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小说 之于 作家 相当于 ( ) 之于 ( )
A:银行——员工
B:农民——庄稼
C:厨艺——厨师
D:桌椅——木匠
正确答案:D
解析:作家写小说,小说是作家的劳动成果。
A项,银行有员工,银行是员工的工作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农民种庄稼,庄稼是农民的劳动成果,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不一致。
C项,厨师具备厨艺,但厨师的劳动成果并非厨艺,而是美食,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木匠制作桌椅,桌椅是木匠的劳动成果,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1题
2、【判断推理】小岛国联盟中的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地区,这些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近年来,这些风景优美的小岛国日益被世人所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境外游的首选。在岛国旅游热潮的推动下,这些小岛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
据此,可以推出:
A:小岛国联盟国家都地处热带地区
B:热带地区的国家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C:有些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D:小岛国联盟国家的经济都在高速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①小岛国联盟中的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地区;②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③风景优美的小岛国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境外游的首选;④岛国旅游热潮的推动下,这些小岛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
A项,根据题干信息①可知,小岛国联盟中的一些国家地处热带地区,而不是都地处热带地区,无法推出。
B项,根据题干信息①可知,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不是热带地区的国家,属于偷换概念,无法推出。
C项,根据题干信息②④可知,热带地区的小岛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其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可以推出。
D项,根据题干信息③④可知,风景优美的小岛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而不是全部的小岛国联盟国家,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3题
3、【判断推理】化学反应:指一种或多种物质改变化学组成、性质和特征成为与原来不相同的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变化。
下列变化哪一种不属于化学反应?
A:以石油为原料合成聚乙烯
B:木炭燃烧获取热量
C:葡萄通过发酵等工艺制造成葡萄酒
D:自来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正确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的定义要点:生成与原来不相同的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A项合成聚乙烯、B项燃烧木炭、C项酿造葡萄酒均生成了与原来不相同的物质,属于化学反应。
D项,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并没有生成与原来不相同的物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4、【判断推理】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对比蜂蜜和止咳药物对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蜂蜜不仅具有镇咳作用,还有助于睡眠,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来说,蜂蜜比止咳药更有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据了解,目前许多药店中治疗咳嗽的药物大部分为成人提供,并不适合6岁以下的儿童
B:实验表明,一部分儿童的咳嗽是因肺热引起,一周后就可自行痊愈,并不需要用药
C:研究发现,蜂蜜止咳效果更佳的原因可能是它可以放松受刺激的喉部,并非真正地治疗感染
D:一些1周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食用蜂蜜,因为蜂蜜可能对幼儿的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发小儿腹泻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蜂蜜不仅具有镇咳作用,还有助于睡眠”得出结论“对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来说,蜂蜜比止咳药更有效”。
A项,药店中治疗咳嗽的药物大部分为成人提供,属于无关项。
B项,咳嗽是因肺热引起,没有说止咳药和蜂蜜的作用,也属于无关项。
C项,蜂蜜止咳是由于“放松受刺激的喉部”,并非真正有效,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说的是1周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食用蜂蜜,不能削弱题干。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由于全球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气候呈现升温趋势。但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会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因此,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A:
同树种碳吸收效率提升的情况有差异
B:
树木并非地球上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力
C:
树木死亡后其储存的碳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D:
目前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增量远远超过了树木的吸收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气候变暖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题干结论: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
A项,指出不同树种碳吸收效率提升的情况有差异,并未说明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否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树木不是地球上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力,说明还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其他途径,但并未说明其吸收效率如何,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树木死亡后其储存的碳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并未说明碳被释放后的存在形式,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增量远远超过了树木的吸收能力,说明即使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可以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
6、【判断推理】仪态万方:美丽多姿
A:风度翩翩:富富有余
B:腰缠万贯:富甲一方
C:其貌不扬:荣华富贵
D:仪表堂堂:身无长物
正确答案:B
解析:仪态万方和美丽多姿都形容容貌体态各方面都很美,两者含义相近。
A项,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洒脱、气度不凡,富富有余多指财富,两者含义不同,排除。
B项,腰缠万贯和富甲一方都是形容非常富有,两者含义相近。
C项,其貌不扬指相貌普通,荣华富贵形容有钱有势,两者含义不同,排除。
D项,仪表堂堂形容人外表端正、举止大方,身无长物形容贫穷,两者含义不同,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3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7、【判断推理】有一项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摄取大量维生素C,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摄取维生素C。结果发现,摄取大量维生素C的人比没有摄取维生素C的人对于流感有更强的抵抗力。这一实验表明,维生素C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B:两组被实验者对流感的抵抗力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C:第一组被实验者摄取的维生素C大大超出日常生活摄取的量
D:这项研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做出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维生素C会影响人对流感的抵抗力。要使实验结论可靠,控制除摄取维生素C以外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是必要的。A、B、D三项都能支持结论,但相较而言,B项最能支持题干结论。因为如果两组被实验者对流感的抵抗力在实验前不同,那么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会受到很大的质疑,所以B项最能支持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所有狗是动物,所有猪是动物,因此所有狗是猪。
以下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A:所有猪都是象,有些猫是鸟,所以有些猫是象
B:所有树都是动物,所有熊都是动物,所以所有熊都是树
C:所有鲨鱼都是鸟,所有鸟是政治家,所以所有鲨鱼是政治家
D:所有叔叔是男性,克里斯是叔叔,所以克里斯是男性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此所有A都是C。
A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有些C是D,所以有些C是B。与题干不同。
B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所以所有C都是A。虽然该项的结构与题干略有不同,但都是通过“A、C都是B”而得出A、C之间关系的错误推理,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
C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所以所有A都是C。是正确的推理,与题干不同。
D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0题
9、【判断推理】律师:厨师:职业
A:大学生:中学生:学校
B:博士:硕士:学位
C:作者:记者:学者
D:飞机:飞艇:飞行
正确答案:B
解析:律师和厨师都是一种职业。
A项,大学生和中学生在不同等级的学校上学。
B项,博士和硕士都是一种学位。
C项,作者、记者、学者是并列关系。
D项,飞机和飞艇都能飞行,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10、【判断推理】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
A:沙特阿拉伯:盛产石油
B:中国:人口最多
C:美国:坐在车轮上
D:俄罗斯:世界加油站
正确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一种拟人的说法。
A项,沙特阿拉伯是盛产石油的国家,只是国家及其对应的特点,并没有拟人的说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是国家及其对应的特点,并没有拟人的说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美国被称为“坐在车轮上的国家”,是一种拟人的说法,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拟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