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19

发布时间:2023-02-08 15:26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信号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耳膜

A:手机 神经

B:电线 录音

C:天线 声波

D:网络 音乐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手机可以发射或接收信号,耳膜和神经没有类似的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信号和电线没有必然联系,录音和耳膜也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天线可以接收信号,耳膜可以接收声波。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网络可以传输信号,耳膜可以接收音乐的声波,而非接收音乐。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一家有限公司的股东会成员共有15人,每个股东所持表决权相等,按照公司章程约定,股东会的一般决议需要过半数股东同意方可通过,一旦股东之间形成8人或8人以上的小团体,那其余股东的表决权实际上已经处于无效的状态,假设15个股东之间因为彼此利益关系结成了人数分别为5、5、3、2的4个小团体,此时每个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不尽相同。
由此可以推出:

A:人数为5、5、3的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上相等,而人数为2的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效果则为0

B:人数为5、5、3的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上相等,而人数为2的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效果为2

C:若15个人结成3个小团体,则每个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相等

D:是否结成小团体不影响股东会进行表决,每个股东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效果仍然相等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于一旦股东之间形成8人或8人以上的小团体,那么其余的表决权实际上已经处于无效的状态。
A项,人数为5、5、3的三个小团体中任意两个结合都能胜过另一个小团体,而人数为2的小团体并不能改变这种局势,因此人数为5、5、3的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上相等,而人数为2的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实际效果则为0,正确。
B项,由上述分析可知该项错误。
C项,15个人结成3个小团体,并未指明3个小团体各有多少人,因此每个小团体所持有的表决权未必相等,错误。
D项,明显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3、【判断推理】服务型公关:指为获取社会公众的了解和好评,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实惠服务的公共关系活动。 下列属于服务型公关的是:

A:某冰箱生产企业定期向客户发送食品贮存、保鲜新信息

B:某公司借助墙报和公司网站定期公布产品研发销售情况

C:某帐篷生产企业及时向某地震灾区捐助了数百顶帐篷

D:某著名品牌的消费者自建一个交流使用体验的QQ群

正确答案:A

解析:服务型公关的定义要点是: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实惠服务。A项符合定义;B、C两项的提供对象并非是消费者,不符合定义;D项是消费者自建而非企业提供,也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0题

4、【判断推理】天下雨:地上湿

A:满18岁:有选举权

B:开花:结果

C:地上不湿:天没下雨

D:摩擦:生热

正确答案:C

解析: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
A项,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开花不一定结果,两者不构成充分条件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地上不湿是天没下雨的充分条件,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摩擦不一定生热,摩擦包括动摩擦和静摩擦,静摩擦不生热,因此两者不构成充分条件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5、【判断推理】复活节岛是位于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在报道中,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常作为一个警世故事,讲述人类肆意采伐棕榈树林,致使肥沃的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岛中食物短缺,文明自此衰落。然而近日有专家提出,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大约公元1200年,岛上居民开始砍伐棕榈树,用于建造木船,运送大型石质雕像

B:考古发现,当岛上最后的树木(棕榈树)被砍伐之后,仍有大量原住居民生活着,其农业耕作的水平没有下降

C: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就已经开始,岛屿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

D:1772年荷兰殖民者开始登陆复活节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奴役,那时岛上的土著人口是4000人,到1875年时仅有200人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观点: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
A项,并不能说明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无法支持专家观点,排除。
B项,指出棕榈树被砍伐后农耕水平并没有下降,即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棕榈树的砍伐,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观点。
C项,并没有说明复活节岛文明衰落的原因,无法支持专家观点,排除。
D项,说明文明的衰落可能与外来殖民者有关,但也不能否认与树木砍伐的关系,不能支持专家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2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4题

6、【判断推理】华光高科技公司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有小张、小李、小王、小赵、小钱等5人入围。从学历看,这5人中2人为硕士,3人为博士;从年龄看,这5人中有3人小于30岁,2人大于30岁。已知,小张、小王属于相同的年龄段,而小赵、小钱属于不同的年龄段;小李与小钱的学位相同,小王和小赵的学位不同。最后,只有一位年龄大于30岁的硕士应聘成功。
据此,可以推出应聘成功者是:

A:小张

B:小王

C:小赵

D:小钱

正确答案:C

解析:由“3人小于30岁,2人大于30岁”、“小张、小王属于相同年龄段,小赵、小钱属于不同年龄段”可知小张、小王小于30岁,小李大于30岁;同理可推出,小李、小钱为博士,小张为硕士。最后是年龄大于30岁的硕士应聘成功,排除小张、小王、小李、小钱,只剩下小赵。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7、【判断推理】铁路:火车:乘客

A:车间:机器:工人

B:旅馆:房间:宾客

C:田地:庄稼:农民

D:海洋:潜艇:士兵

正确答案:D

解析:火车在铁路上行驶,乘客乘坐在火车里。
A项,机器在车间里,工人操作机器,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房间是旅馆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庄稼长在田地里,为农民所种,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潜艇在海洋里行驶,士兵乘坐在潜艇里,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55题

8、【判断推理】张女士特别爱美,多年来喜欢在冬天穿裙子以显示她婀娜多姿的身材。从去年冬天起,每到阴冷天,她都感觉到膝关节疼痛。后经医生诊断,她得了关节炎。于是张女士认为,阴冷天穿得少是导致关节炎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张女士的观点?

A:日本一些年轻女士喜欢冬天穿裙子,却并没有因为阴冷天穿得少而患上关节炎

B: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导致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劳损、感染或创伤,阴冷天穿得少关节炎易发作

C:张女士的姐姐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多年来也喜欢在冬天穿裙子,但没得关节炎

D:阴冷天穿得多的人群中也有很多得了关节炎,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

正确答案:B

解析:张女士的观点:阴冷天穿得少是导致关节炎的原因。
A项,指出日本一些年轻女士阴冷天穿得少但并没有患上关节炎,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不具有代表性,属于特殊反例,质疑的力度较弱,排除。
B项,说明了得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劳损、感染或创伤,并非阴冷天穿得少导致的,即阴冷天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另有他因,有力地质疑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张女士的姐姐阴冷天穿得少但并没有患上关节炎,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不具有代表性,属于特殊反例,质疑的力度较弱,排除。
D项,说的是阴冷天穿得多的人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关节炎到底是不是阴冷天穿得少导致的,无法质疑题干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9、【判断推理】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下列情况中,成为社会问题的是:
①甲型流感在今年秋冬季的大面积爆发问题。
②城市某社区业主与物管的纠纷问题。
③农村的养老问题。
④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就业问题。
⑤城镇、农村的贫困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④⑤

D: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问题的定义要点:①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②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
①甲型流感大面积爆发符合定义要点①②,属于社会问题。
②所涉及的情况诉诸法律即可,不需要运用社会群体力量,不符合要点②。
③农村的养老问题、④就业问题、⑤贫困问题都符合定义要点,属于社会问题。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10、【判断推理】某市多年来一直存在人才外流的现象,但自从大学城搬迁到该市后,出现了名校毕业生在该市就业难的现象,因此,有人认为该市就业难是大学城搬迁带来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周围其他市依旧存在人才外流现象

B:本市的企业在2年内增长了3倍

C:本市大学城搬迁前也存在就业难的现象

D:本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该市就业难是大学城搬迁带来的。论据:某市多年来一直存在人才外流的现象,但自从大学城搬迁到该市后,出现了名校毕业生在该市就业难的现象。
A项,其他城市人才外流与该市就业难的现象无必然联系,属于无关项。
B项,企业在2年内增长了3倍,应该是就业岗位更多的,但却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说明可能是大学城搬迁至此增加了就业人数造成的,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结论。
C项,本市大学城搬迁前也存在就业难的现象,说明就业难的现象不是由于大学搬迁造成的,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本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与该市就业难现象无必然联系,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