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202

发布时间:2023-02-21 8:40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镶嵌是指为了把话说得轻缓或郑重些,有时故意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有规则地镶在一个词或语句里,一般以镶加虚词和数词最为常见。它可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拼字,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拼字的是:

A:他比我学问高,但办起事来,我不输他一丝一毫

B:现在呀,老百姓过日子还是会精打细算、前思后想

C: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D:他们这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正确答案:B

解析:镶字的定义要点:①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②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
嵌字的定义要点:①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②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
拼字的定义要点:①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②间错使用。
A项,“一丝一毫”在“丝毫”里面镶加了数字,属于镶字。
B项,“精打细算”是“精细”和“打算”的间错使用,“前思后想”是“前后”和“思想”的间错使用,符合定义。
C项,一到十为一组相关的词语插入在不同语句当中,属于嵌字。
D项,未涉及到镶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2、【判断推理】奇虾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大型无脊椎海洋动物,是目前已知最庞大的寒武纪动物。化石表明这种动物口器有十几排牙齿,直径有25厘米,粪便化石长10厘米、粗5厘米。由此推测,奇虾体长可能超过2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寒武纪时期,海洋虾类食物充足

B:25厘米直径的巨口奇虾可掠食当时的任何大型生物

C:对于大型无脊椎动物而言,牙齿越多身体越长

D:寒武纪时期的海洋虾类,其牙齿和体长有比较固定的构成比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寒武纪时期最庞大的动物奇虾口器有十几排牙齿等情况推出奇虾体长可能超过2米。
A项,食物充足不能推出体长大小,不能支持题干推测。
B项,能否猎食大型生物与体长无关,不能支持题干推测。
C项,由“牙齿越多身体越长”也无法确定奇虾的具体长度。
D项,指出牙齿和体长有固定的构成比例,在牙齿和体长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可以由十几排牙齿推测出体长可能超过2米,最能支持题干推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3、【判断推理】坚持:突破

A:学习:发展

B:赞同:争论

C:继承:创新

D:团结:竞争

正确答案:A

解析:因为坚持,所以获得突破,两者为因果关系。
A项,因为学习,所以获得发展,两者为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赞同和争论的含义相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继承和创新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团结和竞争的含义相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兔:青草

A:蚕:桑叶

B:狗:老鼠

C:鱼:河水

D:虫:小鸡

正确答案:A

解析:兔吃青草,后者为前者的食物。
A项,蚕吃桑叶,后者为前者的食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老鼠并非狗的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鱼生活在河水中,后者并非前者的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小鸡吃虫,前者为后者的食物,词项间顺序颠倒。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1题

5、【判断推理】唐诗:七律

A:曲艺:越剧

B:瓷器:茶杯

C:哺乳动物:老虎

D:自行车:汽车

正确答案:B

解析:唐诗中有七律诗,七律中有唐诗。
A项,越剧是曲艺的一种,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瓷器中有茶杯,茶杯中有瓷器,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老虎是一种哺乳动物,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自行车和汽车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6、【判断推理】摄影:相机

A:编辑:图片

B:烹饪:灶具

C:旅游:导游

D:驾驶:汽车

正确答案:B

解析:相机是摄影的一种工具。
A项,编辑图片,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灶具是烹饪的一种工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旅游需要导游,但导游并不是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驾驶汽车,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过程被称为印象管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印象管理的是:

A:在面试时,考生小李有意附和主考官的言论

B:小赵上课迟到了,向老师道歉,解释迟到原因

C:小周年龄不大就秃顶了,他每次见客户都戴上帽子

D:老孙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正确答案:D

解析:印象管理定义的关键信息: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
A项,小李有意附和主考官的言论,是为了让考官对自己形成一个好的印象,符合定义。
B项,小赵向老师道歉并解释迟到原因,是为了不给老师留下坏印象,符合定义。
C项,小周每次见客户都戴上帽子,是为了给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符合定义。
D项,老孙努力工作没有体现出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8、【判断推理】社会认同原理是指在周围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时,往往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这种行为模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因此,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与社会认同原理无关的一项是:

A:小悦悦被车辗压后,路过的19人竟无一人主动上前救助

B:某人正遭受匪徒侵害,周围有数百人观看,但都无动于衷

C:某地报道了幼儿园遭袭的消息后,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报道

D:制造商们总是把自己的产品跟当前的文化热潮联系起来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认同原理的定义要点:①周围环境不确定;②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③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④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
A项,路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看到别人不上前帮忙,因此自己也不帮忙,即无意识的以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符合定义。
B项,路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看到别人不上前帮忙,因此自己也不帮忙,即无意识的以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符合定义。
C项,媒体报道不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并非因为某地报道以后,其他地方跟随才出现了类似的报道,不符合定义。
D项,制造商把自己的产品跟当前的文化热潮联系起来,即希望消费者们无意识地跟随热潮购买其商品,实际上是在自己的营销方案中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9、【判断推理】同情:怜悯

A:当然:实际

B:宽恕:饶恕

C:偶然:必然

D:所有:有些

正确答案:B

解析:同情的近义词是怜悯。
A项,当然与实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宽恕的近义词是饶恕,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偶然的反义词是必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所有包含有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热身:比赛

A:消毒:打针

B:播种:收割

C:汇报:请示

D:计划:总结

正确答案:A

解析:比赛前必须先热身,热身是比赛的准备工作。
A项,打针前必须先消毒,消毒是打针的准备工作,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播种并不是收割的准备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汇报未必是请示的准备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计划并不是总结的准备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