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现在大多数用后即可废弃的塑料罐上都贴上了用以说明塑料的类型或质量的号码(从1到9)。具有最低编号的塑料品最容易被回收工厂回收,具有最高编号的塑料很少被回收。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拒绝购买那些包装在最高编号的塑料制品内的产品,使不能回收的废物长期来看显著减少。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严重地削弱上面的结论?
A:目前,收集、分类和回收被抛弃的塑料废品的费用要比用原材料制造的新的塑料产品的高
B:许多消费者没有注意到印在塑料容器上的号码
C:塑料容器经回收后,编号几乎总是在上升,因为回收处理会使塑料产品的质量下降
D:那些将所有废弃的塑料容器收集起来以备将来回收的社区,只有在明显没有回收商来回收它们的情况下,才将有较高编号的塑料倾倒进垃圾堆里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消费者可以通过拒绝购买最高编号的塑料品,使不能回收的废物长期来看显著减少;论据:最低编号的塑料品最容易回收,而最高编号的塑料品很少被回收。
A项,回收塑料废品的费用比制造新塑料产品的高,但无法说明通过题干所述的方法能否达到废物减少的目的,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许多消费者没有注意到塑料容器上的号码,说明题干所述方法的实施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保留。
C项,指出塑料容器经回收后编号总是在上升,说明即使消费者拒绝购买带有最高编号的塑料制品内的产品,编号低的塑料容器被回收后也会变成编号高的塑料容器,则实际上题干所述的方法并不能使废物减少,削弱了题干结论,保留。
D项,指出某些社区的做法,但无法说明通过题干所述的方法能否达到废物减少的目的,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比较B、C两项,发现C项是从根本上质疑了题干所述的方法,而B项只表明该方法的效果不一定好,且B项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如通过宣传让消费者注意到塑料容器上的号码等,因此B项的削弱力度不如C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3题,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
2、【判断推理】白色污染:生物降解
A:工业用电:太阳能
B:生活用水:中水回收
C:中药方剂:医学研究
D:工业废气:余热发电
正确答案:D
解析:生物降解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余热发电是对工业废气的再利用,也有助于减少工业废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3、【判断推理】记者 对于 ( ) 相当于 营业员 对于 ( )
A:报社 商场
B:采访 商品
C:编辑 经理
D:报社 经理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记者在报社工作,营业员在商场工作,前后关系相同。
B项,采访是记者的主要工作,卖商品才是营业员的主要工作,前后关系不同。
C项,记者和编辑是并列关系,经理管理着营业员,前后关系不同。
D项,记者在报社工作,经理管理着营业员,前后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4、【判断推理】二次污染指的是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
以下属于二次污染的是:
A:汽车尾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为主的多种强氧化剂,危害人类健康
B:房屋装修时,施工机械发出强烈的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与生活
C:农药残留在棉花、麻纤维中,制成服装后虽残留量甚微,但经常与皮肤接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D:人们在公共场所吸入了二手烟
正确答案:A
解析:二次污染定义的关键信息:污染源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
A项,尾气有害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污染物,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强烈的噪声不是新生成的污染物,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农药残留不是新生成的污染物,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二手烟不是新生成的污染物,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
5、【判断推理】水下文化遗产是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性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水下文化遗产的是:
A:澳大利亚沿海历时数百万年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大堡礁
B:我国道光年间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触礁沉没的商船“泰兴号”
C:迪拜于上世纪末在海中以人工岛方式建造的世界第一座七星级观光饭店
D:希腊克里特岛上发掘出的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新石器文化遗迹
正确答案:B
解析:水下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点:①位于水下;②人类生存的遗迹。
A项,珊瑚群大碉堡不是人类生存的遗迹,不符合要点②。
B项,触礁沉没的“泰兴号”,是人类生存的遗迹,且位于水下,符合定义要点。
C项,在人工岛上建造的观光饭店不在水下,不符合要点①。
D项,希腊克里特岛上发觉的文化遗迹也不在水下,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6、【判断推理】无因管理,是指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前提下,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
下面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A:某售货员将别人遗忘在柜台上的雨伞保管起来,后来发现是丈夫买的伞
B:某人抢救落水儿童
C:甲的邻居久出未归,其房屋因暴雨而成危房,甲雇人为其修缮
D:甲基于合同代乙保管货物
正确答案:C
解析:无因管理的定义要点:①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②为他人管理事务。
A项,售货员有保管顾客遗忘物的义务,不符合要点①。
B项,抢救落水儿童,不是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②。
C项,甲雇人为邻居修缮危房,符合全部定义要点,属于无因管理。
D项,甲基于合同为乙保管货物,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二手烟雾对非烟民的危害远甚于烟民本人。吸烟的人在损害自身心血管系统的同时,系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以便于抵消吸烟造成的部分后果,而不吸烟的人的身体无法适应烟雾吸入后的变化。因此,被动吸烟对非烟民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烟民的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A:被动吸烟是位于主动吸烟、饮酒类疾病之后的第三类最可预防的死因
B:肺癌患者85%以上是由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总数的30%是由吸烟导致的
C:烟民和非烟民结成夫妇,后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前者高30%
D:日吸四包香烟的有20年烟龄的烟民,其配偶有可能死于肺癌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被动吸烟对非烟民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烟民的影响。论据:吸烟的人在损害自身心血管系统的同时,系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以便于抵消吸烟造成的部分后果,而不吸烟的人的身体无法适应烟雾吸入后的变化。
A项,被动吸烟是第三类最可预防的死因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只说明吸烟对烟民的危害,而未涉及对非烟民的危害,属于无关项。
C项,在同样的情况下,非烟民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烟民高30%,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结论,可以支持。
D项,只说明烟民的配偶可能死于肺癌,而未涉及两类人群的比较,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94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7题
8、【判断推理】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中,医疗改革成为“两会”代表和人民群众热议的焦点问题。有的代表认为,要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必须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只有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才能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如果没有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就不能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
根据以上表述,可得出的结论是:
Ⅰ.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一定要有完善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Ⅱ.没有推行爱民惠民措施就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Ⅲ.没有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
A:Ⅰ、Ⅱ和Ⅲ
B:Ⅰ和Ⅱ
C:只有Ⅰ
D:只有Ⅱ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包含三个假言命题,其推理关系分别为:①解决看病难→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②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③没有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不能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
①②③可组成连锁推理如下:解决看病难→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和推行爱民惠民措施→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该项正确。
Ⅱ,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该项正确。
Ⅲ,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是无效推理,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8题
9、【判断推理】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有的人害怕胆固醇高,不敢吃蛋黄。近期一篇涉及50万中国人、随访时长近9年的研究报告提出,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那些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尤其是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了26%,相应的死亡风险则降低了28%。考虑到脑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研究者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研究者的观点?
A:来自日本的一项涉及4万人的追踪研究中,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不吃鸡蛋的人,全因死亡率低了30%
B:鸡蛋的营养十分丰富,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都比较高
C:食物摄入胆固醇并不等于血胆固醇水平,且鸡蛋中含有的卵磷脂能有效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D:每天吃鸡蛋的人,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都更高,饮食更加健康,生活更自律,更有可能补充维生素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题干论据: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那些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尤其是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了26%,相应的死亡风险则降低了28%。
A项,通过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吃鸡蛋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但未表明是否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无法加强题干观点,排除。
B项,指出鸡蛋的营养丰富,但与题干主要论证的心血管健康无关,排除。
C项,表明鸡蛋中的卵磷脂能有效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的沉积,从而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通过解释吃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原因,有力地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每天吃鸡蛋的人教育水平和收入较高,饮食更健康,因此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低,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10、【判断推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是概念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从概念的内涵加以说明的是:
A:存储-转发信息系统是无论文书或其他信息等数字形式的文本、数字数据都能通过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系统
B: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思想、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
C:独角兽公司是指那些估值为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D:5G是4G之后的延伸
正确答案:C
解析:概念的内涵定义的关键信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A项,说的是存储-转发信息系统能够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形式,并非其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不符合定义。
B项,说的是社会关系包含的内容,并非其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不符合定义。
C项,反映出了独角兽公司的本质属性,即估值为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符合定义。
D项,只是说5G是4G的延伸,并没有指明其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