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231

发布时间:2023-02-25 5:50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现代社会中对人权最大威胁来自公权力,其中行政权由于具有扩张性、主动性等特征,尤其容易造成对行政相对人人权的侵犯。行政诉讼作为一种对人权的法律救济途径,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人权是不容侵犯的

B:人权不同于公权力

C:行政诉讼可以有效保障人权

D:行政诉讼可以作为人权的一种形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现代社会中对人权最大威胁来自公权力”可知二者是不同的,因此B项正确。A项属于过度推理,题干中只是提到了行政诉讼“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无法得出人权不容侵犯;同理,“有效保障人权”与“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能等同,C项也无法推出;根据“行政诉讼作为一种对人权的法律救济途径”可知D项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对于 探月 相当于 北斗三号 对于

A:玉兔二号 通信

B:嫦娥四号 导航

C:长征五号 短信

D:绕月卫星 授时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玉兔二号有探月的功能,北斗三号有通信的功能,但玉兔二号是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不是探月的主体,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嫦娥四号有探月的功能,北斗三号有导航的功能,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长征五号是运载火箭,与探月无关;北斗三号与短信无关,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绕月卫星有探月的功能,北斗三号有授时的功能,但绕月卫星是一类卫星的统称,并不是具体的名称,而北斗三号是具体的导航系统的名称,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

3、【判断推理】投射性认同指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做出反应的行为模式。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往往是甲方把内心中“好”或“坏”的客体投射到乙方身上,认为乙方“好”或“坏”,而乙方又接受了这一投射幻想,于是就以甲方所设想的方式来对待甲方。然后甲方又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假设,认为乙方就是他所认为的那样的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投射性认同的是:

A:寒门亦可出贵子

B:严师方能出高徒

C:虎父果然无犬子

D:慈母自古多败儿

正确答案:C

解析:投射性认同定义的关键信息:甲方认为乙方“好”或“坏”;乙方以甲方所设想的方式来对待甲方;甲方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假设。
A项,“寒门亦可出贵子”是指穷人家也可以培养出人才,不涉及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
B项,“严师方能出高徒”是指只有师傅严格要求,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徒弟,但不涉及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
C项,“虎父果然无犬子”是指出色的父亲果然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果然”是对“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的一个验证,符合定义。
D项,“慈母自古多败儿”是指母亲对儿子自小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儿子很容易养成坏习惯而没有出息,不涉及验证自己的假设,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经理:法官:公务员

A:总统:明星:演员

B:蛋白质:花岗岩:无机物

C:农具:沙发:家具

D:原告:被告:当事人

正确答案:C

解析:经理和公务员是全异关系,法官和公务员是包含关系。
A项,总统和明星是交叉关系,明星和演员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蛋白质和无机物是全异关系,花岗岩和无机物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农具和家具是全异关系,沙发和家具是包含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原告和当事人、被告和当事人均是包含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7题

5、【判断推理】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某时段内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以下不属于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是:

A:某移动通信公司发短信告知用户,回复短信即可获得用积分兑奖的机会

B:某网上商城称到商城购买商品的前10000名顾客将获得每人200元代金券

C:某大型超市促销时规定,购物满100元可获一袋洗衣粉或者一条肥皂

D:某家具商场规定,开业一个月内到该商场购物的顾客可享受九折优惠

正确答案:D

解析:抽奖式有奖销售的定义要点:①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②奖励部分购买者。   
A项,积分兑奖是移动公司为其用户提供的附带在购买业务基础上的经济利益,而回复短信才能获得机会,体现了奖励部分购买者,符合定义。   
B项,200元代金券是商场为其顾客提供的附带在购买商品基础上的经济利益,而前10000名顾客才能获得机会,体现了奖励部分购买者,符合定义。   
C项,一袋洗衣粉或者一条肥皂是超市为其顾客提供的附带在购买商品基础上的经济利益,而购物满100元的顾客才能获得机会,体现了奖励部分购买者,符合定义。   
D项,到商场购物的顾客即可享受优惠,是奖励全部购买者,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2题

6、【判断推理】有医学研究显示,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没有显著帮助,有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些医生给出劝告,不要再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了,而应该通过均衡的饮食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果?

A:一项对3万名妇女进行的7年追踪调查发现,服用维生素D加上钙补充剂并没有给她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B:一项对1万名男性展开的8年追踪调查显示,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并没有增加他们患病的风险

C:一项对1万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对照调查显示,他们的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

D:一项对2万名儿童展开的3年追踪调查显示,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的儿童,营养缺乏症的发生率较高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研究结果是“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没有显著帮助,有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A项,说明服用维生素D加上钙补充剂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但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不能代表所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削弱程度有限。  
B项,说明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也没有害处,无法说明服用了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显然无法削弱题干结果。  
C项,说的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并未说明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的作用,与题干的研究结果无关。  
D项,指出不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发生率较高,也即说明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人体有显著帮助,直接削弱了题干的研究结果。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7、【判断推理】非职务发明是指发明人利用自己的时间、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或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非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非职务发明的是:

A:时装设计师海燕在读到“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受到启发,设计了清溪系列的春装,该春装成为公司的明星产品

B:老张是一名植物学家,农科院退休之后,归隐田间,摸索出大棚种植灵芝的先进技术

C:建筑师小王是一名考古发烧友,假日里相约好友考古时,竟无意间发现明代古城墙遗址

D:化学家马克对研究野生菌类充满兴趣,闲暇之余在深山发现了名贵菌株,并将其命名为马克菇

正确答案:B

解析:非职务发明定义的关键信息:利用自己的时间、资金、设备等进行发明创造。
A项,时装设计师海燕设计春装属于其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并未体现利用自己的时间、资金、设备进行发明创造,不符合定义。
B项,老张退休后摸索出大棚种植灵芝的先进技术,是利用自己的时间、资金、设备进行发明创造,符合定义。
C项,小王发现明代古城墙遗址,并非进行发明创造,不符合定义。
D项,马克发现名贵菌株,并非进行发明创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澜沧江干流大型水坝的修建使得河流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游库区与流水环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流水环境变为水库后,水的深度增加,底层水温降低。由于缺乏水的流动,底质由沉降的泥沙组成。在这种环境中,流水性适应的鱼类就无法生存而代之以静水生活的种类。
上文的假设条件是:

A:大型水坝的修建将使得鱼类无法生存

B:澜沧江干流目前已经全部变成了水库

C:在河流上修建水坝将使得很多鱼种趋于灭绝

D:应该禁止在澜沧江干流修建任何水坝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指出,澜沧江干流大型水坝的修建会使流水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使流水性适应的鱼类无法生存。题干只说流水性适应的鱼类无法生存,A项与题干不符,不可能成为假设条件。C项是题干可推出的结论而不是假设。D项是主观态度,也不是题干论证的假设。B.项是题干的假设条件,否则,流水性适应的鱼类也可能生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土地:地租

A:工资:劳动

B:厂房:工人

C:资本:利润

D:学历:知识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过土地出租可以获得地租。
A项,通过劳动可以获得工资,但前后顺序颠倒,排除。
B项,工人在厂房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通过资本运作可以获得利润,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并非通过学历获得知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56题

10、【判断推理】定义:
(1)推销:未经业主的预约同意,向客户销售商品,有一定无理的意思。
(2)促销:企业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消费者注意和了解企业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促使其实现最终的购买行为。
(3)行销: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建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典型例证:
(1)某国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他国销售大豆。
(2)全球最大的皮鞋贸易商——美国布朗公司和中国普正控股有限公司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布朗公司委托普正控股产品检测中心,对浙江地区的鞋类产品出口统一进行质量检测。
(3)王某每天七点到公园里向晨练的老人介绍他适用的保健品。
上述典型案例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正确答案:C

解析:典型例证(1),是倾销行为,不符合任一定义。
典型例证(2),达到了双赢,属于行销。
典型例证(3),王某的行为未经预约,是推销行为。
所以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是2个。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