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129

发布时间:2023-02-10 7:11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报业进入(       )的关键时期。

A:改革

B:转型

C:发展

D:突围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句意可知,括号处所填词语应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转型”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海军舰艇中的军辅船是大洋上的“粮草官”,虽不具备强大作战能力,却直接关系着远洋保障。但是,目前中国仅有四艘综合补给舰在海军服役,维持日益________的远洋训练、护航和演习,显得有些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顾此失彼

B:繁重 捉襟见肘

C:复杂 无能为力

D:艰苦 苦不堪言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此处强调的是训练、护航、演习任务之多。“漫长”指长得看不见尽头的(时间、道路等);“艰苦”指艰难困苦。二者均未体现任务多之意,排除A、D。“繁重”指(工作、任务)多而重,“复杂”指多而杂。B、C两项符合句意。
第二空,由“仅有四艘”可知,此处表达的是综合补给舰数量少,应付诸多任务忙不过来,显得很吃力。“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穷于应付,顾此失彼;“无能为力”指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捉襟见肘”更能表达数量少导致的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的顾此失彼的状态,排除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1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1题

3、【言语理解】科学回避个人化的东西,这种倾向常常被归结为科学家所应具备的________。科学家们深知,要探寻自然界的原因和结果,就必须________个人的感觉及经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客观 吸取

B:冷静 排除

C:理性 借助

D:自信 忽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回避个人化的东西”可知,第一空填“自信”不恰当,排除D。
第二空,分析可知,“必须________个人的感觉及经验”应与“回避个人化的东西”构成对应,“吸取”“借助”均不合句意,排除A、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2500多年过去了,如今摆在你面前的是________了的城堡旧址,暗淡了的刀光剑影,________了的舟踪桨声和远去了的鼓角筝鸣,一腔思古之幽情迸然而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淹没 消失

B:淹没 消逝

C:湮没 消失

D:湮没 消逝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显然“城堡旧址”与“湮没”搭配更合适,排除A、B。
第二空,“消失”与“消逝”意思相近,但“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久地失去了或很快地失去了。而“消逝”更侧重过程,强调慢慢地逝去,逐渐地减少,且含有惋惜之意。句中“暗淡了”“远去了”表达出的是一种渐变的过程,“思古之幽情”体现了作者对逝去的历史的惋惜之情,选“消逝”更契合句子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阿里路在道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怪异的化石牙齿,非常兴奋,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哪种动物的。

B:书的封面上栩栩如生地印着青铜制品,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C:一家加工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中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D:中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不搞扩军备战,致力于维护本地区和全世界和平。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中“化石牙齿”语序不当,应为“牙齿化石”;“却始终认不出是属于那种动物的”,“是”缺主语。B项“上面”指代不明,是指“书的封面上面”还是“青铜制品上面”不明确。C项“大量减产和绝产”,连词“和”使用不当,因为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应改为“大量减产甚至绝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隋唐时期的三彩陶器,标志着彩釉陶器的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襟怀宽广的大唐盛世,借鉴了中亚、南亚诸国的金银器造型及工艺,丰富了中国壶具的型制与装饰语言。长沙窑的盘口壶、广口壶,还有更具代表性的执壶等名声显赫的中国陶瓷,则通过陆上、海上两条途径实现了西至阿拉伯与欧洲、非洲,东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的商品与文化输出,并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唐代文化艺术交流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B:陶器发展的历程闪现着文化交流的光辉

C:唐代陶器吸收国外工艺并向全世界输出

D:陶制壶具的输出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唐三彩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唐代陶器借鉴了中亚、南亚诸国的金银器造型及工艺,丰富了中国壶具的型制与装饰语言。然后介绍了长沙窑的盘口壶、广口壶等中国陶器,通过陆上、海上两条途径对其他国家进行了商品与文化输出。由此可知,文段论述了中国陶器对他国文化的吸收和文化的输出,即文化交流。只有B项体现了这种相互的文化交流,当选。
A项脱离“陶器”这一关键词。C项局限于“唐代陶器”,文段说的是“中国陶器”。D项只体现了文化的输出,没有体现对他国文化的吸收。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

7、【言语理解】时间是大自然的产物,节气展现的则是农耕文明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便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极大肯定。先民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安排农业活动,敬天顺时,依农得时,从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所谓“认识一个民族,其实就是认识它如何使用时间”,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时间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含义。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问天地运行与造化万物,更鲜活地展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从自然中推演人文,在人文中回归自然,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这段文字的主旨为:

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实践中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成果

B: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中华文化的肯定

C: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

D: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就要先认识二十四节气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节气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智慧,接着说明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其文化内涵的肯定,后文强调节气犹如包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密码,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哲学之本。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论述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A项论述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未涉及其意义,排除;
B项,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偏离文段主旨,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8、【言语理解】心理学家让94名大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法庭实验,对一起案件进行审理。不过在开庭前,一半学生受到了正面情绪的熏陶,心情愉悦;另一半则心态适中。结果两组学生审理案件的结论大为不同,后者做出的判断更符合事实。过于快乐的情绪往往容易让人陷入固定模式,更急于做出判断,其中夹杂着复杂的其他因素,从而在判断时出现偏差。而人在情绪低落时,更注重细节,也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人们往往以更系统化的方式进行思考。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情绪会影响执法的公正性

B:情绪会对系统化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C:过多正面情绪会使人的判断出现偏差

D:大学生的认知判断能力还未达到成熟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一个实验说明过于快乐的情绪容易让人急于做出判断,导致偏差,而人在情绪低落时,更注重细节,做出的判断更符合事实。C项表述符合文意,当选。
A、D两项明显错误,排除。B项是迷惑项,文段只说明了人在情绪低落时往往更能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思考。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

9、【言语理解】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人权保障立法和司法方面的诸多进步难以普惠于所有的甚至是大多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而出现了二元失衡的现象。由于律师可以利用法律知识、诉讼经验等资源优势,引导案件处理向有利于其当事人的方向发展,其提出的有关自首、立功等辩护意见的采信率较高,因而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比没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有条件和可能享受到诉讼法治进步所带来的“制度红利”,获得更多从宽处理乃至无罪释放的机会。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法律援助难以惠及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法律援助缺失可能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的实现

C:辩护律师的帮助使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宽大处理

D: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源优势应在庭审中充分发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指出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立法和司法进步难以惠及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文通过论述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进行具体说明。B项是首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由“法律援助不足……难以普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知,A项本身表述错误,排除。
C项,“使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宽大处理”是具体论证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源优势”非文段讨论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

10、【言语理解】在读屏时代,从倡导多读多写汉字的角度,“汉字听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过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比如,比赛偏重冷僻字词,参赛小选手们只能强化记忆,在比赛中展示了“中国式教育”。就连汉字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也认为,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8000多个,这个数量实在有点太多了。联想到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歇过的汉字繁简之争以及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推出,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在日渐深入,民众的母语水平和学习母语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

A:新时期的汉字听写比赛应该适度适当导向正确

B:读屏时代的汉字听写加快语言教育改革的步伐

C:汉字听写数量过多会引发民众提笔忘字的忧虑

D:中国式教育与强化记忆是语文教育的必要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汉字听写”比赛虽能倡导多读多写汉字,却不应过度;然后对比赛中存在的偏重冷僻字词倾向进行了批判,说明这会使得参赛选手过于强化记忆;后文用“大家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在日渐加深”则是进一步强调“汉字听写”比赛要发挥好导向作用。故文段主要强调的是汉字听写既要适度又能发挥导向作用,A项正确。
B、C两项强加因果,无法推出;D项脱离了汉字听写比赛不应过度的话题,且文段对中国式教育和强化记忆持否定态度,“必要手段”无法推出。排除B、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6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2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