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127

发布时间:2023-02-10 0:36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报业进入(       )的关键时期。

A:改革

B:转型

C:发展

D:突围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句意可知,括号处所填词语应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转型”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通过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正确答案:C

解析:找到“是很有趣味的”的主语,概括其意思即是对“趣味”的解释。其主语为“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所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________的。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________的工匠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马行空 按部就班

B:稍纵即逝 循规蹈矩

C:自由自在 循序渐进

D:标新立异 熟能生巧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或者说”可知,填入词语应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相对应,“稍纵即逝”“标新立异”明显不合要求,排除B、D。
第二空,“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循序渐进”指按照次序有步骤地逐渐提高或发展。与“制定一个框架”“工匠活”相对应,用“按部就班”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

4、【言语理解】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健全的市场机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功夫,目前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纠正要素价格扭曲现象,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构性变化。
对上述文字的中心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B:价格机制是调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C:健全的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D: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强调了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接着指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及方法。故文段强调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即A。
B、C、D三项概括均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5、【言语理解】近年来,支付科技发展迅猛,特别是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也开始被用于金融创新。比如,俗称“刷脸”的人脸识别技术,易用性、普适性较强,目前已在身份核查、刷脸取款、刷脸支付等金融场景中得到应用。未来,包括指纹、人脸、声纹、静脉、虹膜等多种识别方式,将越来越多进入金融领域。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金融领域成为生物识别技术创新的“试验区”

B:金融科技创新对个人隐私保护形成新的威胁

C: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可谓应用前景广阔

D:支付科技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无现金社会”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开始被应用于金融创新,然后以“刷脸”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最后预测未来将有更多生物识别方式进入金融领域。由此可知,文段围绕“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展开,C项表述与此相符。
B、D两项均未提及“生物识别技术”,排除。A项的“试验区”表述不恰当,文段不是描述生物识别技术的试验过程,而是把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具体应用于金融领域,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8题,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5题

6、【言语理解】①其中包括他们的肤色、相貌、身材、线条、姿态、气质、风度等许多方面
  ②这样的美,才是广大女性更加向往、追求和渴望的
  ③真正的女性美,应该是结实、精干、肌肉强健,富有区别于男子的特有曲线美
  ④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都倾向于认为:现代女性人体美,绝不是苗条、柔软、纤细
  ⑤当代青年人心目中美的典型,已不再是一个或一种人,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模式
  ⑥既不失女性的妩媚,又足以承担生活竞争的压力,担当起社会责任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⑥③②④①

B:⑤④⑥②①③   

C:⑤①④③⑥②

D:②⑤①③④⑥

正确答案:C

解析:首先,通读六个句子,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个描写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美的语段,而从各种美中又着重谈了女性美,属于总—分结构。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六个句子中,⑤是总起句应为首句,根据⑤句内容“多层次、多因素”,可以推出接下来是①句。接下来谈女性美,同样需要一个领起句,④句承启恰当。根据④句内容“绝不是……”接下来就应点明是什么,③句“应该是……”符合题意,为了表达的通顺⑥应在③后,②句“这样的美”承接前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或许,作为一个翻译,一个以在两种语言之间搬运信息为职业的人,最无奈的事情,不是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而是发现大多数生活在单语体系中的人,看不见那条鸿沟的存在,看不见翻译者为了沟通所做的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挣扎。或许有的人从未意识到,萌发于一片有限的特定土地上的语言,有时是无力为异域事物命名的。
作者意在通过这段文字强调:

A: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

B:不同语言有时无法一一对译

C:人们往往无法认同翻译的辛苦

D:翻译工作很难得到人们认同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翻译最无奈的事情是大多数生活在单语体系的人看不到语言鸿沟的存在和翻译的努力。然后进一步说明,人们没有意识到不同语言有时是无法对应翻译的。故文段说明的是翻译的鸿沟——翻译有时不能完全对应。
由“不是……而是……”的句式可知,A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说的是人们没有看到翻译的努力,并非“无法认同翻译的辛苦”“不认同翻译工作”,排除C、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题

8、【言语理解】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食物链的文化链。它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人类文化实质是一种动态的生命体

B:人类文化的聚集类似于生态的系统

C:人类文化本身就像一个生态系统

D:人类文化相互关联组成动态网络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把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比作动态生命体,然后指出这些文化又组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发挥着各自的作用。D项既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又表明这一文化网络的动态性,故D项对文段概括最恰当。A项未体现“关联性”,概括不全面。文段表达的是人类文化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B、C两项“生态系统”的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对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残酷统治怀有深深的愤慨的人们,往往把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为后人描述了一段科学上惨淡苍白的历史。事实上,这样的描述也不为过。然而人类总是要进步,无论多么黑暗的时代,它能禁锢人的手足,却无法阻止人们的实践;它能砍下人的头颅,却无法取消人们的思考。
这段话显示在欧洲中世纪:

A:

科学发展一片空白

B:

人们完全无法思考

C:

科学仍然有所发展

D:

每天都是漫漫长夜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先说,人们把欧洲中世纪说成是漫漫长夜和科学的空白时期,这并不为过。接着用“然而”引出意在说明的重点:即使在宗教神学残酷的统治下,也阻止不了人们的实践、人们的思考。即在这样黑暗的时代,科学仍然有所发展。A、B、D三项均与此观点相悖。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8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4题

10、【言语理解】文学经典对于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一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艺术性和审美化的创造,集中表现了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和道德理想,成为维系民族内部成员集体记忆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创造,其中呈现的美学风格和艺术魅力也成为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徽章和文化标志,是最易辨识的文化品牌。正是由于文学经典拥有巨大的价值主导力、文化吸引力和审美感召力,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将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学经典作为构建民族价值认同、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文学经典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想

B:文学经典的传承和弘扬应成为国家的文化战略

C:文学经典对民族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文学经典对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然后从两方面对此进行论述;末句进一步说明正是由于文学经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将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学经典作为重大战略。故文段强调的是文学经典应成为国家的文化战略,B项表述与此相符。
A、D两项分别属于文学经典作用的一方面,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仅涉及文段前半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