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小明、小强和小虎去中国古动物馆参观,在恐龙展区他们就看到一个高大的恐龙骨骸。小强说:“它不是角龙,是甲龙。”小虎说:“它不是甲龙,是角龙。”小明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龙,但是他说:“它不是剑龙,也不是甲龙。”看完标识牌,发现三人的猜测中只有一人的两个判断都对,一人的判断是一对一错,还有一人全错了。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他们看到的恐龙骨骸属于哪种恐龙?
A:角龙
B:甲龙
C:剑龙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小强和小虎的话矛盾,两人的话必有两真两假,所以只能是一个全对,一个全错,则小明的话是一对一错,由此可以推出它是剑龙或甲龙,则它不是角龙,小虎的话全错,小强的话全对,可推出它是甲龙。故答案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
2、【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将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B: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是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C:澳大利亚与美国西部、加拿大等一样存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气候条件
D: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限制,将使得陆地气温持续上升,陆地气温上升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或使得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
A项,说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将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但未提及火灾常态化的原因,以及温室气体对火灾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说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是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没有提及这些气候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不能说明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会使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说明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等存在高温、干燥、少雨和强风的气候条件,但没有提及这些气候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也没有提及美国西部、加拿大的火灾发生情况,不能说明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会使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成为一种常态,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如果不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就会使得陆地气温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解释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森林火灾成为常态之间的关系,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
3、【判断推理】
皈依者狂热是指后来皈依的教众比生于信教家庭的教众(老信徒)更加虔诚或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皈依者狂热的是:
A:
英国的餐桌礼仪来自法国,但后来英国人对餐桌礼仪的讲究程度却远胜于法国
B:
通过多年申请,韩国人小金终于获得美国绿卡,他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像美国人了
C:
老张以前只在超市买东西,今天第一次接触网购,一口气在网上买了几万元的商品
D:
罗恩原籍德国,加入中国国籍后,致力于研究史书典籍,比很多中国人更热爱中国历史
正确答案:C
解析:
皈依者狂热定义的关键信息:后来皈依的教众比生于信教家庭的教众(老信徒)更加虔诚或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
A项,英国的餐桌礼仪来自法国,但后来英国人对餐桌礼仪的讲究程度却远胜于法国人,体现了后来皈依的教众比生于信教家庭的教众(老信徒)更加虔诚,符合定义。
B项,通过多年申请,韩国人小金终于获得美国绿卡,他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像美国人了,体现了后来皈依的教众比生于信教家庭的教众(老信徒)更加虔诚,符合定义。
C项,老张以前只在超市买东西,今天第一次接触网购,一口气在网上买了几万元的商品,没有体现老张后来是否仍然热衷于网购,也没有体现其比以前的网购者更加喜爱网购,不符合定义。
D项,罗恩原籍德国,加入中国国籍后,致力于研究史书典籍,比很多中国人更热爱中国历史,体现了后来皈依的教众比生于信教家庭的教众(老信徒)更加虔诚,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91题
4、【判断推理】在传授式课堂,学生经历的是老师提出问题和解答的过程,不像在翻转式课堂,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答。阻碍学生创新力发展的正是如此机械而无趣的传授式课堂的问题提出模式。
以下哪项是支持上述结论的前提假设?
A:当被允许选择一种课堂模式时,学生会更喜欢翻转式课堂而不是传授式课堂
B:当学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时,他的创新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C: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多样的
D:学生除非进入翻转式课堂,否则其创新力很难获得提高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结论为“阻碍学生创新力发展的正是传授式课堂的问题提出模式”。
A项,学生更喜欢翻转式课堂,但无法说明是传统式课堂还是翻转式课堂的问题提出模式对学生的创新力发展更有益,不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
B项,指出只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其创新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所要寻找的前提,否则如果学生不用主动提出问题,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就不能说明传授式课堂的问题提出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题干结论将不能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论证必须假设的前提。
C项,指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并未说明两种课堂的问题提出模式哪个对学生的创新力发展更有益,不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
D项,除了翻转式课堂,可能还有其他课堂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项过于绝对,不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感觉营销是指企业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利用人们的感受器(眼、耳、鼻、口、指等)对光线、色彩、声音、气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心理舒适与精神满足,从而达到营销目的的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感觉营销的是:
A:
某面包店将新出炉的面包拿给过路群众免费试吃,不少人觉得好吃进店购买
B:
某影院开了一家爆米花店,爆米花飘香四溢,即使是刚用过餐的顾客也觉得十分诱人,会购买一大桶带进放映厅
C:
咖啡店通常光线较暗,并播放曲调舒缓的音乐,这样会给顾客带来一种独立的空间感和自在感,让更多顾客喜欢这里
D:
人们往往倾向于填补图形中缺少的部分,如被遮住的一部分文字或图形等,许多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来鼓励人们参与活动,宣传自己的产品
正确答案:D
解析:
感觉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利用人们的感受器对光线、色彩、声音、气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②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心理舒适与精神满足,从而达到营销目的。
A项,将新出炉的面包拿给过路群众免费试吃,属于利用“口”这一感受器对味道的直接反应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心理舒适与精神满足,符合定义。
B项,爆米花飘香四溢,即使是刚用过餐的顾客也觉得十分诱人,属于利用“鼻”这一感受器对气味的直接反应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心理舒适与精神满足,符合定义。
C项,咖啡店通常光线较暗,并播放曲调舒缓的音乐,这样会给顾客带来一种独立的空间感和自在感,属于利用“眼”和“耳”这两种感受器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心理舒适与精神满足,符合定义。
D项,人们往往倾向于填补图形中缺少的部分,许多公司利用这一点鼓励人们参与活动,宣传自己的产品,并没有利用人们的感受器对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也未体现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心理舒适与精神满足,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05题
6、【判断推理】水稻:植物
A:木耳:银耳
B:香蕉:水果
C:动物:田鼠
D:米饭:面条
正确答案:B
解析:水稻是植物的一种。
A项,木耳和银耳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香蕉是水果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田鼠是动物的一种,但词项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米饭和面条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8题
7、【判断推理】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造设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设施农业?
A:坝上养羊业由传统养羊向科学养羊转变,变传统放牧散养为围栏圈养
B:入春以来,我省北部及山区大部分县农民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点种玉米
C:保定顺平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鲜果
D:我省环首都有关县市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作用,种植蔬菜供应北京市场
正确答案:A
解析:设施农业的定义要点:①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②植物。
A项,围栏圈养明显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设施农业。
B项,用塑料薄膜覆盖点种玉米,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C项,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D项,发挥水利基础设施种植蔬菜,符合设施农业的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8、【判断推理】熟石灰:Ca(OH)2
A:钡餐:BaSO4
B:纯碱:NaHCO3
C:CO2:干冰
D:生石灰:CaCO3
正确答案:A
解析: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H)2。
A项,钡餐的主要成分为是BaSO4,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干冰的化学式是CO2,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前后顺序不一致。
D项,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9、【判断推理】下载:网站:上传
A:购物:商家:退货
B:打工:城市:返乡
C:上学:学校:放学
D:上场:比赛:下场
正确答案:A
解析:下载是从网站上获取数据、信息,上传是将数据、信息传递至网站上。
A项,购物是从商家获得物品,退货是将物品退回至商家处,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去城市打工,从城市返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去学校上学,从学校放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上场和下场分别是比赛前和比赛后的两个程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
10、【判断推理】偷换概念是指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偷换概念的是:
A:这件事情我没有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B: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C:为了加快中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发展很快
D:有西方记者问:“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恩来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正确答案:D
解析:偷换概念定义的关键信息: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
A项,不存在两个概念,不属于偷换概念。
B项,两个“爱人”是同一概念,不属于偷换概念。
C项,将“航天工业发展”当成“国家发展”的原因,属于“因果倒置”。
D项,第一个“马路”是指实际供车、人等行走的道路,第二个“马路”是我国发展道路的简称,是理论上的道路,周总理在两个“马路”之间偷换了概念,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