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被“同时”分为两部分。“同时”前的内容说的是行业收入差异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即行业壁垒的存在使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同时”后的内容说的是行业收入的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不是能力而是能否进入高收入行业。综合这两点可知,文段说的是行业收入差异对个人价值评判的影响,与此相符的为C。A项只包含了“同时”后的内容,B项只包含了“同时”前的内容,均不够全面,可排除。D项“使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从文中无法得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2、【言语理解】在自然界中,组成强子的夸克之间趋向于强作用力的平衡,要想彻底打破这种平衡,用目前的高能加速器还不足以实现;在原子中,运动中的电子总是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在生物运动中,生物体内的各种运动也具有平衡的趋向,维持代谢的平衡是生命能够存在下去的基本条件。在社会领域中,生活关系有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必然趋向。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任何事物、要素和运动形式都具有自身趋向平衡的本性
B:任何事物都处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相互平衡作用的系统中
C:任何运动存在的不平衡都源于事物内部趋向平衡的运动
D:任何事物或要素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趋向一种新的平衡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两个层面入手,介绍了事物内部具有的平衡趋向的本性。A项概括恰当,当选。
B项的“外部平衡”文段未涉及,排除。文段围绕“平衡”展开,“运动不平衡的根源”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C。D项的“都可以趋向一种新的平衡”表述绝对,文段只是说“具有平衡的趋向”,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0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5题
3、【言语理解】大学发展遇到的困难是可以理解的:知识成倍增长,新学科不断出现,旧学科依然存在,学校的扩大趋势不可阻挡,因此大学变得更难管理,足以耗尽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管理者是从教育者中挑选出来的,由于缺乏管理方面的训练,很可能陷入可悲的境地。他们因学术经历而被任命,之后却再没有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学校的扩大要求他们不遗余力地寻求资金等各种支持发展的资源,他们在为保持发展自己的研究中心而奋斗时,也越来越深地卷入了筹集资金和事务的苦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扩张的主客观因素
B:大学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C:大学管理者陷入困境的原因
D:选拔大学管理者的最佳途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由“大学发展遇到的困难”出发,引出了大学管理难的问题,并从大学管理者的出身、缺乏管理训练、学术与学校发展的冲突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管理者陷入管理困境的原因,C项概括恰当。A项未提到“大学管理者”这一主体,B、D两项的“素质”和“最佳途径”文段均未涉及,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2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
A: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系统。
B:这对于纠正我们目前较为普遍的浮躁之风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C:经过刻苦努力,他这次考试5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D:过去我看书时,既不做读书笔记,又不写提纲和摘要。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较为普遍”与“之风”语意重复,可删除“较为普遍”。C项句式杂糅,如果是“平均分在90分以上”,那就要去掉“都”字;如果是“5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那就要去掉“平均”二字。D项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关系,看书过程中一般是先写提纲和摘要,再写读书笔记。A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二者共同的出发点和共同的归宿。正因为科学思想和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因而二者都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从它们诞生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和未来,都既散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科学思想与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这段话力求表明的观点是:
A:科学思想和哲学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
B:科学思想与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
C:科学思想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是由主体的同一性决定的
D:科学思想与哲学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共同点,即主体都永远是人,然后说明正是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科学思想与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A、B、D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并非文段的观点所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其实,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如果父母只是用心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而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仍然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这段话意在强调:
A: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
B: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关键是沟通技巧
C:父母和孩子难以沟通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同
D: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关键是沟通桥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好处,然后介绍了现实中存在的沟通不畅的现象,最后由“其实”引出可能导致沟通问题的原因,即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不同,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很重要。选项中强调“沟通技巧”的只有B。A项为文段引入内容,非重点。由题意知父母与孩子难以沟通是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并非是因为沟通方式的不同,C项强加因果,排除。文段强调的是掌握沟通技巧,并非沟通桥梁,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7、【言语理解】选出每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习近平步入指挥大厅,了解
B:神十航天员将对“
C: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化妆品直销品牌第一名,雅芳是不折不扣的
D:专栏作家斯蒂芬认为,中国的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第二句火箭指的是美国休斯敦火箭篮球队,与第一句的火箭含义不同;B项第二句天宫指的是玉皇大帝所在的天庭,与第一句“天宫一号”含义不同;C项第一句名媛代指化妆品行业的高端产品,第二句名媛指出身名门、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二者含义不同;D项两句中的世界工厂含义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1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3题
8、【言语理解】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
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
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科学在地震面前大有作为,然后通过对地震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及破坏力的分析,指出在监测到纵波后、横波到来前可及时发出地震预警,也即D项所谓的“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9、【言语理解】外人可以干扰你的梦境意识,这是真的吗?科学家使用一项最新技术秘密地对志愿者进行训练,让志愿者大脑联想的垂直条纹与红色联系在一起,水平条纹与绿色联系在一起。最终当志愿者看到垂直条纹时,会认为他们看到的是红色。研究报告说,这是首次实验证实了处理来自眼睛基本视觉信息的大脑皮层第一部分V1和V2区域可以形成联想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将联想信息植入其他人的大脑意识,而被植入者不会意识到这一过程的发生。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发现了大脑具有联想学习能力的原因
B:科学家证实了人的梦境意识可能受外力干扰
C:志愿者在绿色与水平条纹之间没能产生联想
D:科学家将联想信息植入“V1”和“V2”区域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文段只是说V1和V2区域可以形成联想学习能力,并未涉及“原因”,排除。
B项,由后两句的“这是首次实验证实了……也就是说,可以将联想信息植入其他人的大脑意识,而被植入者不会意识到这一过程的发生”可知,科学家的实验证实了外人可以干扰你的梦境意识,表述正确。
C项,“没能产生联想”与文意相悖,排除。
D项,文段说的是把联想信息植入“人的大脑意识”,而非V1和V2区域,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修订我国土地管理法,兼顾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双重________,坚持物权平等保护________,提高________补偿标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 规定 征用
B:要素 法案 征调
C:标准 措施 征集
D:属性 原则 征收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三空,“征调”的对象多为人员、物资,“征集”的对象多为建议、作品,此处与“土地”搭配,“征用”“征收”恰当,排除B、C。
第二空,“物权平等保护”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且“坚持原则”为固定搭配,排除A。
第一空,“资源”和“资产”是土地具有的双重性质,用“属性”描述也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0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0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