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64

发布时间:2023-02-15 14:35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小张比小李成绩更好,但是,因为小明比小红成绩更好,所以小张比小红成绩更好。
以下除哪项外,都可以作为以上说法成立的一个必要前提?

A:小张和小明成绩同样好

B:小李比小红成绩更好

C:小张比小明成绩更好

D:小明比小张成绩更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前提为“小张>小李”和“小明>小红”,结论为“小张>小红”。
A项,增加“小张=小明”,可得:小张=小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B项,增加“小李>小红”,可得:小张>小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C项,增加“小张>小明”,可得:小张>小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D项,增加“小明>小张”,推不出小张和小红谁的成绩更好,不能使题干说法成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2、【判断推理】工厂:河流:污水处理

A:种子:镰刀:耕地保护

B:汽车:道路:交通治理

C:渔民:海洋:过度捕捞

D:人口:空气:集体供暖

正确答案:B

解析:工厂可能会造成河流污染,需要进行污水处理。
A项,种子、镰刀、耕地保护这三个词项间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汽车可能会造成道路拥堵,需要进行交通治理。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渔民过度捕捞可能会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集体供暖可以会造成空气污染,两者与人口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对太阳系大行星进行了重新定义,结果导致冥王星被排除出太阳系“九大行星”。最近有天文学家指出,由于冥王星运行在太阳系中天体密集的一个特殊区域——柯伊伯带,并且被证明是太阳系中第二复杂、最有趣、比火星更具活力的一颗天体,因此冥王星就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天文学家的结论?

A:冥王星位于太阳系的外圈,非常黯淡,其个头甚至比月球还要小

B:冥王星轨道周边还有其他天体,就连其卫星都有它自身一半大小

C: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基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太阳系大行星必须有的特点之一是清理了轨道周边的其他天体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①冥王星运行在太阳系中天体密集的一个特殊区域——柯伊伯带;②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复杂、最有趣、比火星更具活力的一颗天体。天文学家的结论:冥王星就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
A项,指出冥王星的位置和大小,但没有将冥王星的这些特点与太阳系中其他大行星的特点进行比较,不能质疑天文学家的结论。
B项,指出冥王星的轨道周边还存在其他天体,且冥王星的卫星有冥王星自身的一半大小,但没有将冥王星的这些特点与太阳系中其他大行星的特点进行比较,不能质疑天文学家的结论。
C项,指出太阳系的其他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情况,但没有将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情况与太阳系中其他大行星进行比较,不能质疑天文学家的结论。
D项,指出太阳系大行星必须有的特点之一是清理了轨道周边的其他天体,但是冥王星运行在太阳系中天体密集的一个特殊区域——柯伊伯带,并不符合太阳系大行星的必有特点,可以质疑天文学家的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4、【判断推理】蜡烛:教师

A:明月:思念

B:桃李:学生

C:长寿:松柏

D:高尚:巍峨

正确答案:B

解析:蜡烛比喻教师,桃李比喻学生,且教师和学生是人。C项松柏象征长寿,顺序颠倒。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舆论碰瓷:用出格的言行举止故意挑起事端或争议,以引起舆论关注的逐利行为。

下列属于舆论碰瓷的是:

A:

张教授发现一部新出的著作与自己的专著内容多有雷同,就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接受了一些媒体的专访

B:

蒋某经常对妻子实施家暴,妻子将遭遇向蒋某单位和社区领导作了反映,不料妻子故意将事情闹大,让他没脸做人

C:

沉寂多年的某歌星,最近在娱乐网站不时爆出自己与多人的暧昧关系,引发了圈内外的轩然大波后,突然宣布已准备好重返歌坛

D:

某厂拖欠工人数月工资,工人多次讨要无果,到政府信访部门反映。有关部门准备约谈厂领导,厂长出面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正确答案:C

解析:

舆论碰瓷的定义要点:①用出格的言行举止故意挑起事端或争议;②引起舆论关注;③逐利行为。

A项,张教授因为他人作品与自己作品内容雷同,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符合要点①。

B项,蒋某妻子因为蒋某家暴而将事情闹大,并非为了逐利,不符合要点③。

C项,沉寂多年的某歌星为了复出,而大肆爆料个人隐私,引起圈内外关注,符合定义。

D项,工人讨薪无果后到信访部门反映,并不是用出格的言行故意挑起事端或争议,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5题

6、【判断推理】期末考试过后,四位老师对六年级(1)班的英语课成绩分别做出如下结论:
甲:“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
乙:“英语课代表王萌萌没有及格。”
丙:“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
丁:“有的学生没有及格。”
如果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判断属实的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的话“所有学生没有及格的”和丙的话“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可推出所有学生都及格了,丙的话属实。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7、【判断推理】进展:变化

A:妥协:退让

B:口角:冲突

C:开花:结果

D:喜欢:信任

正确答案:B

解析:进展是一种变化。
A项,妥协和退让为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口角是一种冲突,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开花和结果显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喜欢和信任的关系也与题干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8、【判断推理】

和风细雨:暴风骤雨


A:

年富力强:风烛残年


B:

如沐春风:如履薄冰


C:

耀武扬威:扬眉吐气


D:

雪中送炭:落井下石


正确答案:A

解析:

和风细雨与暴风骤雨是反义关系,二者描述的都是天气的状态。

A项,年富力强与风烛残年是反义关系,二者描述的都是身体的状态,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如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二者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雪中送炭和落井下石是反义关系,但二者描述的是一种行为,而非状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

9、【判断推理】拥挤的居住条件导致的市民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是A城面临的重大问题。因为A城和B城两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相当,所以A城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必定会在B城出现。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未能准确区分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这两个概念

B:未能准确区分一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这两个概念

C:拥挤的居住条件是导致市民健康状况下降的唯一原因

D:忽略了相同的人口密度可以有不同的居住条件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通过对比的方式,得出了A城面临的问题在B城也必定会出现。由于A城和B城两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相当,说明两城的人口密度相当,而结论的前提是A城和B城有同样拥挤的居住条件。事实上,人口密度相当不代表居住条件相当,题干错误地将两者等同,D项反驳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10、【判断推理】只有加大查处、惩罚的力度,对贪腐官员决不姑息手软,才能让官员“不敢腐”;只有在权力运作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才能让官员“不能腐”。但是,如果官员缺乏必要的廉耻之心,单纯依靠制度,那么,他们一定会找到制度的漏洞。相反,如果官员有一定的廉耻之心,那么,即便存在一些制度漏洞,他们也不会有意利用,而是会克制自己,甚至会修补这些漏洞,真正做到“不想腐”。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A:如果官员有一定的廉耻之心,一般不会发现制度的漏洞,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利用,只会去修补它们

B:如果官员有一定的廉耻之心,就会加强自我约束,不会有意利用制度的漏洞,从心里清除腐败的念头

C:如果官员缺乏必要的廉耻之心,只要加大查处、惩罚的力度,决不姑息手软,他们就“不敢腐”

D:如果官员缺乏必要的廉耻之心,只要建立和完善权力运作各个环节的相关制度,他们就“不能腐”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涉及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将其统一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进行表示。题干逻辑关系为:①不敢腐→加大查处、惩罚力度,对贪腐官员绝不姑息手软;②不能腐→在权力运作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③官员缺乏必要的廉耻之心,单纯依靠制度→找到制度的漏洞;④官员有一定的廉耻之心→不会有意利用漏洞,会克制自己。
A项,根据④肯定前件可推出肯定后件,即官员不会有意利用漏洞,但该项中说“不会发现制度的漏洞”不能从题干推出,排除。
B项,根据④肯定前件可推出肯定后件,该项正确。
C项,根据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该项为无效推理,排除。
D项,根据②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该项为无效推理,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