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星期一综合症:指由于在双休日过分耗费精力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待到星期一上班时出现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下列属于星期一综合症的是:
A:五一小长假,小李和同事们计划已久的黄山之旅终于成行了。3天下来,爬山、聚餐、照相、乘车,一点也不比上班轻松。这不,长假结束刚一上班,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
B:终于又到周末了,小王将下载好的一部40集连续剧不分白天黑夜地看完了,两天里除了上厕所,就没下过床,饭都是舍友帮忙从食堂带的。周一起床整个人都昏昏沉沉,干脆向辅导员请假不去上课了
C:周六上午陪小孩参加绘画兴趣班,下午学钢琴,晚上带着去品尝风味小吃;周日上午带着小孩去游乐场,下午去奶奶家。整个周末,王女士的时间表都被小孩填满了,周一上班脑袋里还是这些,根本没法工作
D:已经连续工作了5天,也计划好周末陪女友上街购物,但公司临时通知周末加班,小许只好向女友“请假”,回到办公室和同事们通宵达旦地又干了两天。星期一上班,个个都成了“熊猫眼”
正确答案:C
解析:星期一综合症的定义要点:①双休日过分消耗精力处理工作以外的事情;②上班时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A项,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发生的事情,而非双休日,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王还是学生,并不是在上班时出现相应症状,不符合要点②。
C项,王女士双休日的时间表都被小孩填满了,周一上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工作等症状,符合定义。
D项,双休日在加班,并非处理工作以外的事情,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0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1题
2、【判断推理】鱼:潜水艇
A:飞机:鸟
B:鲨鱼:泳衣
C:虾:汽车
D:蝙蝠:雷达
正确答案:D
解析:潜水艇是根据鱼游动的原理发明的。
A项,飞机是根据鸟飞行的原理发明的,但顺序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泳衣不是根据鲨鱼某些特征发明的,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汽车不是根据虾的特征发明的,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雷达是根据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而并不用眼睛的特性而发明的,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3、【判断推理】玉石:雕琢:玉器
A:蚕丝:织造:丝绸
B:粮食:酿造:美酒
C:生铁:冶炼:钢材
D:蚊香:点燃:烟雾
正确答案:A
解析:玉石经过雕琢可以成为玉器,仅发生了物理变化。
A项,蚕丝经过织造可以成为丝绸,也是仅发生了物理变化。
B项,粮食经过酿造可以成为美酒,但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项,生铁经过冶炼可以成为钢材,但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项,蚊香点燃后会生成烟雾,不是加工关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69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70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9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6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0题,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3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3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3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2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0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4、【判断推理】在全球范围内,所有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都比较高,上海是一座大城市,因此上海的生活成本比较高。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论证方式不一样?
A:要进入法院工作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小王在法院工作,因此小王已经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B:某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只要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能获得硕士学位,小张今年获得了硕士学位,因此他已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C:纵观世界历史,每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无不有着坚强的意志,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因此他拥有着坚强的意志
D: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要按规定缴费满15年就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李先生已按规定缴满20年的养老保险,因此他在退休后能按月领取养老金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a是b,c是a,所以c是b。
A项的逻辑关系:a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论证方式相同,排除。
B项的逻辑关系:a是b,c是b,所以c是a。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
C项的逻辑关系:a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论证方式相同,排除。
D项的逻辑关系:a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论证方式相同,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69题
5、【判断推理】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A: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B:大西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C:北冰洋:白令海峡:印度洋
D:印度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
正确答案:A
解析: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
A项,马六甲海峡连接的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不是马六甲海峡,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白令海峡连接的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巴拿马运河连接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6、【判断推理】
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本来应该用两个短语或者句子表达的内容,合并为一个短语或句子。合并时把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并提修辞手法的是:
A:
《论衡·明雩》:“尧、汤水旱。”
B:
《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C:
《孟子·离娄上》:“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D:
《颜氏家训·风操篇》:“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
正确答案:B
解析:
并提修辞手法定义的关键信息:合并时把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
A项,“尧、汤水旱”的意思是唐尧执政时国家遭受洪水,成汤执政时国家遭受大旱,“尧”“汤”均为人名,“水”“旱”均为灾害,体现了将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符合定义。
B项,“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意思是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未涉及合并相同的成分,不符合定义。
C项,“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的意思是用圆规曲尺制作圆形和方形的器物,用水平仪和墨线制作平的和直的东西,“规矩”“准绳”均为器具,“方圆”“平直”均形容器物的特点,体现了将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符合定义。
D项,“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的意思是父亲留下的书籍,母亲用过的杯圈,感受到书籍上父亲的手汗的痕迹,就不忍再阅读,感受到杯圈上母亲的口液的痕迹,就不忍再使用。“手”“口”均为人体器官,“读”“用”均表示行为,体现了将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02题
7、【判断推理】近视:远视
A:雨水:冰雹
B:瘦弱:肥胖
C:前进:后退
D:收缩:松弛
正确答案:B
解析:近视和远视是人的眼球形变的两种相对的变化。
A项,雨水和冰雹都是天气情况,两者是并列关系,并非相对的状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瘦弱和肥胖是人的体型改变的两种相对的方向,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前进和后退是相对的,但不是形容人的两种改变方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收缩和松弛是相对的,但不是形容人的两种改变方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7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6题
8、【判断推理】五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围坐成一圈玩游戏。已知:小红不坐在小兰旁边;小白坐在小敏旁边;小兰坐在小杉旁边。
如果上述陈述属实,可以确定的是下列( )项。
Ⅰ.小红坐在小杉和小敏的中间
Ⅱ.小兰坐在小杉和小白的中间
Ⅲ.小白坐在小杉的旁边
Ⅳ.小敏坐在小白和小兰的中间
A:Ⅱ和Ⅳ都不是真的
B:Ⅰ和Ⅱ是真的
C:Ⅱ和Ⅲ都是真的
D:Ⅱ和Ⅲ都不是真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可知小朋友们的坐法可能有两种情况:①小白—小敏—小红—小杉—小兰;②小敏—小白—小红—小杉—小兰(均首尾相连)。因为是坐成一圈,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不相邻地坐在另外任何两个人中间,因小杉一边是小兰,另一边是小红,所以不能坐在小白旁边,可得Ⅰ、Ⅱ、Ⅳ均为真,只有Ⅲ为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9题
9、【判断推理】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或抑制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就是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使新的学习发生了困难。凡新旧刺激物十分相似而又要求学习者做出不同的反应时,就可能发生负迁移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负迁移的是:
A:已经懂得英语的人,就会很容易地掌握法语
B:爱好打篮球的小王,耽误了学习文化课的时间
C:不会骑自行车的人,学习骑摩托车就会很费力
D:学会汉语拼音,就会对学习英文音标产生干扰
正确答案:D
解析:负迁移的定义要点: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使新的学习发生了困难。
A项,懂得英语后掌握法语很容易,并不存在学习困难,不符合定义。
B项,打篮球耽误了学习的时间,是时间上的耽误,而不是已掌握的学习经验使学习发生困难,不符合定义。
C项,不会骑自行车,学习骑摩托车也很费力,并非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不符合定义。
D项,学会汉语拼音会对英语音标产生干扰,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胎儿大脑发育需要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W-3脂肪酸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人建议,孕妇在孕期服用富含DHA的鱼油补充剂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800毫克DHA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4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91.9%)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A:胎儿的DHA来自母亲的饮食,但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目前难以确定
B:DHA补充剂可能降低早产的风险,也可能降低那些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过敏的风险
C: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4岁时各种因素对发育的影响尚未充分表现,不能可靠评估
D: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该国婴儿出生后常规服用富含DHA的补充剂
正确答案:C
解析:研究者的观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A项,指出不确定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并未指出DHA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B项,指出DHA补充剂可以降低孩子早产和过敏的风险,并未指出DHA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C项,指出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而题干论据是在孩子18个月大和4岁时对其进行测验,因此通过题干论据无法得出题干的结论,切断了论据和论点间的联系,驳斥了研究者的观点。
D项,指出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而题干论证的内容是母亲妊娠期补充DHA能否使孩子更聪明,该项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