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62

发布时间:2023-02-15 7:40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小张对小李说:“红色象征着热情。我一看到红色就热血沸腾。”小李于是书写了红色两个字,对小张说:“你感觉热血沸腾吗?”
下面句子逻辑表述方法与所给题干一致的是:

A:小张对小李说:“海水咸吗?要不,你去尝尝那两个字,看看有咸味不?”

B:小张对小李说:“你的朋友真是个好人啊,你看,长得就非常漂亮。”

C:小张对小李说:“一年四季都有花盛开,花就如美女一样,人人爱看。”

D:小张对小李说:“这个人真麻烦,一点麻烦都解决不了。”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小张说的“红色”和小李写的“红色”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
A项,前者“海水”和后者书写的“海水”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一致。
B项,没有涉及同一个词的不同含义,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不一致。
C项,把花比喻成美女,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不一致。
D项,两个“麻烦”虽然概念不同,但不是偷换概念,而是一词多义,与题干逻辑表述方法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2、【判断推理】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来自英、意、日、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恰好相聚在某个车厢中。他们每人除了会说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旅客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
(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
(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意大利语交谈。
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A:日语

B:德语

C:英语

D:意大利语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和丙不能交谈,需要通过乙翻译,又已知乙、丙、丁三人不能同时交流,所以可以推出同时会说一种语言的三个人是甲、乙、丁。根据条件(1)可知,乙不会英语;根据条件(2)可知丁不会日语;根据条件(2)和(4)可知,甲不会意大利语,故三个人都会的语言是德语。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7题

3、【判断推理】甲、乙、丙三个球,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一个是黄色。丙比黄色球大,甲和蓝色球不一样大,蓝色球比丙小。
据此,可以推出:

A:甲是红色,乙是蓝色,丙是黄色

B:甲是蓝色,乙是黄色,丙是红色

C:甲是黄色,乙是红色,丙是蓝色

D:甲是黄色,乙是蓝色,丙是红色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甲和蓝色球不一样大”和“蓝色球比丙小”可知蓝色球只能是乙。由“丙比黄色球大”可知丙是红色球,则甲是黄色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8题

4、【判断推理】医疗意外是指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诊断治疗过程中,虽然是按照常规操作,并未违反有关法规及医疗操作的常规规定,但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完备和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出现了原来预想不到或者无法拒绝的特殊情况,并导致了不良的后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医疗意外的是:

A:老王因病毒性肝炎入院治疗,在治疗期间又患病毒性感冒,使肝炎加重,医院向老王的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

B:小刘注射了某种消炎药后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但按照有关规定注射该消炎药前无须进行试敏

C:老李因胃癌入院进行胃部切除手术,在手术期间老李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D:护士小周送药时将两位病人的药物弄混,未料其中一位病人因药物与其病症相冲而病情加重

正确答案:D

解析:医疗意外的定义要点:①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诊断治疗过程中,按照常规操作,并未违反有关法规及医疗操作的常规规定;②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完备和疾病本身的复杂性;③出现了原来预想不到或者无法拒绝的特殊情况,并导致了不良的后果。
A项,老王患病毒性肝炎,在治疗期间又患病毒性感冒,使肝炎加重、病危,不良后果是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的,符合所有要点,排除。
B项,小刘注射某种无须试敏的消炎药后发生过敏反应,医务人员确实是按照规定操作,过敏反应是对疾病认识不完备导致的,符合所有要点,排除。
C项,老李在胃部切除手术期间突发心肌梗死亡,不良后果是对疾病认识不完备和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的,符合所有要点,排除。
D项,小周送药时将两位病人的药物弄混违反了常规规定,不符合要点①,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5、【判断推理】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的现象不属于城市病的具体表现?

A:就业压力增大

B:市民住房紧张

C:市民出行交通拥堵

D:城市经济实力下降

正确答案:D

解析:城市病的具体表现: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A项“就业压力增大”、B项“市民住房紧张”、C项“出行交通拥堵”都是人口过于集中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属于城市病的具体表现。而D项“经济实力下降”并非人口过于集中而引发的,不属于城市病的具体表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6、【判断推理】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进对方履行义务。
以下行使了不安抗辩权的一项是:

A:甲乙公司约定由甲公司在5个月内分批向乙公司供货,乙公司在10个月内每月付款10万元。甲公司货物供应完毕后,乙公司声称甲公司货物不合格,拒绝支付余下货款

B:甲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某日双方同时交租金并交付房屋。但时间到时,发现乙方房屋还被占用,甲方遂拒绝支付租金

C:某公司与演员甲签订演出合同,该公司应在规定日期预付演出劳务费5万元。后甲因车祸受伤住院治疗,该公司告知甲暂不支付该笔劳务费

D:老汪向某公司定制了一套设备,合同生效还未开始设计生产时就支付了5万元全款。后老汪因经营的公司倒闭,不再需要该设备,遂请求解除合同

正确答案:C

解析:不安抗辩权的定义要点:①有先后履行顺序;②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③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合同履行。
A项,乙公司不是先履行的一方,不符合要点②。
B项,双方是同时交租金并交付房屋,不符合要点①。
C项,公司为先履行方,甲为后履行方,甲因车祸住院,公司确定有确切证据表明甲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公司有权终止合同履行的权利,暂不支付其劳务费,符合定义。
D项,老汪为先履行方,老汪不再需要该设备,是先履行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7、【判断推理】审判:旁听

A:抢险救灾:善后处理

B:演出:观众

C:宏观调控:财政政策

D:开会:学习

正确答案:D

解析:审判过程中可以有人旁听。
A项,抢险救灾后需要善后处理,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演出有观众观看,但观众是名词,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宏观调控中有财政政策,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开会过程中可以有人学习,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8、【判断推理】据调查,某地90%以上有过迷路经历的司机都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这表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能有效防止司机迷路。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A:很多老司机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很少迷路

B: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对防止迷路没有多大作用

C:当地目前只有不足10%的汽车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

D: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司机,90%以上经常使用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能有效防止司机迷路。题干要找最能削弱论证的一项,即要从调查无法推出结论入手。
A项,说的是没有安装的情况,无法说明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话能否防止司机迷路,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B项,直接说明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并不能防止迷路,削弱了题干的结论,保留。
C项,指出只有不足10%的汽车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说明调查的样本很少,不足以推出结论,削弱了题干的论证关系,削弱力度比B项更强。
D项,使用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与该系统能否防止迷路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下列属于社会流动的是:
①一名在四川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去西双版纳旅游。
②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志担任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
③一名蹬三轮车的工人被招进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④一名工人为节省上班途中时间调换到另一单位工作。
⑤张某结婚后迁居另一座城市。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流动的定义要点:①社会结构空间中;②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①去旅游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不属于社会流动。
②央视主持人去丽江担任副市长、③三轮车工人去高校攻读硕士、④工人调换到另一个工作单位都符合定义,属于社会流动。
⑤是地理区域的转移,没有发生地位的移动,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10、【判断推理】电影《星际穿越》里面讲到了五维空间,五维空间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出生后碰到的事件的所有可能以及所有可能的选择创造出的不同人生所形成的所有的封闭圆环。包含了无数个这种不同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的人生的封闭圆环组成了五维空间。
以下最能质疑五维空间存在的是:

A:电影《星际穿越》是科幻作品

B:空间也具有时间的一维性

C:人生不能重来

D:科学家未发现五维空间的存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结论:包含了无数个这种不同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的人生的封闭圆环组成了五维空间。
A项,指出该电影是科幻作品,但科幻作品也可能反映现实,不能据此说明五维空间不存在,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空间具有时间的一维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选择只能有一个,而不是多维的,因此不存在五维空间,质疑了题干结论。
C项,五维空间并非人生重来,而是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结果组成的封闭圆环,因此该项与题干无关,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D项,指出科学家未发现五维空间的存在,但未发现不代表不存在,属于诉诸无知,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