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238

发布时间:2023-02-26 3:01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全国经济普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

B:2019年1月1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C: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D: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七条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B项说法正确。2019年1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C项说法正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D项说法错误。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二条的规定,经济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1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4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20题

2、【常识判断】下列不属于金融市场的是:

A:拍卖市场

B:期货市场

C:股票市场

D:外汇市场

正确答案:A

解析: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主要包括期货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关于输血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输血前经过检疫就能够避免受血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

B:在大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依据献血者所报血型,直接输血

C:输血可以为病人增加抵抗力,补充营养,所以手术病人应常规输血

D: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正确答案:D

解析:输血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感染疾病。排除A。
献血、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检测,确保血型相融,直接依献血者所报血型输血可能会出现事故。B项排除。
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所以C项是错误的。
只给患者输入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式,叫做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而且因为不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所以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D项是正确的。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下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

A:拓宽城市道路

B:铺设人行道时使用透水砖

C:兴建人行天桥

D:将水泥路面改为柏油路面

正确答案:B

解析:城市排水新技术—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组合式生态透水路面。这套城市排水设计专门针对城市立交桥、人行道及车行道等路面提出应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组合的生态透水系统设计理念,这种新型城市排水设计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城市内涝现象。可实现迅速排洪排涝,解决排水难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2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13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15题

5、【常识判断】下列谚语与法律用语不相对应的是:

A: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法官——回避

B:法律只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诉讼时效

C:存疑不能认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罪刑法定

D: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判而设立的一项制度,与谚语的意思对应。
B项对应正确。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与谚语的意思对应。
C项对应错误。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原则又被称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由“无罪推定”原则衍生而来,是对刑事被告人的人权最有保障力度的一项措施。
D项对应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趄越法律的特权,与谚语的意思对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

6、【常识判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①及时调整生育政策
②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八十八点二岁
③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
④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三亿三千万人
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
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正确答案:D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及时调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户区住房四千二百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二千四百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由此可知,①③⑤⑥表述正确,②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文观止》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

B:《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

C:《史记》是司马迁编纂的叙事历史著作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
B项说法正确。《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C项说法错误。《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所以,C项中的叙事历史著作说法不准确。
D项说法正确。《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题

8、【常识判断】下列对联所赞颂的名人对应错误的是:

A: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B: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杜甫

C: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D: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描写的是司马迁遭遇宫刑,忍辱负重,最终写出《史记》的历史事件,对应正确。B项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此句赞颂的是李白,对应错误。C项,“两表”指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一对”指的是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应正确。D项描写的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对应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下列属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措施的是:

①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②花更大的气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改善农村面貌

③农产品主产区可适度进行工业化开发,提高农民收入

④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该建议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①属于。该建议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因此,①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属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

②属于。该建议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因此,花更大的气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属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

③不属于。该建议就“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指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且根据国务院2010年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农产品主产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③中“可适度进行工业化开发”的说法有误,其不属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

④属于。该建议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因此,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属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题

10、【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昼夜更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B:地球持续不停地公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昼夜更替现象产生

C: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

D: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错误。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于地球自转,因地球不透明,因此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有光,为白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没有太阳光照,为黑夜。
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正确。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的一个周期是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再根据地方时,地球可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进行区分。
故本题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