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108

发布时间:2023-02-07 2:1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信息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

B:利用生物学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

C: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

D:生物信息学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可得出。
B项,由文段可知,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的是“生物信息学”,而非“生物学”。
C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可得出。
D项,由“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人类智力是无法获得完美认知的,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承认人类容易犯错的特征。而封闭社会则会否认这一点。封闭社会也在努力消除或者不想承认不确定性,它会为历史设定一个单线性的目标。与之相比,开放社会承认不确定性,也承认整个社会目的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承认未来是变化和不确定的,那么对此我们或者接受,或者否定。前者为人们带来批判性思维模式,并且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开放社会;后者则会导致教条式思维模式以及封闭的社会。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如果我们能接受未来是变化的,那么就有可能获得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B: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批判和否定来确定社会的目的

C:封闭社会的教条式思想能消弭社会的不确定性,并使人们获得完美的认知

D:人类容易犯错的特性使我们不得不接受未来是变化、不确定的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如果我们承认未来是变化和不确定性的,那么对此我们或者接受,或者否定。前者为人们带来批判性思维模式”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人类的智力是无法获得完美认知的”可知,C项说法错误。B、D两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3、【言语理解】从全球范围看,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大数据应用不可阻挡。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产业性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活动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数亿网民的海量个人信息时刻都在看得到的光纤网络和看不到的4G网络上奔流不息。营造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法治环境、执法环境,是产业繁荣和用户安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突破执法瓶颈,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A: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背景

B: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意义

C: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D: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形势和我国个人信息数量的庞大引出保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由“是产业繁荣和用户安全的基础”“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意义”。A、C两项非文段重点,D项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4、【言语理解】世界烹饪的三大风味体系中,法餐和土耳其的美食文化项目已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餐饮界的一大憾事。关于申遗工作,世界各国都举国家之力来做。在国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基本靠政府推动,但美食申遗现在多由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在推动,而仅靠协会自身的资金、能力,难度很大。
这段文字在暗示:

A:中国的饮食文化没有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B:美食申遗未能成功是因为误读了评选标准

C:政府部门应尽早地积极推动中餐申遗工作

D:其他国家申遗工作的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表达了对中国饮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遗名录的遗憾,然后指出关于非遗工作,世界各国都是举国家之力来做,而中国美食申遗却主要由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在推动,难度很大。由此可知,文段意在暗示要实现中国美食申遗,国家层面的推动不可或缺,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C。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6题

5、【言语理解】很多东西,明明是自己所喜所需所好,但为了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就须________、隐忍。这未尝不是一种痛苦,但恰恰是这种忍的功夫,使我们自觉________私心杂念,不断堵塞与事业相悖的岔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克制 翦除

B:遏制 摒弃

C:压抑 消灭

D:抑制 克服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遏制”指制止,控制,对象多为攻势、趋势等,不能用于对内心某种欲望的隐忍,排除B。“克制”指抑制(多指情感)。“压抑”指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抑制”指压下去,控制。A、C、D三项均符合句意。
第二空,“克服”指战胜或消除(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与“私心杂念”搭配不当,排除D。“翦除”指铲除,消灭。“消灭”指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二者意思相近,但“翦除”有用剪刀修剪使整齐的意思,与“私心杂念”搭配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5题

6、【言语理解】科学家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具有这样一种可塑性,即它就像炎症环境的一个调和剂:当炎症反应加强时,间充质干细胞就会抑制免疫反应;当炎症反应减弱时,间充质干细胞反而可能促进免疫反应。这种特性在其治疗疾病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科学家发现进入人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显著缓解肝硬化病人的病情,其肝脏部位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但是地塞米松会在相当程度上抵消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原因是当病人接受地塞米松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联合治疗时,肝硬化病人病灶部位的炎症会减轻,导致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完全消失,甚至会加重疾病。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的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

B:间充质干细胞会抵消地塞米松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C:间充质干细胞与某些药物的共同使用可能会破坏其对炎症疾病的治疗效果

D:科学家可以根据炎症环境的特点来塑造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未对比间充质干细胞和地塞米松对肝硬化的治疗效果,A项“效果优于”无法推出;由文段中“地塞米松会在相当程度上抵消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作用”可知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文段说的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具有这样一种可塑性”,由此不能推出“科学家可以根据炎症环境的特点来塑造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7、【言语理解】群众工作不能________,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强,都必须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坚持不懈、不断完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一帆风顺

C:一劳永逸

D:一击即中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可知,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下子就成功。“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一击即中”指一次击打就击中目标,不是规范成语。只有“一蹴而就”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4题

8、【言语理解】①南、北半截胡同和米市胡同一带算得上是清末宣南士人的“核心”街区
②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十几分钟步行即可到达
③这座南海会馆所在的宣南地区,清末时聚集了许多士人
④这为在京士人拜访主考官和同乡京官提供了便利
⑤除了广东士人聚集的南海会馆,湖南会馆在今烂缦胡同101号,绍兴会馆在今南半截胡同7号,均有迹可循
⑥当时士人在京入仕之后,除非能够获得皇帝在内城赐的宅院,大都住在宣南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⑤②④③

B:①③⑥⑤④②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⑥④①⑤②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②开头的“它们”指的是⑤的“南海会馆”“湖南会馆”和“绍兴会馆”,故②应紧跟⑤之后,排除B、C。③引出清末宣南地区聚集了许多士人这一话题,不应置于最后,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6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9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7题

9、【言语理解】在元代画家的笔下,花鸟画已经成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途径,这种发展无疑丰富了花鸟画的内涵。发展至明清时期,许多花鸟画家更把家国观念、道德品评、祈求幸福等传统的人文精神寄托于画中,有些画家甚至将花鸟内容个性化,借以表达喜怒哀乐。因此,画家创作时重视追求境界多于形似,因而特别讲究笔墨运用,注重意境。他们不把绘画称为“画画”,而叫“写画”,确实有其原因。
这段文字意在:

A:比较元代和明清绘画技法的不同

B:叙述古代花鸟画的演变过程

C:解释“画画”和“写画”的区别

D:强调明清花鸟画的创作更加注重意境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花鸟画在元代的发展丰富了其内涵,紧接着说明了花鸟画在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指出“画家创作时更加注重意境”正是他们把绘画称为“写画”的原因。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明清花鸟画的创作更加注重意境。文段并未将元代和明清绘画技法进行比较,A项无中生有。B项内容非文段重点所在。“写画”在文段末句提到,是为了说明“意境”,非文段重点。D项是对“因此”之后内容的概括,符合文段主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10、【言语理解】世人心灵深处均多少缺乏安全感,都有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的需要,人们将这种由此形成的本能的渴望称为“救赎”。西方文化反映了游牧民族先民的感受,因而当现有的水草用罄时,要找出路永远是寻找外在的绿洲。相反地,中国文化反映了大陆性农民祖先的感受,若今年收成不好,办法不外是就地从自我努力开始,譬如修筑灌溉管道、改进土壤与种子等,以期来年的庄稼生产有质与量的增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形成东西方“救赎”观念差异的背景

B:东西方“救赎”观念的差异源于其文化内涵不同

C:东西方文化对“救赎”有着不同的认识

D:自我改良才是“救赎”的正确途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提出“救赎”的概念,然后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救赎”是寻找外在的出路,而中国文化是从自我努力开始。而二者的不同缘于一个反映的是游牧民族的感受,一个反映的是大陆性农民的感受。即二者的差异缘于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此表述最相符的为B,当选。
A项“背景”、C项“认识”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D项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