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96

发布时间:2023-02-20 8:34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消除:障碍

A:交流:合作

B:解决:问题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B

解析:消除障碍,可以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
A项,交流与合作都是动词,两者是并列关系,不能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解决问题,可以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创新制度,可以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改革与开放都是动词,两者是并列关系,不能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8题

2、【判断推理】助听器:眼镜

A:钢笔:日记

B:轮船:邮轮

C:房屋:别墅

D:冰箱:烤箱

正确答案:D

解析:助听器是听力障碍者的辅助设备,眼镜是视力障碍者的辅助设备。二者均是针对人体感官的辅助设备,为并列关系。
A项,钢笔是写日记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邮轮属于轮船,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别墅属于房屋,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冰箱是一种保存食物的制冷设备,烤箱是一种加热食物的设备。二者均为厨房电器,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

3、【判断推理】地缘文化学是文化学研究中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探讨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地缘文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徽商现象

B:某地农业景观的开发进程

C:城市房价暴涨现象

D:某市大学生创业现象

正确答案:A

解析:地缘文化学的定义要点:①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入手;②探讨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
A项,徽商现象,是从局部地理关系及其引起的差异与因缘关联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符合定义。
B项,农业景观的开发进程,并未体现探讨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不符合定义。
C项,城市房价暴涨现象,并未体现探讨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不符合定义。
D项,大学生创业现象,并未体现局部地理或区域文化,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4、【判断推理】后果:结果:成果

A:反动:反对:反思

B:妄想:遐想:理想

C:信心:信念:信仰

D:思维:思想:思绪

正确答案:B

解析:后果、结果、成果意思相近,后果含贬义,结果为中性词,成果含褒义。
A项,反动、反对、反思三个词的词义完全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妄想、遐想、理想意思相近,妄想含贬义,遐想为中性词,理想含褒义,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信心、信念、信仰意思相近,但信心不含贬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思维、思想、思绪意思相近,但思维不含贬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5、【判断推理】语码转换:指说话人在同一对话过程中使用多种语言或方言进行交流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语码转换的是:

A:约翰先生在中国生活多年,与单位同事交谈时总是坚持用汉语,有时实在不知道怎样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会夹杂三两个英语单词

B:马经理接待来访客户,用普通话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公司的情况。得知客户中有两位陕西老乡后,当即操起陕西话与他们攀谈了几句

C: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陈教授用英语作报告时带了一股浓浓的四川口音,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外国学者几乎都没有听懂他的发言

D:来到留学生宿舍后,班主任方老师询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当他发现一个学生流露出不解的神情时,立刻又用英语解释了一番

正确答案:C

解析:语码转换定义的关键信息:在同一对话过程中,使用多种语言或方言进行交流。
A项,约翰先生与单位同事交谈时使用汉语并夹杂着三两个英语单词,符合定义。
B项,马经理在与客户交谈时使用了普通话与陕西话,符合定义。
C项,陈教授作英语报告带了一股浓浓的四川口音,整个过程中只用了英语一种语言,不符合定义。
D项,班主任在询问留学生生活情况时,使用了汉语和英语,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2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8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8题

6、【判断推理】缇萦救父:孝

A:孔融让梨:义

B:季札还愿:智

C:毛遂自荐:礼

D:尾生抱柱:信

正确答案:D

解析:缇萦救父讲述的是缇萦用她的毅力和勇气,四处奔走,使父亲含冤得雪,体现的是孝。
A项,孔融让梨讲述的是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体现的是礼,而不是义,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季札还愿讲述的是季札出使各国,在徐国与国王徐公结下友谊,季扎见徐公深爱自己的宝剑,心中默许出使回国时将剑赠与徐公。但季扎回来时,徐公竟已经去世了。季扎来到徐公安葬处,将宝剑摆放在墓前。体现的是信,而不是智,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毛遂自荐讲述的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己举荐自己的故事。现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体现的是勇,而不是礼,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尾生抱柱讲述的是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坚守信约。体现的是信,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7、【判断推理】

二氧化碳:珊瑚骨骼:腐蚀

A:

物种灭绝:动物:威胁

B:

天灾人祸:物种:减少

C:

土壤沙化:空气:雾霾

D:

气候变暖:冰川:消融

正确答案:D

解析:

二氧化碳会造成珊瑚骨骼的腐蚀,二氧化碳是珊瑚骨骼被腐蚀的原因,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A项,物种灭绝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威胁后,可能会导致物种灭绝,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天灾人祸可能会造成物种的减少,但天灾、人祸是两方面的原因,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土壤沙化会导致雾霾,雾霾是一种天气情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气候变暖是冰川消融的原因,前后构成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4题

8、【判断推理】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违反有关信用卡管理规定,采取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A:刘某领取长城信用卡后一直多取少存,高额透支10万余元后外逃

B:王某在某宾馆拾到一张万事达信用卡后,以卡主的名义在该宾馆消费5万余元

C:秦某趁邻居不备之际,进入其家中拿走信用卡,并消费5万余元

D:赵某利用工作之便伪造了多张信用卡,并利用这些信用卡进行高额消费

正确答案:C

解析: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要点是:①伪造或作废,②冒用他人信用卡,③恶意透支。A项属于要点③,B项属于要点②,D项属于要点①,都属于信用卡诈骗罪。C项秦某的行为属于盗窃,并没有诈骗公私财物,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国画:油画

A:香蕉:苹果

B:生物:生态

C:青山:森林

D:青年:年轻

正确答案:A

解析:国画和油画是并列关系。
A项,香蕉和苹果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生物是生态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青山上有森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青年可以是年轻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3题

10、【判断推理】春雨:杏花:江南

A:夏荷:烈日:江北

B:秋风:蜡梅:华北

C:秋霜:枯草:塞外

D:冬雪:牡丹:边疆

正确答案:C

解析:春天的江南,春雨下,杏花开,春雨和杏花都是春天江南的代表事物。
A项,夏荷和烈日都是夏天的景象,但不是江北的代表事物。
B项,秋风是秋天的景象,腊梅是冬天的景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秋天的塞外,秋霜降,枯草现,秋霜和枯草都是秋天塞外的代表事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冬雪是冬天的景象,牡丹并不是冬天的景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