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246

发布时间:2023-02-27 3:09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下单:送货:签收

A:候机:登机:安检

B:招聘:培训:录用

C:彩排:调音:演奏

D:上膛:瞄准:射击

正确答案:D

解析:下单、送货、签收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A项,安检应在候机和登机之前,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培训应在录用之后,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在彩排和演奏时均需要调音,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上膛、瞄准、射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由宪法所确认,作为中国公民所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码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构成一个国家权利体系的基础

B:凡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各级政府和社会都应该为其实现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得打折扣

C:张三年老体弱,膝下无子女,当地政府应该将其收进福利院颐养天年

D:丁某是某省流浪到北京的智障者,在北京流浪一年后,该省当地政府有义务将其接回老家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确认的,是作为中国公民所应当享有的,该项说法正确。
B项,公民的权利在某种条件下是不能行使的,如部分罪犯的政治权利会被剥夺,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C项,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该项所说的情境并非宪法所确认的权利,即张三可以得到政府的物质帮助,但不是一定收进福利院,该项说法错误。
D项,宪法规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而该项所说的情境并非宪法所确认的权利,即丁某可以得到政府在劳动、生活、教育上的帮助,但不是一定接其回老家,该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3、【判断推理】一场超级篮球赛即将进入比赛最后阶段,4支球队将为最后名次展开激烈拼杀。行家们根据各球队以往战绩及现场表现,对比赛结果做出了3项预测:
(1)天空队、大地队都不能进入前两名;
(2)如果江河队获得第一,那么海洋队将获得第二;
(3)如果天空队获得第三,那么大地队将进入前两名。
比赛结束后,发现行家们预测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据此,可以推出:

A:江河队获得第一

B:海洋队获得第二

C:天空队获得第三

D:大地队获得第四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①天空队不进前两名且大地队不进前两名;②江河队第一→海洋队第二;③天空队第三→大地队进入前两名。
假定①和③为假,则由③假能推出①真,①和③不能同假,“预测中只有一个正确”,则①和③必有一真一假,可以得到②一定为假,②的矛盾命题“江河队第一名且海洋队不是第二名”为真,即江河队第一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5题

4、【判断推理】非专利技术:是指未经公开也未申请专利,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但为发明人所控制,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技术和经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专利技术的是:

A:某中医世家经过多年实践,掌握了治疗某疑难杂症的良方

B:某公司经过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在管理上总结创制了一套自己掌握的制度和方法

C:某公司总结了一套管理经验,为了提升效果,将汇总的文本送行业专家广泛征求意见

D:某太阳能技术开发公司技术部根据公司安排,制定了技术内控标准和工艺流程,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正确答案:C

解析:非专利技术的定义要点:①未公开未申请专利;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③为发明人所控制。
A项,中医世家掌握的良方,符合非技术专利的定义要点。
B项,某家族公司总结、掌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符合非技术专利的定义要点。
C项,管理经验要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并不为发明人所控制,不符合定义要点。
D项,某公司制定的技术内控标准和工艺流程,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104题

5、【判断推理】薯条:土豆

A:爆米花:玉米

B:蔬菜:粮食

C:沙拉:水果

D:红酒:高粱

正确答案:A

解析:土豆是制作薯条的必需原材料。
A项,玉米是制作爆米花的必需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蔬菜和粮食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水果可以作为制作沙拉的原材料,但不是必需的原材料(如蔬菜沙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红酒的原材料是葡萄,而不是高粱,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

6、【判断推理】协同治理:指政府部门为了达成公共利益的目标,通过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的工作模式。
下列属于协同治理的是:

A:某市辖区内有多个街道办,每个街道办管辖一片区域,有的街道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公益服务的绿色通道

B:某高校学生会多次组织大学生深入周边社区,开展心理咨询、消防安全讲座、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表彰

C:为创建卫生城市,某市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通力合作,卫生防疫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环卫工人和城管人员各司其职,积极工作

D:某市为确保城市公交畅通安全,每个公交站台都配有治安巡查员,这些人员中既有职能部门的,也有志愿者协会成员,还有退休者

正确答案:D

解析:协同治理的定义要点:①通过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②开展社会管理活动。
A项,说的是街道办的情况,街道办是政府组织,不符合要点①。
B项,学生会开展公益活动,并非社会管理活动,不符合要点②。
C项,某市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通力合作,均为政府组织,不符合要点①。
D项,治安巡查员中包括职能部门人员、志愿者协会成员、退休者等,即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8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7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

7、【判断推理】事件营销是指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通过借用社会关注焦点,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或销售产品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事件营销的是:

A:某电视剧续集投放之前,影视公司将续集的拍摄花絮放在网上,网友大量点击。该续集播出后收视率很高

B:某选秀节目的策划团队有意地制造一些参赛者的“绯闻”,吸引了广大媒体报道,使该节目收视率在短期内迅速提高

C:某科技公司新开产品专营店,欢迎客户进店体验,店员帮助讲解功能和应用,赢得良好的口碑,提升了产品销量

D:某企业在M市受灾后第一时间捐出巨额善款,当地媒体纷纷报道,较好地提升了企业形象

正确答案:C

解析:事件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借用社会关注焦点;②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③吸引媒体的报道和消费者的参与;④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或销售产品的目的。
A项,将续集的花絮放网上,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符合事件营销的定义。
B项,制造绯闻吸引媒体报道,使收视率提高,也属于事件营销。
C项,开新店不符合①②,通过店员讲解获得良好口碑不符合③,因此不属于事件营销。
D项,给受灾地区捐款,是社会关注焦点,吸引媒体报道,提升企业形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有专家认为,2016年下半年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迅速,其中相当部分涨幅较大,因此今年炒房者会为了及时套现选择尽快卖房,导致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从而造成房价下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A:部分炒房者认为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B:今年国家经济政策强调以稳为主,调控引发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C: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是由于受到“去库存”经济政策的影响

D:炒房者在所有购房者中所占的比重不足1%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家的观点:由于房价快速上涨,因此炒房者会尽快卖房,导致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从而造成房价下跌。   
A项,指出部分炒房者认为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则他们可能不会选择尽快卖房,但这只是一部分炒房者的想法,对题干结论的质疑力度较弱,排除。   
B项,说的是调控引发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与题干中炒房者卖房是否会造成房价下跌无关,不能质疑专家观点,排除。   
C项,指出房价上涨的原因,与题干中炒房者卖房是否会造成房价下跌无关,不能质疑专家观点,排除。   
D项,指出炒房者所占的比例很低,因此不足以引起市场的供过于求,也就不会造成房价下跌,质疑了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版图书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电子版的文学名著而且价格很低。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上几乎可以浏览到任何一本名著。电子版文学名著的问世,会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读者群体。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A: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不会因为文学名著的价钱高低或者是否方便而阅读文学名著

B:文学名著的普及率一直不如娱乐杂志、时事报刊等大众读物

C:许多读者认为阅读电子书籍的感觉不如阅读印刷书籍的那么好,宁愿选择印刷版读物

D:在互联网上阅读文学名著仍然需要收费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电子版图书越来越多且价格便宜阅读方便”推出“电子版文学名著的问世会改变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读者”。
A项,指出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不会受到价格或者是否方便的影响,切断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最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各类书籍目前的普及率为无关项。
C项,许多读者的偏好削弱程度有限。
D项,题干已经指出价格便宜,因此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56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5题

10、【判断推理】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如果以上论述为真,则下列命题能判断真假的有几个?
Ⅰ.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
Ⅱ.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
Ⅲ.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
Ⅳ.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等值于“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Ⅱ与此表述一致,一定为真;而“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是题干命题的矛盾命题,必然为假,故Ⅲ一定为假;“有些不读”可能“所有都不读”也可能“有些读”,Ⅰ和Ⅳ的真假都不能确定。因此能够判断真假的有2个。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6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