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21

发布时间:2023-02-09 0:01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信号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耳膜

A:手机 神经

B:电线 录音

C:天线 声波

D:网络 音乐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手机可以发射或接收信号,耳膜和神经没有类似的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信号和电线没有必然联系,录音和耳膜也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天线可以接收信号,耳膜可以接收声波。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网络可以传输信号,耳膜可以接收音乐的声波,而非接收音乐。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绿色运输的是:

A:进口的水果、零食和日用品,航空运输且市内全程冷链配送,由多级经销商逐级分销

B:电商对同一区域进行集约化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尽量减少货流和空载率

C:某快递公司引入拥有更高燃油效率和更大载货量的新机型,耗油更省,飞行更远

D:某地的物流运输全面使用可再生燃料和混合动力技术,还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

正确答案:A

解析:绿色运输的定义要点:①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②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A项,进口的水果等产品由航空运输且市内全程冷链配送,由多级经销商逐级分销,其中全程冷链配送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不符合要点①,全程冷链配送日用品,说明其并未“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并未“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符合要点②。
B项,集约化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尽量减少货流和空载率,体现了“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符合定义。
C项,快递公司引入拥有更高燃油效率和更大载货量的新机型,耗油更省,飞行更远,体现了“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符合定义。
D项,物流运输全面使用可再生燃料和混合动力技术,体现了“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2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7题

3、【判断推理】荷花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地瓜

A:荷叶 红薯

B:池塘 土地

C:莲藕 中药

D:芙蕖 甘薯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荷叶是荷花的组成部分,红薯与地瓜是全同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荷花开在池塘里,地瓜长在土地里,但词项位置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莲藕是荷花的根部,为组成关系;地瓜属于中药,为种属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芙蕖是荷花的别称,甘薯是地瓜的别称,均为全同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3题

4、【判断推理】树根:根雕:工艺品

A:纸张:风筝:春天

B:黏土:唐三彩:古董

C:消费:借贷:信用

D:泥沙:混凝土:建筑

正确答案:B

解析:树根经过加工可以制成根雕,根雕是一种工艺品。
A项,纸张经过加工可以制成风筝,风筝不是春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黏土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古董,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借贷的钱可以用来消费,借贷需要信用支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泥沙经过加工可以制成混凝土,混凝土不是建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5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6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5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0题

5、【判断推理】组织学习,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围绕信息或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组织学习的是:

A:我国某大型国企派人学习科技课程

B:李明为了晋升去参加周末管理课程

C:某外企工作团队节假日去三亚度假

D:某集团组织新进员工开展户外拓展

正确答案:A

解析:组织学习的定义要点:①由组织发起的;②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③围绕信息或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A项,国企属于“组织”,派人学习科技课程属于“围绕信息或知识技能所采取的行动”,符合定义。
B项,李明是自己参加的课程,而非组织发起的,不符合要点①。
C项,企业组织团队度假,不符合要点②③。
D项,集团组织新员工开展户外拓展,不符合要点②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6、【判断推理】上市:停牌:退市

A:水洗:熨烫:干洗

B:写书:出书:编纂

C:听题:抢答:得分

D:谱曲:演唱:伴舞

正确答案:C

解析:先上市,再停牌,最后退市,三者存在顺承关系。  
A项,水洗和干洗是不同的洗涤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水洗或干洗之后进行熨烫,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编纂应在出书之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先听题,再抢答,最后得分,三者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演唱与伴舞可以同时发生,二者不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9题

7、【判断推理】稻谷:大米

A:核桃:桃酥

B:棉花:棉籽

C:西瓜:瓜子

D:花生:花生酱

正确答案:B

解析:稻谷经过碾压可以得到大米。
A项,核桃要制成桃酥需要经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并非简单的碾压可以获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棉花经过碾压可以得到棉籽,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西瓜经过碾压不能得到瓜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花生要制成花生酱需要经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并非简单的碾压可以获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教育机构,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参观博物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参观博物馆时都喜欢听讲解,但是所有喜欢听讲解的孩子都喜欢参观博物馆。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所有喜欢参观博物馆的孩子都喜欢听讲解

B:不喜欢听讲解的孩子也不喜欢参观博物馆

C: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欢参观博物馆

D:有的孩子在参观博物馆时不喜欢听讲解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根据所有喜欢听讲解的孩子都喜欢参观博物馆,由“所有A都是B”进行换位推理只能推出“有的B是A”,而不能推出“所有B都是A”,该项错误。
B项,根据所有喜欢听讲解的孩子都喜欢参观博物馆,即喜欢听讲解→喜欢参观博物馆,该项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为无效推理,错误。
C项,根据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参观博物馆,即有的孩子不喜欢参观博物馆,根据“有的不”不能推出“所有不”,该项错误。
D项,根据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参观博物馆时都喜欢听讲解,即有的孩子在参观博物馆时不喜欢听讲解,该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9题

9、【判断推理】某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均呈下滑趋势。该公司拟采取裁员政策,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不合格的员工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如何确定哪一位员工是不合格的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一个在同一岗位上工作超过5年的员工可能比一个刚刚转岗进入新岗位的员工的工作效率高。但是一直在原岗位工作的员工可能不如转岗后依然可以完成岗位工作的员工的综合素质强。
由此可以推出:

A:该公司为扭转业绩而实行裁员政策是不可取的

B:该公司应通过调动员工岗位来扭转业绩

C:该公司应通过员工的在岗时间来评定该员工的工作能力

D:该公司还没有找到扭转公司业绩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公司想要通过裁员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以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但是并不能确定哪个是不合格的员工,因此这一措施并不能有效实施,可以推出D项。
由题干只能推出不能确定员工是否合格,并不能推出实行裁员的政策是否可取,A项不能推出。
B项,调动员工岗位题干未提及,不能推出。
C项,“通过员工在岗时间来评定工作能力”与题干内容不符,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10、【判断推理】归谬法是指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从而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的论证手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归谬法的是:

A:有个病人对住院处的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我很穷。”“没有人能帮助您吗?”“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好,您就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以后把账单寄给我姐夫就行了。”

B:甲向乙解释:“我演奏的是高雅的流行乐曲。”乙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雅的吗?”甲听了很是吃惊:“不高雅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乙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雅的了?”

C:某人坚决反对杀生,他劝告人们说:“你如果在世时杀了一头猪,来生就要变成一头猪;你在世时杀了一头牛,来生就要变成一头牛。”这时一个听众说:“那不如去杀人吧。”

D: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作品,对钱钟书很仰慕,非要见他,在电话中钱钟书对该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就够了,何必非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正确答案:D

解析:归谬法的定义要点是:先假定错误命题为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从而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A、B、C三项均符合定义;D项钱钟书通过类比的方式直接否定了记者的观点,不符合定义。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7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