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________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________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________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美丽的一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出一辙 晶莹剔透 不足为奇
B:一成不变 玲珑剔透 不足为奇
C:一模一样 光亮通明 司空见惯
D:千篇一律 晶莹剔透 司空见惯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横线后的“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可知肉眼中看到的细沙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只能用于修饰事情,不能用来表示细沙无很大差别,排除A。“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文段并没有体现不变之意,排除B。“一模一样”指样子完全相同。“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两者填入均符合句意,且能够与“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保留。第二空,“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比“光亮通明”词义更丰富,更符合在显微镜下看到细沙结构和光亮的语境,排除C。验证第三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用在此处指柴米油盐很常见,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2、【言语理解】毋庸置疑,并非所有的新闻内容都能借助网络流行语传播,尤其是在政府的新闻宣传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更加理性、客观、审慎。一些网络流行语更多地停留在嘲讽、抱怨的层面,一定程度上发泄了个人或者青年群体对时代和社会现象的不满。如果政府在新闻宣传中引用这类网络流行语,不仅不利于引导青年合理表达诉求,更无助于社会有序解决问题,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诱发群体情绪,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一些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不够理性客观
B:新闻报道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C:政府的新闻宣传不应该使用网络流行语
D:网络流行语有好有坏、良莠不齐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句说的是新闻报道和政府新闻宣传使用网络流行语要更加理性、客观、审慎,而非完全不能用,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排除;文段主要从新闻宣传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角度说明了网络流行语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提到网络流行语“好”“良”的一面,故D项错误。A项指出了网络流行语的不足,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观察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的情况,经济持续低迷的直接后果是年轻人就业困难、失业率高、收入减少等。年轻一代经济难以独立,还衍生出另一个后果:父母增加对子女的支持。这些国家的共同经验说明,一旦年轻人缺乏经济独立,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介入便会加深。在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断作者支持的观点不可能是:
A:父母一向都喜欢插手孩子的事情,跟经济好坏没关系
B:父母的介入会延伸至年轻人择偶和择业取向
C:父母对生活的介入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上,还包括影响子女决策
D:经济发展放缓,出现家庭力量逆向增长,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论述的是经济低迷对年轻人的影响,包括就业困难、收入减少等,尤其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生活介入加深的问题。B、C两项是父母介入子女生活加深的表现;D项是经济低迷的结果,三项均与文段观点一致。A项的“跟经济好坏没关系”脱离了“经济低迷”的背景,与作者观点相悖。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4、【言语理解】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性化的思维。哲学思维的这种特点并不表明哲学与生活无关,也不表明它所讨论的只能是一些纯粹思辨的、冷冰冰的问题。其实,哲学的抽象性主要是指论证方式,而非哲学问题。哲学中的问题来自生活和科学,都是确实且普遍存在的。当这些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时,就抽象化了,因为哲学是以普遍性的概念和范畴形式来表述和论证这些问题的。如存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没有上升为哲学问题前,都以具体问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说,所有哲学问题在生活和科学中都有类似的特点。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哲学思维的思辨性特点
B: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C:哲学研究问题的普遍性
D:哲学论证方式的抽象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哲学思维的抽象化和理性化特点;然后用了“并不表明”“也不表明”“而非”等否定句反对哲学问题也是抽象化的;然后明确指出“哲学中的问题来自生活和科学,都是确实且普遍存在的”,接着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文段论述的对象是“哲学问题”,选项中只有C项体现了这一关键信息,且“普遍性”与作者的观点一致,当选。A项关注“哲学思维”,B项关注哲学与生活的关系,D项关注“哲学论证方式”,均与文段主题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5题
5、【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表达最连贯、最通顺的是:
A: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因而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
B: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因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然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
C: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因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
D:虽然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因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
正确答案:B
解析:按照语句逻辑顺序,“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小”与“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活动”具有因果关系,而“历史资料的可靠性降低”与“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活动”又可构成转折,符合此要求的只有B,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6、【言语理解】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该如何操作的线索,比如平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________体现,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如果简单物品也需要用图解、标志和说明书来________操作方法,这个设计就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面 呈现 粗糙
B:有效 指导 落伍
C:充分 解释 失败
D:合理 演示 笨拙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一看便知”“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可知,填入词语应表体现很彻底之意。“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与题意无关,排除D。“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全面”指完整周密,兼顾各方面的;“充分”指足够。A、B、C三项填入均可。
第二空,“指导”可与“操作”搭配,与“操作方法”搭配不当,排除B。
第三空,“粗糙”侧重于不精致。对于简单物品也需要解释操作方法的设计,用“粗糙”描述程度过轻,“失败”更能表达其根本缺陷,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4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4题
7、【言语理解】目前我国的青光眼患者有2000万人左右,特别是原发性青光眼中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视觉健康的主要疾病。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视觉健康的致盲性眼病,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长期的高眼压可导致患者眼睛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损害。因此,了解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青光眼是如何引起的
B:青光眼的具体症状
C:青光眼的检查内容
D: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青光眼及其危害,末句以“因此”得出结论,强调了解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很重要。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延续末句话题,具体介绍青光眼的发病特点,B项的“具体症状”与此相符。A项,青光眼的引起因素即病理性眼压增高,文段已提及,排除。C、D两项与“发病特点”的话题衔接不当,应在介绍具体症状之后再阐述,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8、【言语理解】大约500万年前,非洲某些类人猿掌握了直立行走的艺术,他们是原始人类。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间,他们作为南方古猿与至少7个不同的人类物种共同生活在非洲。但大约250万年后,一个新的血系从南方古猿物种中分离出来,就是现在所谓的人类类属。至于这次分离是何时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涉及了哪些人类物种,现在仍备受争议,但最普遍的观点是“能人”是这个新血系的第一名成员。200万年前我们称之为“直立人”的人类祖先生活在东非,并很快移民至欧亚大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非洲类人猿属于人类类属
B:南方古猿作为人类物种存在了至少250万年
C:“能人”是由“直立人”进化而来的
D:5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有至少8个不同的人类物种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文段可知“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非洲类人猿”出现在大约500万年前,而人类类属出现在“大约250万年后”,故A项与原文不符。
B项,由文段中“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间,他们作为南方古猿与至少7个不同的人类物种共同生活在非洲。但大约250万年后……”可知,B项表述正确。
C项,“能人”是大约250万年前新血系的第一名成员,而“直立人”是200万年前出现的,故C项也与原文不符。
D项,文段说的是“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间”,而非“500万年前”,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9、【言语理解】乡村的美丽在于历史记忆。千百年来( )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
A:养成
B:形成
C:造成
D:变成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四个选项中能与“空间”、“风格”搭配的只有“形成”。且“形成”强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契合“千百年来”的语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任何一个政府都存在科层制,在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层制的若干规律,属于政府运转的常态。但是,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内部的关系准则,如果扩大到外部,就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初衷________。一个县长可以对下属下达权威性指令,但无权对一个普通市民的个人生活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 指手画脚
B:大相径庭 颐指气使
C:格格不入 说三道四
D:相去甚远 横加指责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此处意为科层制在政府内部被使用属于常态,但扩大到外部就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初衷相违背了。“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与“初衷”搭配不恰当,排除C。“背道而驰”比喻行动的方向与目标完全相反;“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远,很不一致;“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三者填入恰当。
第二空,由“一个县长可以对下属下达权威性指令,但无权对……”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市长无权对普通市民的个人生活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不能描述市长对普通人生活的介入,排除B。“横加指责”侧重蛮不讲理地批评,而句中强调的是下指令,排除D。“指手画脚”形容随意指责或发号施令,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7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