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信息焦虑:指人们在过量信息包围下因为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而产生的厌倦、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
下列属于信息焦虑的是:
A:小敏热衷于娱乐八卦,她时刻关注微博更新,看到手机上的未读信息就忍不住想去点击,每天用于浏览信息的时间远远超过她自己的工作时间
B:在开发商那里登记过购房意向后,闵先生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电话和信息,卖房的、装修的、投资的、理财的、贷款的,让他不胜其烦
C:小谢沉迷于网络游戏,一玩就是一通宵,白天上课总想着游戏,久而久之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D:小李在外文数据库查资料,每输入一个关键词就跳出几十篇相关论文,因英语欠佳,没法筛选,完全不知道哪些才是自己真正要用的,感觉精神马上就要崩溃了
正确答案:D
解析:信息焦虑的定义要点:①被过量信息包围;②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③产生负面情绪。
A项,小敏浏览信息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未体现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小敏也并未产生负面情绪,不符合要点②③。
B项,闵先生厌烦的原因是接到了过多的电话,而非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谢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精神状态萎靡,身体条件差,并未体现被过量信息包围,也并未体现难以获取、处理、利用所需信息,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小李被外文数据库庞大的论文信息包围,因英语欠佳难以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产生了负面情绪,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9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3题
2、【判断推理】近日,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正常饮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苦瓜水提取物,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这是由于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能够降低血糖。有人据此认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吃苦瓜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苦瓜含糖量低,对血糖的影响小
B:日常食用的苦瓜中,苦瓜水提取物含量极少
C:苦瓜水提取物可能会导致血清总蛋白轻微降低
D:苦瓜水提取物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无显著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根据Ⅱ型糖尿病小鼠在食用苦瓜水提取物后血糖降低,得出“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吃苦瓜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这一结论。
A项,“对血糖的影响小”无法说明多吃苦瓜不能降低血糖水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日常食用的苦瓜中,苦瓜水提取物含量极少,说明Ⅱ型糖尿病患者并不能靠多吃苦瓜降低血糖水平,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血清总蛋白轻微降低”无法说明多吃苦瓜不能降低血糖水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无显著影响”不代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没有作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1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2题
3、【判断推理】分析 对于 ( ) 相当于 消除 对于 ( )
A:阐述 革新
B:差距 贫富
C:解决 创新
D:问题 弊端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分析之后进行阐述,消除和革新关系不同。
B项,显然不存在对应关系。
C项,分析和解决是并列关系,消除和创新与其关系不同。
D项,分析问题,消除弊端,均为动宾关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9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
4、【判断推理】液体都能够流动。水能够流动,所以水是液体。
以下与上述推理在结构上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A:哲学家都爱思考。李教授是哲学家,所以他爱思考
B: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蛇不是哺乳类动物,所以蛇不是恒温动物
C:平板电脑都有触摸屏。手机有触摸屏,所以手机是平板电脑
D:工作态度端正就能取得好的业绩。小刘取得好业绩,所以他工作态度端正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
A项,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是A,所以C是B。
B项,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非A,所以C非B。
C项,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
D项,推理结构为:A→B,C是B,所以C是A。(虽然全称直言命题也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形式,但是D项形式上就是假言命题,与题干不同。)
综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学习:进步
A:
改革:发展
B:
开花:收获
C:
心平:气和
D:
跑步:健身
正确答案:A
解析:
通过学习,获得进步。
A项,通过改革,获得发展,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开花与收获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心平气和指思想或精神平静,心平和气和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
6、【判断推理】谜语有多种猜法。比较法是将字形、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溯源法是追溯谜面的来源及其与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拟物法是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
①谜面:枕头。要求打一成语。谜底:置之脑后
②谜面:桃花潭水深千尺。要求打一成语。谜底:无与伦比
③谜面: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要求打一字。谜底:夕
关于①②③谜语的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溯源法,②比较法,③拟物法
B:①溯源法,②拟物法,③比较法
C:①比较法,②溯源法,③拟物法
D:①拟物法,②溯源法,③比较法
正确答案:D
解析:比较法定义的关键信息:将字形、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溯源法定义的关键信息:追溯谜面的来源及其与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拟物法定义的关键信息: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
①枕头是放在脑袋后面的物体,“置之脑后”指放在脑袋后边去了,放在一边不再想起。属于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符合拟物法的定义。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原句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谜底“无与伦比”是通过分析谜面的来源及其与原出处的上下关联得出,符合溯源法的定义。
③“加一笔不好”,“夕”加一笔是“歹”,“加一倍不少”,“夕”加一倍是“多”。符合将字形、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符合比较法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114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15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110题
7、【判断推理】( ) 对于 绿茶 相当于 音乐 对于 ( )
A:龙井 浪漫
B:早春 娱乐
C:咖啡 绘画
D:健康 情操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龙井是一种绿茶,音乐会带来浪漫,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早春与绿茶无明显逻辑,音乐是娱乐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咖啡与绿茶是并列关系,音乐与绘画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D项,喝绿茶有助于健康,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
8、【判断推理】
由于全球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气候呈现升温趋势。但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会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因此,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A:
同树种碳吸收效率提升的情况有差异
B:
树木并非地球上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力
C:
树木死亡后其储存的碳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D:
目前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增量远远超过了树木的吸收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气候变暖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题干结论: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
A项,指出不同树种碳吸收效率提升的情况有差异,并未说明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否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树木不是地球上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力,说明还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其他途径,但并未说明其吸收效率如何,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树木死亡后其储存的碳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并未说明碳被释放后的存在形式,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增量远远超过了树木的吸收能力,说明即使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可以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
9、【判断推理】光线:折射:水
A:绿叶:光合作用:叶绿素
B:水蒸气:凝结:玻璃
C:电脑:计算:数据
D:海洋:洋流:台风
正确答案:B
解析:光线遇水发生折射。
A项,绿叶中的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蒸气遇玻璃发生凝结,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电脑可以计算数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洋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洋流与台风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10、【判断推理】挪威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过去几十年里230万份出生记录,以及相应孕妇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怀孕期间出现妊娠剧吐症状,女儿后来怀孕时也出现该症状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研究还表明,孕妇妊娠剧吐与腹中胎儿是否含有来自丈夫一方的相关基因没有关系,导致这一症状的基因只可能来自母亲。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妊娠剧吐与父亲的基因无关,而是由母亲遗传给女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女儿和母亲生活的自然和家庭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比较类似
B:一项亚洲研究表明,母亲有妊娠剧吐,女儿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5倍
C:研究表明,外婆怀孕时有妊娠剧吐,外孙女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
D:在过去几十年中,挪威妇女吸烟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吸烟与妊娠剧吐有关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是妊娠剧吐与父亲的基因无关,而是由母亲遗传给女儿。
A项,指出女儿和母亲生活的自然和家庭环境类似,说明妊娠剧吐并不是由母亲遗传给女儿,而是由自然和家庭环境的原因引起的,即题干结论是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亚洲研究数据,即母亲有妊娠剧吐,女儿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5倍,说明女儿出现妊娠剧吐确实与母亲有关,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相关研究数据,即外婆有妊娠剧吐,外孙女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说明妊娠剧吐可能是由外婆遗传给母亲,又由母亲遗传给女儿的,即妊娠剧吐确实是由母亲遗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挪威妇女吸烟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并未明确出现妊娠剧吐的人是否吸烟,无法说明这些人出现妊娠剧吐是由吸烟引起的,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