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心理会计是指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且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一套或隐或显的心理账户系统,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心理会计现象的是:
A:整日忧心忡忡的小李将自己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人寿保险
B:小陈已经攒够购买相机的钱,但他一定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再买相机
C:小王在两家不同银行都有储蓄卡,但他总是去离家更近的银行取款
D:小刘因公司奖励出游某地感觉不错,后来自费重游此地却感觉不佳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会计的定义要点:①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加以编码分类;②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A项,将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保险,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陈已经有了买相机的钱,但还是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后再买,即在心里把现在的钱和奖金进行了划分和分类,现在钱已经足够但不买,符合定义。
C项,小王去银行取款,不涉及心理会计,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两次旅游没有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账户,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8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4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2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
2、【判断推理】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A: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不为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戒烟成功;②老李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A项,题干未涉及老李请朋友监督自己戒烟,无法推出。
B项,老李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肯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肯定后件,即老李必须戒烟成功,可以推出。
C项,题干中未涉及不明智选择和戒烟不成功之间的关系,无法推出。
D项,身体不好⇒吸烟,与题干信息无关,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3、【判断推理】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正确答案:B
解析:白醋可以消毒,但消毒不是白醋的主要功能。
A项,热水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加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汽油可以去渍,但去渍不是汽油的主要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白糖的主要功能就是调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人参的主要功能就是滋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6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1题
4、【判断推理】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进对方履行义务。
以下行使了不安抗辩权的一项是:
A:甲乙公司约定由甲公司在5个月内分批向乙公司供货,乙公司在10个月内每月付款10万元。甲公司货物供应完毕后,乙公司声称甲公司货物不合格,拒绝支付余下货款
B:甲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某日双方同时交租金并交付房屋。但时间到时,发现乙方房屋还被占用,甲方遂拒绝支付租金
C:某公司与演员甲签订演出合同,该公司应在规定日期预付演出劳务费5万元。后甲因车祸受伤住院治疗,该公司告知甲暂不支付该笔劳务费
D:老汪向某公司定制了一套设备,合同生效还未开始设计生产时就支付了5万元全款。后老汪因经营的公司倒闭,不再需要该设备,遂请求解除合同
正确答案:C
解析:不安抗辩权的定义要点:①有先后履行顺序;②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③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合同履行。
A项,乙公司不是先履行的一方,不符合要点②。
B项,双方是同时交租金并交付房屋,不符合要点①。
C项,公司为先履行方,甲为后履行方,甲因车祸住院,公司确定有确切证据表明甲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公司有权终止合同履行的权利,暂不支付其劳务费,符合定义。
D项,老汪为先履行方,老汪不再需要该设备,是先履行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5、【判断推理】拖鞋:皮鞋:场合
A:茶水:咖啡:爱好
B:川菜:凉菜:味道
C:跑步:踢球:体力
D:药物:手术:病情
正确答案:D
解析:拖鞋和皮鞋都是鞋子,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穿着。
A项,茶水和咖啡都是饮品,根据爱好的不同选择喝茶水或咖啡。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川菜和凉菜都是菜肴,但并非根据味道的不同选择吃川菜或凉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跑步和踢球都是运动,但并非根据体力的不同选择跑步或踢球。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药物和手术都是治疗方式,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对比A、D两项,A项的爱好具有个人主观性,而题干的场合和D项的病情都是客观情况,因此D项与题干关系更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6、【判断推理】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法,当患者面前出现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刺激物时,引导患者放松,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该刺激物产生病理性反应。它包括快速脱敏法和接触脱敏法等。前者是治疗者陪伴病人置身于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病人不再紧张为止。后者是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要治疗一名特别害怕蛇的孩子,下列治疗方法中属于接触脱敏法的是:
A:带孩子去室内蛇类养殖场,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看多了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B: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后,再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
C:录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视频放给孩子看
D: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发孩子开心的情绪,逐渐减少对蛇的恐惧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接触脱敏法的定义,发现其关键信息为“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A项,带孩子去养殖场,观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没有体现出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且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说明达到了克服恐惧的目的,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让孩子反复观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没有说明孩子是否克服了恐惧,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没有体现出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9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4题
7、【判断推理】蝴蝶:蟋蟀
A:桑葚:鲜花
B:海棠:海参
C:鹦鹉:海鸥
D:恒星:太阳
正确答案:C
解析:蝴蝶和蟋蟀都是昆虫。
A项,桑葚是水果的一种,与鲜花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海棠是植物的一种,海参是动物的一种,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鹦鹉和海鸥都是鸟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太阳是恒星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8、【判断推理】发泄:指通过激烈的情绪表达而使情绪稳定的一种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发泄的行为是:
A:甲得知自己彩票中奖后,一路高歌、手舞足蹈
B:小兰受到家长的批评后,将布艺小狗的耳朵扯下
C:甲在就餐时与餐馆发生争执,肢体冲突中高喊:“打人了!救命!”
D:小丁高考落榜后,蒙头大睡三日,不吃不喝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不是情绪表达,而是在冲突中的呼叫,不属于发泄;A、B、D项都是通过激烈的情绪表达而使情绪稳定,属于发泄。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阴晴圆缺:月亮
A:潮涨潮落:海洋
B:天高云淡:金秋
C:暮鼓晨钟:时光
D:稍纵即逝:机会
正确答案:A
解析: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周期性变化。
A项,海洋有潮涨潮落的周期性变化,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天高云淡不是金秋的周期性变化,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晨钟暮鼓不是时光的周期性变化,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稍纵即逝形容机会难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88题
10、【判断推理】中心路径说服是指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外周路径说服是指采用熟悉易懂的表述或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中心路径说服的是:
A:杂志上的计算机广告详细列出了产品的特点及价格信息
B:啤酒广告总是将啤酒与聚会等轻松热闹的场景联系在一起
C:理财推广员告诫客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D:耳机厂商把产品赠送给球星,并让他们戴着耳机出现在大众面前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心路径说服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
A项,广告通过详细的产品特点及价格信息来说服消费者,即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符合定义。
B项,将啤酒与聚会等轻松热闹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即采用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C项,理财推广员告诫客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采用熟悉易懂的表述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D项,耳机厂商让球星戴着耳机出现在大众面前,即采用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