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新疆:江苏:苏州
A:北京:南京:长江
B:航天:航天器:航天员
C:云南:安徽:合肥
D:山东:辽宁:青岛
正确答案:C
解析:新疆和江苏是并列关系,苏州和江苏是从属关系。C项云南和安徽是并列关系,而合肥和安徽是从属关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千万不能向宇宙透露我们地球的位置,否则就会被外星毁灭。但是,早在《三体》出版之前的1974年,人类就向距离地球超过2.2万光年的武仙座星团发送了一段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主动向宇宙宣告了自身的存在。这个编号为M13的武仙座星团拥有数十万颗恒星。科学家认为,恒星周围一般会伴有行星,但恒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体,行星上却可能有。深信黑暗森林理论的人不禁为人类这一鲁莽举动感到担心,认为人类的美好期望有可能会迎来残酷的现实。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A: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发现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
B:类地行星也并不罕见,平均每5颗恒星就有1颗
C:恒星密集分布的武仙座星团内不存在任何行星系统
D:即使武仙座星团文明收到信号也要在2.2万年以后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恒星上不存在生命体、行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体和黑暗森林理论,得出人类向武仙座星团发射无线电信号,可能会造成地球被外星文明毁灭的结论。
A项,迄今为止人类没有发现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不意味着外星生命不存在,属于诉诸无知,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类地行星不罕见,武仙座星团极有可能拥有大量类地行星,增大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加强了题干结论。
C项,武仙座星团中不存在行星系统,而恒星不可能存在生命体,从根本上排除了武仙座星团中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在2.2万年之后能够收到信号,不能排除武仙座星团中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地球仍可能会受黑暗森林理论的影响,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8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8题
3、【判断推理】信息焦虑:指人们在过量信息包围下因为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而产生的厌倦、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
下列属于信息焦虑的是:
A:小敏热衷于娱乐八卦,她时刻关注微博更新,看到手机上的未读信息就忍不住想去点击,每天用于浏览信息的时间远远超过她自己的工作时间
B:在开发商那里登记过购房意向后,闵先生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电话和信息,卖房的、装修的、投资的、理财的、贷款的,让他不胜其烦
C:小谢沉迷于网络游戏,一玩就是一通宵,白天上课总想着游戏,久而久之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D:小李在外文数据库查资料,每输入一个关键词就跳出几十篇相关论文,因英语欠佳,没法筛选,完全不知道哪些才是自己真正要用的,感觉精神马上就要崩溃了
正确答案:D
解析:信息焦虑的定义要点:①被过量信息包围;②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③产生负面情绪。
A项,小敏浏览信息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未体现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小敏也并未产生负面情绪,不符合要点②③。
B项,闵先生厌烦的原因是接到了过多的电话,而非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谢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精神状态萎靡,身体条件差,并未体现被过量信息包围,也并未体现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小李被外文数据库庞大的论文信息包围,因英语欠佳难以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产生了负面情绪,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9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3题
4、【判断推理】偷换概念:逻辑谬误
A:山谷风:海陆风
B: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C:三角形:四边形
D:蔗糖溶解:物理变化
正确答案:D
解析:偷换概念是逻辑谬误中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
A项,山谷风和海陆风是以风的形成方式为划分标准而命名的,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问卷调查是调查方法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但词项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三角形和四边形是平面图形中的两种图形,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蔗糖溶解是物理变化中的一种,二者属于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已有研究表明,大脑的功能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先天盲人执行语句理解任务时对其大脑视觉区进行扫描。如果大脑视觉皮层区拥有语言处理能力,那么在接触语言信息时,将会表现出与经典大脑语言区的相同敏感性。结果发现,大脑视觉区对句子结构和词义表现敏感。研究人员认为,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可以处理语言。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研究显示,先天盲人在执行阅读盲文的任务时,左侧视觉皮层有活跃现象
B:语言中枢发挥正常功能的条件下,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由于没有获得视觉功能,会形成其他功能
C:如果在人的生命早期实施手术,比如将其神经与大脑视觉皮层连接,视觉皮层将处理声音信息
D:人类大脑视觉皮层的不同部位在发育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功能,左视觉区的一部分获得了语言处理功能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要解释的现象: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可以处理语言。
A项,指出先天盲人在阅读盲文时左侧视觉皮层有活跃现象,并未解释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为何能够处理语言,排除。
B项,指出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由于未能获得视觉功能而形成了其他功能,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现象,当选。
C项,指出通过手术可以使人的视觉皮层处理声音信息,但题干并未说明先天盲人经历过这种手术,无法解释这些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为何能够处理语言,排除。
D项,指出人类大脑视觉皮层左视觉区的一部分获得了语言处理功能,但题干并未提及“左视觉区”,且该项不能体现题干中“大脑的功能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说法,解释力度不如B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旅行:交通
A:生活:工作
B:吃饭:食物
C:睡觉:休息
D:病愈:康复
正确答案:B
解析:旅行离不开交通。
A项,生活中不一定非要有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吃饭离不开食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睡觉是休息的一种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康复不是病愈的必要条件,两者是近义词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7、【判断推理】人们把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习惯,把盲目跟从习惯和思维惯性而做出的反应导致失败结果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毛毛虫效应的是:
A:部分股民信奉买涨不买跌,结果却是经常被套牢
B:小王认为法不责众,就和同事们执行了错误命令
C:小张把头发染成流行色,结果越看越觉得不好看
D:怕事的小李和其他同学,在小明作弊时保持沉默
正确答案:D
解析:毛毛虫效应的定义要点:①跟随习惯和思维惯性;②做出导致失败的结果。
A项,部分股民跟随思维惯性买涨不买跌,导致失败的结果(被套牢),符合定义。
B项,小王跟随思维惯性认为法不责众,导致失败的结果(执行了错误命令),符合定义。
C项,小张盲目追赶潮流,将头发染成流行色,导致失败的结果(越看越觉得不好看),符合定义。
D项,小李并非盲目跟从习惯和思维惯性,而是因为怕事才保持沉默,没有体现要点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6题
8、【判断推理】延迟满足是指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成功做到延迟满足的是:
A:陈某酷爱网络游戏,又担心玩游戏耽误学习,因此忍痛割爱,放弃网络游戏
B:小丽为了减肥,拒绝各种高能量美食的诱惑,最终减肥成功
C:张某很想休假去旅游,但还是坚持忙完手头的项目,把一年的假期攒到最后一块休
D:爸爸告诉小明,如果他能等十五分钟不吃掉眼前的一颗糖果,就会有第二颗糖奖励给他
正确答案:C
解析:延迟满足的定义要点:将目前需要的满足自愿延缓。
A项,放弃网络游戏,并非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不符合定义。
B项,拒绝美食的诱惑,是直接放弃,并非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不符合定义。
C项,坚持忙完手头的项目再休假,是将目前需要的满足自愿延缓,符合定义。
D项,是爸爸对小明的承诺,并非小明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且最终小明是否能做到爸爸的要求也不明确,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9、【判断推理】树根:根雕
A:陶土:瓷器
B:纸张:剪纸
C:水泥:砚台
D:竹子:竹排
正确答案:B
解析:制作根雕需要用树根。
A项,陶土是制作陶器的原料,不是瓷器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制作剪纸需要用纸张,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砚台是石头、水晶或者竹子等做成的,并非水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竹子可以做成竹排,但竹排不是艺术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
10、【判断推理】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A:中医诊断时所观察的舌苔
B:野外行路时人所使用的指南针
C:十字路口指示用的红绿灯
D:搜救犬救人时所闻的人体气味
正确答案:C
解析:符号的定义要点:①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②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
A项,舌苔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B项,指南针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C项,红绿灯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交通规则的标志物,并通过视觉来显示意义,符合定义。
D项,人体气味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2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