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109

发布时间:2023-02-07 3:47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违反有关信用卡管理规定,采取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A:刘某领取长城信用卡后一直多取少存,高额透支10万余元后外逃

B:王某在某宾馆拾到一张万事达信用卡后,以卡主的名义在该宾馆消费5万余元

C:秦某趁邻居不备之际,进入其家中拿走信用卡,并消费5万余元

D:赵某利用工作之便伪造了多张信用卡,并利用这些信用卡进行高额消费

正确答案:C

解析: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要点是:①伪造或作废,②冒用他人信用卡,③恶意透支。A项属于要点③,B项属于要点②,D项属于要点①,都属于信用卡诈骗罪。C项秦某的行为属于盗窃,并没有诈骗公私财物,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踢猫效应,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的传递机制:人的愤怒情绪和不满情绪,往往会沿着社会关系链条由强到弱依次传递,从金字塔尖一直传递至金字塔底层,而处在最底层的个体,往往由于无处发泄,成了最终的受害者,进而影响其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踢猫效应的是:

A:淘气的小男孩在学校把另一位同学推倒了,老师批评他几句,他回家后跟家长哭了起来

B:李某出差把宠物狗委托邻居照看,因狗生病二人闹翻了脸,自此两家孩子也不一起玩了

C:一位母亲在单位受到领导的批评,回家后把淘气的女儿骂了一通,女儿把遥控器摔坏了

D:小明妈妈在公园门口卖饮料,有一卖冰糕的女士经常对她发泄不满情绪,二人吵了起来

正确答案:C

解析:踢猫效应的定义要点:①沿社会关系链条由强到弱;②负面情绪的传递;③最底层的为最终受害者。
A项,孩子跟家长哭诉,社会关系链条由弱到强,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B项,父母不来往后孩子也不来往了,但并没有明确指出父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且没有体现出“受害”,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母亲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女儿,是社会关系链条由强到弱,女儿是最终受害者,其行为受到影响,摔坏了遥控器,符合定义。
D项,卖饮料的人和卖冰糕的人并没有社会链条的强弱之分,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62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8题

3、【判断推理】甲、乙和丙三人在某中学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政治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已知:每门课程只由甲、乙、丙三人中的一人负责;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邻居;甲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丙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一起回家;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周末,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块打球。
由此可知,三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是:

A:甲教物理和化学,乙教英语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B:甲教数学和化学,乙教政治和语文,丙教物理和英语

C:甲教物理和英语,乙教化学和数学,丙教语文和政治

D:甲教英语和化学,乙教物理和语文,丙教数学和政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年龄要大”可知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不是同一个人,可排除B、C;由“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和甲一起打球”可知甲既不教英语也不教政治,排除D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少数人虽然口头上主张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努力追求特权。
据此,可以推出:

A:一切人都是平等的

B:一切人应是平等的

C:有些人在实际生活中努力追求平等

D:有些人的言谈与实际行为并不一致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少数人口头上主张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但在行动上仍努力追求特权,即这些人的言谈和行动不一致,故D项正确。由“有些人追求特权”不能推出“有些人追求平等”,因此C项错误,A项和B项也不能由题干内容推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在超市里有四个存物柜,打开柜子后发现,第一个柜子里写着:“所有的柜子里都装着购物袋”;第二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中有购物礼品”;第三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里没有食品”;第四个柜子里写着:“有些柜子里没有购物袋”。
如果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以下肯定为真的是:

A:所有的柜子里都有购物袋

B: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袋

C: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礼品

D: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第一个柜子和第四个柜子的描述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已知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则第二个柜子和第三个柜子的描述均为假,由第三个柜子的描述为假可知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即D项为真。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6、【判断推理】小斑虎猫:虎猫属:猫科

A:庄稼:粮食:谷物

B:卷尺:尺子:工具

C:小学:初中:高中

D:少尉:少校:少将

正确答案:B

解析:小斑虎猫属于虎猫属,虎猫属属于猫科;B项,卷尺属于尺子,尺子属于工具。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7、【判断推理】授权性法律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法律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而且该类法律规则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可以行使授权性法律规则所赋予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该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授权性规则的是:

A: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我国《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C:我国《刑法》第53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我国《刑法》第119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正确答案:A

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是“可选择性”。B、C、D三项显然都不具有可选择性,只有A项所规定的权利才可以选择行使或不行使,属于授权性法律规则。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指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某交警队因违法行政而成为被告,则该交警队队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B:甲为了躲避乙而将丙碰伤,丙将甲告上法庭,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C:某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饭店老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D:甲将乙打伤,但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正确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的定义要点:公民、法人等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要点: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  
A项,交警队违法行政,产生了行政诉讼,但交警队队长不一定与这一违法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B项,甲的行为并非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丙对甲提起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乙也就不是行政诉讼第三人,明显不符定义。  
C项,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饭店老板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并非参与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D项,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乙与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9、【判断推理】不共戴天:仇人

A:契若金兰:朋友

B:相敬如宾:兄弟

C:年谊世好:夫妻

D:救死扶伤:医生

正确答案:A

解析:不共戴天比喻的是仇人间的关系;契若金兰比喻的是朋友间的情谊。相敬如宾指的是夫妻间的关系;年谊世好指的是世交关系;救死扶伤形容的是医生,不是一种关系。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木材:纸张:画架

A:面粉:馒头:蒸锅

B:白银:首饰:酒具

C:混凝土:钢材:桥梁

D:棉花:鸭绒:被子

正确答案:B

解析:木材可以是纸张的原料,也可以制作画架。
A项,面粉是馒头的原料,蒸锅用来蒸馒头,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白银可以打造首饰,也可以制作成酒具,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混凝土和钢材是建造桥梁的材料,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棉花和鸭绒都可以用来做被子,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