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现代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基础,非常注重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来研究社会经济行为和现象,强调从假设到推理到结论的内在逻辑,强调用数学和数理模型作为基本逻辑分析工具,强调以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证性和自然科学性,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很大的不同。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很大不同
B:现代经济学是一门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社会科学
C:数学方法数理模型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有重要作用
D:自然科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可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强调现代经济学注重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接着通过三个“强调”说明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很大的不同。A项是对这一结论的同义转述,当选。 文段围绕“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展开,C、D两项均偏离主题,排除。由“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证性和自然科学性”可知,“实证性”只是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特点,B项概括不全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4题
2、【言语理解】随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数据和计算正在成为_________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_________。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_________于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动 质素 生长
B:驱使 要点 内化
C:推动 因素 产生
D:驱动 要素 内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触动”常与“机关”“情绪”等搭配,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搭配不当,排除A。“驱使”指命令或者推动某人做出某种举动,受“驱使”的一般是能够自主做出行动的对象,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也不能搭配,排除B。
第三空,“产生”“内生”都有生出之意,但“内生”侧重由自己产生。文段强调的是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源于我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内生”更能体现其发展的原因,排除C。
验证第二空,“关键要素”为常见表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
3、【言语理解】28.神话基本上不是靠理性原则、逻辑思维来安排的,而是依 展开, 因此充满了 的色彩。神话之中的神,往往都会有明显的情绪表现,代表着一种尚未经过文化陶冶及修饰的,较为自然、原始、粗糙的人性面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情感 感性 B.情节 朴实 C.情绪 率性 D.情趣 喜剧
B:情绪 率性 D.情趣 喜剧
C:无
D:无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中“不是……而是……”的转折词可知,要选择与“靠理性原则逻辑思维”相反的词语,理性与情感相对应,第一空中选入“情感”。而如果“依情感展开”,那么必然充满了感性的色彩,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23.一般来说,名山主要得益于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果自然和人文又结合得很好、很和谐, ,那就更上一层,更该闻名遐迩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
B:丝丝相扣
C:相得益彰
D: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C
解析:相辅相成:指事物相互依存。丝丝相扣:形容事件联系紧密。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息息相关:关系密切。由题中“得益于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得很好、很和谐”可知,两者相互映衬,使彼此的优势充分发挥。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要求统一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可得出。
B项,“‘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的表述属妄加推断,原文没有涉及争论之初,两者是否对立。
C项,由“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可得出。
D项,由“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地球的极光现象是发生在地球北极和南极区域及其附近高空的美丽发光现象,其色彩鲜艳,形状多种多样,人类在几千年前就观察和记载了这一发光现象,称为极光。
极光发生在:
A:北极
B:南极
C:北极和南极
D:南北两极及其附近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地球北极和南极区域及其附近高空”一句,可判断极光发生在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________,且将它________地挥洒出来。这________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________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B: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个中滋味”为固定搭配,排除B、C、D。
将A项代入第二空验证,“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等表达得充分得体。用在此处与“挥洒”对应,形容江城充分体现了悠闲的滋味恰当。
将A项代入第三空验证,“便是”指就是,正是,表示肯定。填入也符合题意。
将A项代入第四空验证,“踱”指慢步行走,与表达的悠闲的语境相契合,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8、【言语理解】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习习的风轻掠过河面,微波粼粼,投射长廊斑驳的白墙上,竟是我说不出的美轮美奂。
B:但近来作文,避忌已甚,有时骨鲠在喉,不得不吐,遂亦不免为人所憎。
C:一个腐败分子被查办了,固然是咎由自取,人们会拍手称快,但同时更应引起有关部门深刻的反思。
D:冤案一再发生,而又迟迟没有体制上和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善,这恐怕正说明了,我们的反思多属于文过饰非。
正确答案:A
解析:“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宏伟华丽。适用范围与A句不符。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要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同样要通过完善规则体系,形成“通用语言”,进而互联互通、规范约束、协同发展。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如何完善网络空间规则体系
B:标准化的具体作用
C: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D:实施标准化的途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标准从古至今的重要作用引出末句的“要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同样要通过完善规则体系”的观点。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对末句的观点进行进一步阐述,即论述如何完善网络空间的规则体系。A项与此相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10、【言语理解】《史记》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其语言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后世的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对《史记》从语言、内容、风格、结构等各个侧面来加以________、利用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 继承
B:改良 扬弃
C:传承 规范
D:研究 抛弃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句意可知,“________、利用和________”三者之间应为顺承关系。第二空,“利用”与“规范”“抛弃”之间不构成顺承关系,排除C、D。“改良、扬弃”之间为并列关系,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