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行政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如果初始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行政比例原则的是:
A:王某因在商业区摆地摊,被城市管理部门以无证经营为由罚款5万元
B:谭某在批准建设的三层楼房上加盖二层,被责令拆除加盖的二层楼房
C:马某醉酒驾车,酒精含量为300mg/100ml,被处3个月拘役、缓刑一年
D:张某和李某互殴,张某将李某打成轻微伤,被处罚款500元并拘留15天
正确答案:B
解析:行政比例原则的定义要点:①行政行为;②不利影响;③尽可能小;④适度的比例。
A项,摆地摊罚款5万元,属于罚款过重,不符合要点④。
B项,违规加盖二层,被责令拆除,既实现了初始行政目标,又将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符合行政比例原则。
C项,醉酒驾车被处3个月拘役、缓刑一年,这属于刑事处罚,而非行政处罚,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行为,不符合要点①。
D项,将人打成轻微伤被处罚款500元并拘留15天,行政拘留15天是拘留处罚的上限,并没有将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植物:授粉:结果
A:米酒:发酵:保鲜
B:绿茶:采摘:加工
C:灯丝:导电:发光
D:石油:加热:沉积
正确答案:C
解析:植物授粉后可以结果,植物是主体,授粉是方式,结果是目的。
A项,米酒是主体,发酵是方式,但保鲜不是目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绿茶是主体,但采摘和加工都是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灯丝导电后可以发光,灯丝是主体,导电是方式,发光是目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石油是主体,加热是方式,但沉积不是目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3、【判断推理】二胡演奏家胡某,在其晚年的演奏表演中,并没有像其青年时代那样严格遵守曲目的节律,而是融入了其毕生演奏形成的精微而细致的体验。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部她演奏的作品,经其粉丝倾听鉴别,发现此作品与其早年演奏的一样,严格遵守曲目的节律。因此断定此作品是其早年的作品,更具收藏价值。
上面论断所依据的前提是:
A:胡某在晚年演奏时,比早年更不愿意打破其一贯坚守的节律
B:随着演奏技巧及领悟作品内涵的功力日渐深厚,胡某越来越意识不到她是在演奏别人的作品
C:在其晚年的演奏中,她是业内唯一有意在演奏中加入个人节律的演奏家,这使得其演奏更多地充满了个人风格
D:胡某在晚年演奏时,没有再以其青年时代那样的方式,演奏过任何一部作品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所要论证的结论:此作品是早年的作品。题干论据:此作品与其早年的演奏一样严格遵守曲目的节律。
A项,指出胡某在晚年演奏时更不愿意打破其一贯坚守的节律,则题干结论将不能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所依据的前提。
B项,指出胡某越来越意识不到她是在演奏别人的作品,与此作品是否为胡某早年的作品无关,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所依据的前提。
C项,指出胡某是业内唯一有意在演奏中加入个人节律的演奏家,与此作品是否为胡某早年的作品无关,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所依据的前提。
D项,指出胡某在晚年演奏时没有再以其青年时代那样的方式演奏过作品,说明根据此作品的演奏方式是其青年时代的演奏方式即可判断该作品是其早年的作品,题干结论能够必然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论断所依据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4、【判断推理】鸿雁:笺札:书信
A:月老:红娘:媒人
B:乾坤:天地:宇宙
C:红豆:相思:恋人
D:东宫:王子:储君
正确答案:A
解析:鸿雁、笺札都代指书信。
A项,月老、红娘都代指媒人,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乾坤代指天地,不能代指宇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红豆代指相思,相思不能代指恋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王子不能代指储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9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6题
5、【判断推理】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正确答案:C
解析:成百和上千说的都是数量多,且后者比前者多。
A项,三教九流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两者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三头六臂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三头是指三个脑袋;六臂是指六条胳膊。两者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千变和万化说的都是变化多,且后者大于前者。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千方和百计说的都是方法、计谋多,但后者小于前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7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2题
6、【判断推理】金文:青铜器:书体
A:年轮:树木:标志
B:水墨画:宣纸:国画
C:沙漏:玻璃:容器
D:唐三彩:陶器:色彩
正确答案:B
解析: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一种书体。
A项,年轮是树木中的一种纹路,是树龄的标志,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水墨画是描绘在宣纸上的绘画,是一种国画,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玻璃是制作沙漏的一种材料,是盛沙的容器,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唐三彩是陶器的一种,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7、【判断推理】时间综合症指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
下列属于时间综合症的是:
A:张先生与李小姐约定下午3点在某公园首次见面,结果李小姐没来,张先生回去后给李小姐发了条短信:第一次约会就不守时,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B:韩女士经常出差,由于在赶往机场、车站的途中经常发生交通拥堵,所以她后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并以此告诫家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赶早
C:小明上小学五年级,酷爱玩滑板,但他不耽误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总是争分夺秒,飞快地把作业做完,然后约同伴一起去玩滑板
D:雷先生办事总是匆匆的,常唠叨时间紧,偶尔带孩子出去游玩,也是不停地看表,孩子要多玩一会,他就很不耐烦,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
正确答案:D
解析:时间综合症的定义要点:①对时间的紧迫感;②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
A项,约会没有来,未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感,不符合要点①。
B项,因为出差经常会发生堵车,所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心理上没有出现烦恼,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明总是争分夺秒做完作业再出去玩,并未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不符合要点②。
D项,雷先生由于时间的紧迫感而导致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很不耐烦,甚至发脾气,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8题
8、【判断推理】脸部肌肉直接和大脑的情绪控制区相连接,所以面部表情是心情的窗口,通过近距离观察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说话声调,任何人都可以识别出说谎者的谎言痕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上述观点?
A:即使最高科技的谎言识别器都无法识破所有谎言
B:极少数的人能够下意识地控制他们的整个面部表情
C:真实的情绪和不真实的情绪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大脑
D:如果有人说他很伤心,但他的眉毛内侧没有上拉,那么他的悲伤很可能是假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通过近距离观察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说话声调,任何人都可以识别出说谎者的谎言痕迹。论据:脸部肌肉直接和大脑的情绪控制区相连接,所以面部表情是心情的窗口。
A项,题干说的是人可以识别谎言,而不是谎言识别器,属于无关项。
B项,极少数的人能控制面部表情,说明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识别说谎者的谎言,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情绪进入大脑的方式与通过面部表情识别谎言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伤心时眉毛内侧没有往上拉,则他的悲伤很可能是假的,通过举例的方式,加强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9、【判断推理】水:火
A:美:丑
B:有:无
C:左:右
D:红:绿
正确答案:D
解析:水和火是反对关系,但语义上不构成反义词。
A项,美和丑在语义上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有和无是矛盾关系,除两者外不存在其他情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左和右在语义上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红和绿是反对关系,但语义上不构成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10、【判断推理】据估计,可能有数以百万吨的塑料漂浮在海洋中。但是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些塑料有99%都消失不见了,研究人员认为大部分消失的塑料可能是被海洋生物吃掉了,并随之进入海洋食物链。
下列( )项最能对上述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A:海洋中除了塑料是否还有其他垃圾
B:除了被海洋生物吃掉,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是否会以其他形式消失
C:是否能说进入海洋食物链的塑料就是“消失”了
D:消失的塑料最可能集中在哪些海域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根据“这些塑料有99%都消失不见”得出“大部分消失的塑料可能是被海洋生物吃掉了”这一结论。
A项,是否还有其他垃圾,对题干结论无影响。
B项,正反两面的回答能够证明题干结论是否正确。
C项,进入海洋食物链是否意味着消失,并不是评价题干论证的关键。
D项,消失的塑料最集中的海域属于无关项,不能评价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