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099

发布时间:2023-02-05 17:53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行为经济学认为,互惠行为是一种条件合作行为,是对善意和助人的行为进行回报。互惠行为通过实施报答的形式而使对方获得利益,这种报答往往通过降低或损害自我利益而实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互惠行为的是:

A:企业家刘志刚每年捐款资助癌症患者,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B:为了感谢同事救了自己落水的孩子,李玲让出了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

C:小王利用空余时间帮助新来的大学生熟悉业务,自己也因此得到锻炼

D:为了长期的共同合作,总经理给供货商提供了很多优厚条件

正确答案:B

解析:互惠行为的定义要点:①通过实施报答的形式;②使对方获得利益。
A项,企业家捐款资助癌症患者,是慈善行为,并非实施报答的形式,不符合要点①。
B项,为感谢同事而让出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是通过实施报答的形式使对方获得利益,符合定义。
C项,小王帮助新来的大学生熟悉业务,并非实施报答的形式,不符合要点①。
D项,总经理给供货商提供优厚条件以寻求长期合作,并非实施报答的形式,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2、【判断推理】唐诗:七律

A:曲艺:越剧

B:瓷器:茶杯

C:哺乳动物:老虎

D:自行车:汽车

正确答案:B

解析:唐诗中有七律诗,七律中有唐诗。
A项,越剧是曲艺的一种,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瓷器中有茶杯,茶杯中有瓷器,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老虎是一种哺乳动物,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自行车和汽车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3、【判断推理】在一次介绍英国历史的讲座中,演讲嘉宾介绍:根据1701年制定的英国王位继承法,君主的长子拥有绝对的王位继承优先权。现场听众中有人提出质疑:那不正确,包括现任女王在内,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女王都继承了王位。
这位现场听众可能产生了以下误解,除了:

A:只有君主的长子才能够合法继承王位

B:英国历届女王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直接继承了王位

C:英国历史上诸位女王可能并不都是通过王位继承法合法继承王位的

D:只有儿子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中演讲嘉宾说的是“君主的长子拥有绝对的王位继承优先权”,而听众试图通过“很多女王都继承了王位”来反驳,即将其理解成了“只有君主的长子才拥有王位继承优先权”。
A项,只有长子才能够合法继承王位,肯定了质疑者的错误理解。
B项,历届女王都以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了王位,支持了质疑者的错误理解。
C项,英国历史上诸位女王可能并不都是通过王位继承法合法继承王位的,说明她们并非拥有王位的继承优先权,驳斥了质疑者的错误理解。
D项,只有儿子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符合质疑者产生的错误理解。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4、【判断推理】很多医学专家提出过量饮用咖啡对健康有害。为验证过量饮用咖啡对心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两组被试者。第一组被试者每天饮用5杯或5杯以上咖啡,第二组被试者从不饮用咖啡。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组被试者中患心脏病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二组被试者。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过量饮用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研究发现,每日饮用2杯咖啡的人心脏功能未受影响

B:在研究期间,第一组被试者每日的运动量大大小于第二组被试者

C:除影响心脏功能外,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还易引发焦虑症

D:第一组被试者中有部分人每日饮用10杯咖啡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根据每天饮用5杯或5杯以上咖啡的被试者一段时间后患心脏病的比例明显高于从不饮用咖啡的被试者,得出过量饮用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这一结论。
A项,无法界定每天饮用2杯咖啡是否属于过量,削弱力度有限。
B项,指出实验结果是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论证。
C项,说明咖啡会影响心脏功能,加强了题干结论。
D项,属于无关项,也不能削弱题干。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5、【判断推理】国际工程一般是指那些资金由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提供,并在咨询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及劳务供应等方面部分或全部实行跨国经营的工程项目。国际工程经营是国际间复杂的商业性交易活动,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形式密切相关,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到有关国际工程业务的成败。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上述结论?

A: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项目管理这个方面学术活动水平比较低

B:现阶段建设市场在项目整体承包方面认可水平较高,市场认可水平高

C:现阶段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绝大部分都具备健全的运作机制

D:在工程开展方面进行管理控制的项目控制相关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未达到要求。
A项,指出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项目管理方面的学术活动水平较低,但学术活动水平与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说的是建设市场在项目整体承包方面的认可水平,并不涉及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部门具备健全的运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已经达到要求,否则,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话应该不能建立健全的运作机制,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专业程度较高无法说明管理体系是否达到要求,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6、【判断推理】惭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好的行为和圣贤的深入了解,内心产生一种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当这种心理品格植根后,个人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惭愧的一项是:

A:甲在寒冬季节将水洒在楼道,后来担心水冻成冰后给他人带来伤害,内心非常歉疚

B:乙考试作弊,一直担心事情暴露后会遭到大家的谴责和批评,内心忐忑不安

C:丙在背后说同学坏话,事后想起书中关于“真、善、美”的种种阐释,内心觉得很不安

D:丁偶然听了某道德楷模的讲座,内心对该道德楷模产生了一种敬佩的感觉

正确答案:C

解析:惭愧的定义要点:①内心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②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A项,甲内心感到歉疚是担心给他人带来伤害,而不是背离了圣贤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义。
B项,乙内心忐忑不安是因为怕事情暴露,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准则产生了自责感,不符合定义。
C项,丙觉得自己在背后说同学坏话的行为,违背了“真、善、美”的阐释而感到不安,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准则而产生良心自责感,符合定义。
D项,丁听了讲座后产生了敬佩的感觉,不涉及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7、【判断推理】作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免疫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健康。非消除性免疫是免疫的一种类型,指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不能清除或不能完全清除已经建立了感染的寄生虫,但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映了非消除性免疫的是:

A: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疖肿,当人体获得免疫力后原虫完全被清除,临床症状消失,不再感染

B:人体感染疟原虫后,体内疟原虫未被清除,维持低虫血症,但人体对这类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C:人体被血吸虫感染后出现发热、肝脾肿大症状,使用驱虫药后治愈,再感染时对入侵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力

D:甲流病毒H1N1感染了某些人群后,这些人体内的吞噬类细胞会将病毒吞噬从而治愈,获得免疫力,但他们仍会感染H7N9型甲流

正确答案:B

解析:非消除性免疫的定义要点:①免疫的一种类型,是人体的生理功能;②感染寄生虫后不能清除或不能完全清除;③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  
A项,人体获得免疫力后原虫完全被清除,不符合要点②。  
B项,是人体的免疫过程,符合要点①;体内疟原虫未被清除,维持抵虫血症,符合要点②;人体对这类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符合要点③。  
C项,使用驱虫药,并非人体的免疫功能,不符合要点①;使用驱虫药治愈说明已经完全清除了寄生虫,不符合要点②。  
D项,甲流病毒H1N1是病毒,并非“寄生虫”,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78题

8、【判断推理】作家:出版社

A:演员:制片厂

B:警察:派出所

C:球员:运动场

D:医生:手术台

正确答案:A

解析:作家创作作品,由出版社出版发行。
A项,演员演出电影,由制片厂制作发行,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警察在派出所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球员在运动场运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医生在手术台做手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9、【判断推理】水稻:植物

A:木耳:银耳

B:香蕉:水果

C:动物:田鼠

D:米饭:面条

正确答案:B

解析:水稻是植物的一种。
A项,木耳和银耳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香蕉是水果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田鼠是动物的一种,但词项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米饭和面条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8题

10、【判断推理】剧本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正文

A:台词 信函

B:影片 原著

C:人物 公文

D:剧情 标题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台词是剧本里的内容,正文是信函里的内容,前后关系一致。
B项,影片按照剧本拍摄,正文是原著的一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人物是剧本的一部分,正文是公文的一部分,但人物不是文字,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剧情是剧本的一部分,标题和正文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