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25

发布时间:2023-02-09 15:49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媒体的是:

A:具有接收新闻功能的3G手机

B:地铁站台上的大屏幕电视

C:改版后的《都市娱乐报》采用了新的印刷技术,文字和图片更为清晰

D:广场上采用高科技手段的科普展览

正确答案:A

解析:新媒体的定义要点:①新的技术支撑;②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A项,3G是新技术,在手机上接受新闻属于新媒体。
B项,大屏幕电视属于电视媒体,不符合要点②。
C项,《都市娱乐报》属于报刊,不符合要点②。
D项,科普展览属于户外媒体,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2、【判断推理】研究表明,近1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显著的增温趋势,这似乎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矛盾。但温度变化是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两部分造成的,对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既要考虑气候系统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更要量化人类活动造成的辐射温度的作用。事实上,动力温度在近15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
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气候系统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冷却”了大气温度

B: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均增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C:气温稳定取决于动力温度与辐射温度的相同变化

D:动力气候降温不显著造成了15年前的全球变暖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动力温度在近15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可知A项正确,而C项错误。
根据题干,全球平均气温增温与否是由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决定的,动力温度降温,辐射温度增温也有可能引起全球平均气温增温的趋势,故B项说法错误。
D项,为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3、【判断推理】潮:涨:落

A:花:蕊:瓣

B:草:荣:枯

C:心:悲:喜

D:水:沸:冰

正确答案:B

解析:潮水有涨有落,一涨一落是一个周期。
A项,花蕊和花瓣是花的组成部分。
B项,草木有荣有枯,一荣一枯是一个周期。
C项,悲和喜是心的两种状态,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水有沸点和冰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价格竞争:企业根据市场情况,通过价格的提高、维持或降低等方式,或针对竞争者的情况采取定价、调价等措施来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方式。
下列不属于价格竞争的是:

A:某品牌服装元旦期间在各大商场专柜优惠销售旧款羽绒服

B:某地厂商雇佣销售员,在闹市派发宣传单及纪念品吸引客户

C:某品牌汽车推出新款,同系列旧款汽车大幅降价

D:某保险公司针对私家车用户的增加,推出一次性购买的小额折扣保险业务

正确答案:B

解析:价格竞争的定义要点:通过价格的提高、维持或降低等方式。
A项,优惠销售旧款羽绒服,是通过价格的降低来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符合定义。
B项,派发宣传单及纪念品,并未通过价格的提高、维持或降低等方式,不符合定义。
C项,同系列旧款汽车大幅降价,是通过价格的降低来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符合定义。
D项,推出折扣保险业务,是通过价格的降低来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谶纬之学即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之学本身并不是科学的,但受现实条件的局限,常被人们利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利用了谶纬之学的是:

A:大泽乡起义前,吴广在深夜模仿狐狸的声音大喊“大楚兴,陈胜王”

B:汉武帝在位期间拓西域,逼匈奴,史学家们将“武”字巧妙地诠释为“止戈为武”,以此来称赞他为华夏赢得平稳发展时间的历史功绩

C:国外一些不法分子编写预言某时某地将发生地质灾难的藏头诗并发布在网络,以达到扰乱民心的效果

D:某位老人在家中财物被盗之后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老李,老李看了老人手相后表示他还有大难,需要破财才能化解

正确答案:A

解析:谶纬之学的定义要点:①一种不是科学的政治预言;②常被人们利用。
A项,吴广在深夜模仿狐狸的声音大喊“大楚兴,陈胜王”,属于对未来的政治预言,这句话由“狐狸”喊出是不科学的,但受当时现实条件的局限,被陈胜、吴广所利用,符合定义。
B项,史学家对汉武帝历史功绩的称赞,并不是政治预言,不符合要点①。
C项,不法分子的散播灾害谣言,不是政治预言,不符合要点①。
D项,看了老人手相后表示他还有大难,需要破财才能化解,属于算命,不是政治预言,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6、【判断推理】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经法院宣告失踪一年后仍毫无音信,其个人财产可以视为遗产

B:张某去世后,其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并非都是张某的遗产

C:赵某病危时对家人说钱某欠自己的万余元赌债可作为自己的遗产

D:王某因工伤死亡,其死亡补助金可作为遗产进行分配

正确答案:B

解析:遗产的特征:①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②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③合法财产。
A项,李某失踪一年后仍毫无音信,无法判断其是否死亡,不符合特征①,排除。
B项,张某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不是张某的个人财产,不符合特征②,所以并非都是张某的遗产,当选。
C项,钱某欠赵某的万余元赌债不是合法财产,不符合特征③,排除。
D项,王某因工伤死亡后的死亡补助金,不是王某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不符合特征①,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7、【判断推理】微突发事件:指发生在小范围的一个事件,经当事人或他人在网络等传媒上披露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
下列不属于微突发事件的是:

A:某官员在参加一工程剪彩活动时,其佩戴名贵手表的照片被网友发到微博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B:2010年5月,某大学生上传一段动画片时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给力”一词旋即风靡网络;当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

C:2012年底,乞丐周某在某商场附近举着失物招领牌子,寻找钱包失主。路人俞某发现后,拍下一张照片并发到微博上。该微博被迅速转发,大家都对周某的行为表示赞赏

D: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顺利实现起降,引发世界各大媒体热议

正确答案:D

解析:微突发事件定义的关键信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一个事件,在网络上披露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A项,某官员参加一工程剪彩活动,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而佩戴名表的照片在网络上披露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符合定义。
B项,“给力”一词最初出现在某学生上传的视频中,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而经过他人在网络上的传播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符合定义。
C项,周某在某商场附近寻找钱包失主,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而照片在网上披露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符合定义。
D项,是我国军事方面的重大成就,并非小范围内的事件,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9题,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4题

8、【判断推理】有学者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并不是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文化产品的低俗化是由文化产品市场化导致的,因为市场的逐利性会导致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忽视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从而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文化产品市场化发展必然会引起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B:一些没有实行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国家,并不存在文化产品低俗化的问题

C: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决定因素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

D: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均以文化产品市场化为导向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市场的逐利性会导致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忽视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从而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题干结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并不是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文化产品的低俗化是由文化产品市场化导致的。
A项,指出文化产品市场化发展会引起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B项,指出一些没有实行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国家不存在文化产品低俗化的问题,从反面说明文化产品市场化是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可以加强题干论证。
C项,指出文化产品市场化是由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决定的,说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才是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可以削弱题干论证。
D项,指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均是以文化产品市场化为导向的,说明文化产品市场化起决定性作用,可以加强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4题

9、【判断推理】历程:回顾

A:聚会:参与

B:实力:增强

C:活力:展现

D:速度:加快

正确答案:C

解析:历程指经历过的事,回顾历程无法改变历程。
A项,参与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聚会,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增强实力,实力发生改变,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活力指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展现活力无法改变活力,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加快速度,速度发生了改变,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10、【判断推理】恐慌:地震

A:税收:差距

B:落后:封闭

C:天灾:人祸

D:自卑:歧视

正确答案:B

解析:地震引起恐慌。
A项,差距并非产生税收的原因,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封闭导致落后,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天灾和人祸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受到歧视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与题干关系略有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