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水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时放热,结冰时吸热
B:蒸发时吸热,结冰时放热
C:结冰和蒸发时都吸热
D:结冰和蒸发时都放热
正确答案:B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即蒸发)时,分子间需要克服相互作用的力,因而要吸收能量(即吸热);反之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会放出能量(即放热)。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下列有关双胞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异卵双胞胎的性别不同
B:同卵双胞胎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C:同卵双胞胎染色体数目是异卵双胞胎的一半
D: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而成
正确答案:B
解析:异卵双胞胎可以为同性也可以为异性,A项说法错误。同卵双胞胎即单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他们性别相同。B项说法正确。同卵双胞胎染色体数目和异卵双胞胎的相同,C项说法错误。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卵子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吸入大量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唐三彩由于斑斓的釉色常常被误认为是瓷器,其实它是陶器
C: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
D:海水对光的吸收使得大海呈绿色或蓝色,海水深时是绿色,浅时是蓝色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
B项说法正确,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C项说法正确,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花盘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
D项说法错误,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散射作用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蓝),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绿光的穿透能力强,当它们射入海水后,只有少部分被海水吸收,大部分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悬浮颗粒便向四周反射和散射,这样一来,海水对蓝、绿光吸收得少而反射得多,而且越往海水深处越有更多的蓝光被折回到水面上来。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4、【常识判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阐明了四个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以下关于各个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表述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正确答案:D
解析: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A项表述错误。该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B项表述错误。该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C项表述错误。该决议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D项表述正确。该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诗句内容与传统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寒食节
B:“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节
C:“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节
D:“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元宵节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对应错误。A项中诗句出自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对应的节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B项对应正确。B项中诗句出自唐代元稹的《表夏十首》。这两句诗描写的是粽子,对应的节日是端午节。
C项对应正确。C项中句子出自北宋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对应的节日是中秋节。
D项对应正确。D项中句子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对应的节日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豪放之作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塑造了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D:中国古代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
正确答案:A
解析: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典型代表,只有个别作品具有豪放的特点,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关于常见气体的工业制备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和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制备一氧化碳的原料
B:电解水时制备的氢气体积比氧气体积更大
C:通过低温液化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沼气中的甲烷
D:煅烧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木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CO2=2CO↑。所以木炭和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制备一氧化碳的原料,这也是工业上焦炭纯氧二氧化碳制一氧化碳技术的原理。
B项说法正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体积与氧气体积之比约为2:1,即氢气体积比氧气体积更大。
C项说法正确。低温液化提纯沼气是利用沼气中二氧化碳的液化温度比甲烷的液化温度高的特点,通过调节环境温度使沼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液化,从而使甲烷作为提纯产品排出。
D项说法错误。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在反应时交换基团而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煅烧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而非复分解反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6题
8、【常识判断】下列关于解放战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②孟良崮战役
③中共中央召开西柏坡会议
④林彪、罗荣桓发动辽沈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正确答案:D
解析:1947年初,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5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8月;林彪、罗荣桓发动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西柏坡会议是在1949年3月。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雷击是常见的暴雨天气灾害,常发生在户外活动多的场所,其破坏性是巨大的。下列避免户外雷击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
B: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
C: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
D:尽快躲到大树下避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安全常识。户外遇雷雨天气时,不要站着,应蹲下降低高度,同时两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A选项正确,不选。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因为此时容易漏电,B选项正确。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放在5m外的地方,也不要接打手机,这些都容易导致触电,C选项正确。不要站在大树下,不能用手扶大树,因为这时潮湿的树干已变成了一个引雷装置,D选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景色按春夏秋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正确答案:C
解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山道的景物,由“稻花香”也可知稻花盛开尚未到成熟时期,应为夏季;“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王禹偁的《村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该诗第一句为“马穿山径菊初黄”,从“菊初黄”可知,当时处于初秋,且题干中“棠梨叶落”“荞麦花开”也能推测出当时是秋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贺知章的《咏柳》,诗的后两句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见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描写了高原上白雪皑皑的景象。故按照季节排序应为③①②④,故本题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