散文:诗歌:小说
B:历史片:战争片:科幻片
C:休眠火山:死火山:活火山
D:晴天:雨天:雪天
正确答案:C
解析: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为并列关系,且三者构成了血管的全部种类。
A项,散文、诗歌、小说为并列关系,但不是文学体裁的全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历史片、战争片、科幻片为并列关系,但不是影片题材的全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休眠火山、死火山、活火山为并列关系,且三者构成了火山的全部种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晴天、雨天、雪天为并列关系,但不是天气现象的全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8、【判断推理】湖笔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指南针
A:宣纸 司南
B:端砚 火药
C:印章 造纸
D:镇纸 印刷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湖笔和宣纸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房四宝”;司南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即司南和指南针的作用类似。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湖笔和端砚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房四宝”;火药和指南针是并列关系,都属于“四大发明”。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湖笔和印章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具;造纸与指南针并无必然联系,造纸术才与指南针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湖笔和镇纸是并列关系,都属于文具;印刷与指南针并无必然联系,印刷术才与指南针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9、【判断推理】彼得原理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进行分析而归纳得出的一个结论,即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中符合彼得原理的是:
A:赵某因业务能力强,业绩突出,最近被提升为部门经理
B:优秀女排运动员张某,退役后被女排国家队聘为教练,工作获得高度认可
C:李某因岳父是公司的董事,入职后就被任命为中层管理者,但由于没有相关经验,他干得力不从心
D:奥克曼是莱姆汽修公司的杰出技师,当公司调升他做行政主管后,他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毫无成就感
正确答案:D
解析:彼得原理的定义要点:①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和提拔;②导致雇员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A项,指出赵某因业务能力强,业绩突出,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没有体现赵某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不符合要点②。
B项,指出张某被聘为教练后,工作获得高度认可,没有体现张某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不符合要点②。
C项,指出李某因为亲属关系,入职后被直接任命为中层管理者,并非对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和提拔,不符合要点①。
D项,指出杰出技师奥克曼被调升为行政主管后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体现了原本在技师岗位工作非常称职的人员,在晋升后无法胜任新工作,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
10、【判断推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情境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亲身经历分不开,并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分别属于语义记忆和情境记忆的是:
A:记得妈妈帮自己系鞋带的事和记得曾经在哪里买到了鞋
B:记得小时候住在哪儿和记得怎样使用自己办公室打印机
C:记住“文学艺术”的意思和记得昨晚年会上的舞蹈节目
D:记住“心理学”的意思和记住“心理学”这个词怎么写
正确答案:C
解析:语义记忆定义的关键信息: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情境记忆定义的关键信息: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属于个人亲身经历。
A项,记得妈妈帮自己系鞋带的事和曾经在哪里买到了鞋,都是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并且是个人亲身经历,属于情境记忆,排除。
B项,记得小时候住在哪儿是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属于情境记忆,而非语义记忆,排除。
C项,记住“文学艺术”的意思是对一般知识的记忆,且和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属于语义记忆;记得昨晚年会上的舞蹈节目,和时空关系有关,且属于个人亲身经历,属于情境记忆,当选。
D项,记住“心理学”的意思和记住“心理学”这个词怎么写,都是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属于语义记忆,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6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