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44

发布时间:2023-02-12 15:57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心理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或自己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暗示的是:

A:望梅止渴

B:杯弓蛇影

C:草木皆兵

D:知己知彼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理暗示定义的要点:①用含蓄、间接的方式;②使他人或自己接受示意或听从示意。
A项,接受前方有梅子的示意而止渴,属于心理暗示。
B项,接受杯子里弓箭的倒影是蛇的示意,属于心理暗示。
C项,接受草木是敌军的示意,符合心理暗示的定义。
D项,了解自己和对方,“了解”不是示意,“了解”的目的也不是使人接受或听从示意,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9题

2、【判断推理】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三是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是:

A:张某因为生意上与王某有过节,张某和他的司机两人商议后,一起将王某杀害并弃尸

B:一犯罪团伙让一些不到10岁的小孩子在夜市里趁机偷盗

C:李某把偷来的手机当做礼物送给女朋友,女朋友不知情

D:一歹徒在行凶杀人过程中,旁观者没有制止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共同犯罪的三个要件。B项十岁小孩子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不符合要件一;C项李某的女友并不知情,不具备犯罪故意和犯罪行为,不符合要件二和要件三;D项旁观者没有制止,但也没有参与犯罪,不符合要件三。A项张某和司机两人商议,具备共同的犯罪故意,且二人共同将王某杀害,符合全部要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机交流已经成为现实,这其中的关键是脑机接口技术。所谓脑机接口,就是连接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系统,可让大脑直接和计算机沟通。脑机接口可以从大脑传递信息到计算机,又可以从计算机传递信息进入大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应用不属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是:

A:某游戏玩家的大脑植入一部装置,通过该装置用意念控制机械手,端起杯子喝茶

B:某游戏玩家佩戴一套义肢设备,经过多次练习,凭着坚强意志力,实现独立行走

C:某游戏玩家佩戴一种脸部饰品,饰品根据佩戴者的情绪变化做出相应的指示运作

D:某游戏玩家戴上一套高科技耳机,集中注意力,通过精神控制小球飞越各种障碍

正确答案:B

解析:脑机接口技术定义的关键信息:让大脑直接和计算机沟通。  
A项,用意念控制机械手,端起杯子喝茶,属于大脑直接和计算机沟通,符合定义。  
B项,佩戴义肢设备实现行走,是依靠意志力,不属于大脑直接和计算机沟通,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饰品根据佩戴者情绪变化作出相应动作,属于大脑直接和计算机沟通,符合定义。  
D项,通过精神控制小球躲避障碍,属于大脑直接和计算机沟通,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85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0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5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3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0题

4、【判断推理】乐队:听众:音乐

A:酒店:游客:食宿

B:电视剧:儿童:故事

C:俱乐部:会员:车辆

D:工会:权益:员工

正确答案:A

解析:乐队为听众演奏音乐。
A项,酒店为游客提供食宿,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不能说电视剧为儿童提供故事,句子不通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俱乐部为会员提供服务,但与车辆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工会保护员工的权益,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5、【判断推理】相比于化工“污染地”、重金属“污染地”,化肥、农药、农膜带来的农地污染并没有那么触目惊心,但却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些受污染严重的土地,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农膜为例,由于塑料残余物在自然条件下可在土壤中残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降解,这些废膜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养分转移。
根据以上表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往往量不大、面不广、易发现、持续时间不长
②农膜残留通过阻碍土壤的水分补给和养分转移对农地产生影响
③农膜残留是当前农地“批量污染”中最为突出和严重的
④农地污染不能因其隐蔽性强等特点而在治理土地污染中被人们忽视
⑤化工和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比农地污染更为严重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⑤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是说农地污染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特点题干没有提及,故①错。由题干最后一句可知②正确。题干只是以农膜为例,无法知道农膜残留是否是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故③错。题干说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可知④正确。题干没有对比化工、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带来的农地污染的程度,故⑤错。对比选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8题,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60题

6、【判断推理】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因此,聚合思维对于从众多可能性的结果中迅速做出判断,得出结论是最重要的。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聚合思维的是:

A: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C:甲>丙,甲<乙,乙>丙,乙<丁,其结果必然是丙<丁

D:巴金的《灯》由“眼前的灯”到“回忆的灯”再到“联想的灯”,最后归结为“灯光是不会灭的”

正确答案:C

解析:聚合思维的定义要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
A项,是一个问句,并没有探求出正确答案,不符合定义。
B项,浮想联翩,并没有探求出正确答案,不符合定义。
C项,根据多个条件推出“丙<丁”的结论,即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符合定义。
D项,由“眼前的灯”到“回忆的灯”再到“联想的灯”,体现的是一个联想的过程,属于发散思维,并未从不同来源探求正确答案,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有形损耗:无形损耗

A:中国哲学:西方哲学

B:蒸馏酒:葡萄酒

C: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D:有色金属:稀有金属

正确答案:C

解析: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都是矛盾关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8、【判断推理】大学校长:教授

A:编剧:诗人

B:白洋淀:衡水湖

C:市长:市政府

D:刑警:消防队员

正确答案:A

解析:大学校长和教授之间是交叉关系。
A项,编剧和诗人之间也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白洋淀和衡水湖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市长在市政府任职,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刑警和消防队员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9、【判断推理】某位经营者投入巨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市区和机场的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比原来市区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路程短且路况好。当然,这条私营高速公路是要收费的。运行一段时间后,经营者发现车流量比预期的要少得多,这条期望中的“招财路”并没有立即招财。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最不可能造成上述结果?

A:人们宁可多花时间也不愿支付额外的“过路费”

B:绝大多数去机场的人还不知道新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

C:金融危机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外出坐飞机的人减少

D:与在一般公路上开车相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更具危险性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指出新修的高速公路虽然比原来市区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路程短且路况好,但是车流量比预期的少且没有立即招财。
A项人们不愿支付过路费、B项人们还不知道新高速路开通、C项坐飞机的人减少,去机场的人也减少,这三项都解释了出现题干结果的原因。
D项,由于原来的公路就是高速公路,故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93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3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3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

10、【判断推理】欠税:指纳税人因故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欠税者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欠税款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所欠税款的滞纳金。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情况属于欠税的一项是:

A:方利平开有一食品服务小商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账征收。当有大笔买卖时,他就将发票撕下来,将存根联和客户联单独填写数字,客户联按实际发生金额填写,而存根联上一般填写很小的数值

B:某电脑公司在出售个人家用电脑时,如果是私人买电脑,他们就给买主开一张自己印的收据;当买主是某单位或集体时,就开一张正式的发票

C:李霖是一外地来的民工,在给别人打了两年工的基础上,他发现目前装修房屋是个消费热点,于是他就联合了几个民工成立了一个装修队,哪里有人要装修房屋就到哪里干。由于他们是流动的,税务和工商部门很难对他们进行管理,没有办法让他们交纳税款

D:某先生在一次有奖活动中运气非常好,一下中了头奖,奖品是奥迪牌小轿车一辆,他将小汽车以30万元人民币卖掉了,并将售车的款项全部存入了个人的账户

正确答案:C

解析:欠税定义的关键信息:因故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A项,更改票据是恶意逃税的行为,并非不按时缴税,不符合定义。
B项,只开收据不开发票是恶意逃税的行为,并非不按时缴税,不符合定义。
C项,流动着给别人装修,税务和工商部门很难管理,属于因故未按时缴税,符合定义。
D项,将售车的款项全部存在个人账户,并未说明未缴纳税款,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