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相片:扫描仪:电子数据
A:水果:榨汁机:果汁
B:女人:化妆:美丽
C:星星:望远镜:距离
D:理念:行动:纲领
正确答案:A
解析:相片通过扫描仪变成电子数据。
A项,水果通过榨汁机变成果汁,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女人化妆后会更美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用望远镜观看星星,两者与距离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理念是指导行动的纲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犹疑:深信
A:晚造:提前
B:老到:幼稚
C:婉拒:褒扬
D:爽利:强横
正确答案:B
解析:犹疑的反义词是深信,二者是反义关系。
A项,晚造指晚季作物,和提前没有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老到的反义词是幼稚,二者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婉拒和褒扬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爽利和强横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2题
3、【判断推理】
手足:手:足
A:
江湖:江:湖
B:
巨大:巨:大
C:
拉扯:拉:扯
D:
给予:给:予
正确答案:A
解析:
手足一词由手和足组成,手足指举动、动作,也比喻兄弟,手和足均为身体的一部分,手足的含义与手、足的含义不同。
A项,江湖一词由江和湖组成,江湖指四方各地,也指各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江和湖均为水域的一种,江湖的含义与江、湖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巨大一词由巨和大组成,但三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拉扯一词由拉和扯组成,但三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给予一词由给和予组成,但三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3题
4、【判断推理】( ) 对于 绿化 相当于 ( ) 对于 丰收
A:种树 施肥
B:美化 稻谷
C:灌溉 收割
D:园林 乡村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种树有助于绿化,施肥有助于丰收,前后逻辑关系一致。
B项,绿化是美化的一种方式,稻谷丰收为主谓结构的短语,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绿化的过程中需要灌溉,丰收之后需要收割,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园林有绿化的作用,乡村和丰收没有类似的逻辑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0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0题
5、【判断推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描述机器设备价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才的有形磨损是指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同人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关的体力、进取性和合作性等因素水平的下降。人才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才无形磨损的是:
A:科室的陈力对新引进的遥感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
B: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刘主任有时觉得烦躁、意志减退
C:大学毕业生赵刚工作方法简单,经常受到同事的批评
D:45岁的王组长常觉得体力不支,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正确答案:A
解析:人才无形磨损的定义要点:①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②价值下降。
A项,对新引进的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是由于观念、知识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符合定义。
B项,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有时觉得烦躁、意志减退,并非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导致价值下降,不属于人才无形磨损。实际上该项属于人才有形磨损,即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出现的心理状况相关因素水平的下降。
C项,由于工作方法简单而受到同事的批评,并未体现使用价值的下降,不符合要点②。
D项,常觉得体力不支,并非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导致价值下降,不属于人才无形磨损。实际上该项属于人才有形磨损,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身体状况相关因素水平的下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6、【判断推理】某林场入口处的标语牌上清晰写道:“禁止破坏森林!违者罚款!”有一天,附近村民杨某到林场里面砍了一棵树,正待运下山时被林场保护员张某发现。张某不仅批评了杨某而且要对杨某实施罚款,杨某不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杨某说道,我砍的是一棵树又不是森林,你不应该罚我的款。
以下哪项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
A: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你砍的一棵树也是森林
B: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
C:我是护林员,谁没有保护森林我就要罚谁的款
D:保护森林重在教育,罚款其实不是我们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杨某的说法是认为森林和一棵树是全异关系,所以不应该罚款,要反驳这种说法,首先要指出一棵树是森林的一部分,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然后指出破坏森林要罚款,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最能反驳杨某的话。其他三项均没有指出杨某的话存在的漏洞,不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7题,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8题
7、【判断推理】回文,是指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的一种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但语序相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回文的是:
A: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B: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正确答案:A
解析:回文的定义要点: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但语序相反。
A项,“雾锁山”和“山锁雾”、“天连水”和“水连天”,均是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词语相同但语序相反,符合定义,保留。
B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是单纯地重复汉字,未回环往复地说明,语序并不相反,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并未使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并未使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有哲学家指出,人生其实应该追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和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但是,大多数现代人却在这两方面很复杂,物质生活上是财富的无穷追逐,人际关系上是利益的不尽纠葛,两者几乎占满了生活的全部空间,而有了这两种复杂,就产生出现代人的大部分烦恼。
根据上述哲学家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大多数现代人的心灵或者没有广阔的空间,或者没有美好的宁静
B:有些现代人生活很复杂,但却拥有心灵的广阔和宁静
C:只有在物质生活或人际关系两方面简单了,现代人的大部分烦恼才不会产生
D:如果在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两方面都简单了,现代人的大部分烦恼就不会产生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为:
①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简单→心灵拥有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
②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产生了现代人的大部分烦恼。
A、B两项,根据“大多数现代人在这两方面很复杂”否定了①的前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因此这两项均无法推出。
C项,其推理关系为“现代人的大部分烦恼不会产生→在物质生活或人际关系两方面简单”,由②,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可以推出。
D项,其推理关系为“在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两方面简单→现代人的大部分烦恼不会产生”,由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是无效的推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8题,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0题
9、【判断推理】某研究员认为,人类语言最初直接来源于鸟类和灵长类。因为如果重新审视现代人类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相互交流是如何从鸟类和其他灵长类古老的交流模式系统演化而来的。他宣称,从鸟类身上,我们获得了语言的旋律部分;从其他灵长类身上,我们获得了语言的实用性内容部分。在过去10万年里的某个时候,这些能力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所知的人类语言。
上述结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人类的交流与其他动物的交流之间的相似度比我们一般认为的要多
B:人类语言包含两个不同层面:与句子可变结构相关的表达层面以及表达句子核心内容的词汇层面
C:人类语言的交流在过去和现在变化不大
D:鸟类和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哺乳动物有自己的交流语言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人类从鸟类身上获得了语言的旋律,从灵长类动物身上获得了语言的实用性内容”得出“人类语言最初源于鸟类和灵长类”的结论。该论证显然假设了人类语言只包含旋律和实用性内容两部分,否则如果人类语言还有其他组成部分,就无法得出题干结论,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即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A项,指出人类的交流与其他动物的交流之间的相似度比我们认为的多,但仍无法必然得出人类语言最初源于鸟类和灵长类的结论,该项不是必需的前提。
C项,指出过去和现在人类语言的交流变化不大,变化情况与人类语言的来源无关,该项不是必需的前提。
D项,指出鸟类和人类以外的其他哺乳动物都有自己的交流语言,但仍无法必然得出人类语言最初来源于鸟类和灵长类的结论,该项不是必需的前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黑色:颜色
A:米饭:粮食
B:小草:树木
C:粗心:信心
D:鱼:湖泊
正确答案:A
解析:黑色是一种颜色,两者为种属关系。
A项,米饭是一种粮食,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小草和树木都是植物,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粗心和信心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鱼生活在湖泊中,两者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