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幸福教育是师生发挥主体创造性的教育。在幸福教育中,师生都是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创造的活动还是机械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状态和境界。没有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亦没有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教育者的创造性,幸福教育就很难体现崇高的理想。
这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阐述观点的?
A:幸福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
B:
幸福教育如何体现崇高的理想
C:
幸福教育来源于教育者的创造性
D:
幸福教育应该是机械活动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句摆明观点,A项与此论述一致,当选。D项“机械活动”是被文段否定的,可迅速排除。创造性不仅是“师”,还有“生”,C项片面。本题也可由高频词语识别法解答,“创造”二字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由此可快速定位选项A、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人们对它已是________,而洛书出于何处,一直________,没有定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 莫衷一是
B:了然于胸 疑窦重重
C:如数家珍 扑朔迷离
D:妇孺皆知 影影绰绰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无可厚非”本身可做谓语,不能与“是”连用,排除A。
第二空,句意是说河图的出处是确定的,而洛书的出处则没有定论,题干两空之间语义相对,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两个成语语义相对且代入句中与句意相符。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9题
3、【言语理解】问题( )没有解决,( )变得更严重。
A:如果 那么
B:因为 所以
C:即使 也
D:不但 反而
正确答案:D
解析:“严重”比“没有解决”程度更深,根据句意,这里要表达的是递进关系,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因一些年轻人苦于支付婚宴礼金而将婚礼请柬戏称为“红色炸弹”,因此就衍生出了“拆弹红条”。它往往是一张印有恭贺新禧之意的贺卡,里面写有恭贺新婚的词句,最后附带上“来日可凭此条参加本人婚礼”的字句。
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送拆弹红条是礼尚往来的一种新形式
B:拆弹红条其实是一种欠条
C:拆弹红条是未婚者送给新婚者的礼物
D:送拆弹红条是在投桃报李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文段可知,拆弹红条是年轻人应对大量婚宴礼金的方法,未婚者将自己未来的结婚请柬作为礼物送给结婚者,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A、B、C三项均可从文段得出。“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材料中赠送礼金是单方面的行为,故D项错误。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7题
5、【言语理解】李离是春秋时晋文公的狱官。当他发现因自己错听下属的话而判决杀了人以后,就把自己捆起来,请求晋文公判处他死刑。晋文公说:“官职有高低贵贱之分,处罚也有轻重之别,这件案子是下属官员的错误,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担任官职是最高的,从不让给下属一点权力;享受的俸禄是最多的,从不分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信下属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我还没有听过有这种事。”于是拒绝接受晋文公的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这段材料的主题思想是:
A:狱官李离恪尽职守,严格要求
B:狱官李离不顾安危,以死劝谏
C:狱官李离勇于担当,知错能改
D:狱官李离执法守法,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李离错判案后坚持接受惩罚的故事。A项只说明“严格要求”,没有体现出李离的以身作则;B项“以死劝谏”与文意不符;C项中的“知错能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D项李离坚持接受惩罚,体现了“执法守法”,没有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体现了“以身作则”。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6、【言语理解】VR体验、动漫、动画等形式,从细节之处做设计,把故宫传统的文化元素________时尚新潮的当代工艺品中。就这样,故宫利用原创、金融和亚文化三驾马车,开拓出传统文化IP活化的新________,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________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也揭开传统文化市场开发庞大财富冰川的一角。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注入 途径 阐述
B:融入 途经 阐释
C:植入 路径 阐发
D:加入 路子 阐明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文段语体偏正式,“路子”过于口语化,排除D。“途经”意为中途经过,根据词义可排除B。第三空,由“和”可知,填入词语与“挖掘”为并列关系,表达对传统文化进一步的开发探索的意思。“阐述”指论述;“阐发”指阐述并发挥。“阐发”比“阐述”多了一层引申发挥的意思,更能表达出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潜在价值得以更大可能发挥的意思,排除A。验证第一空,“植入”指把一物安放到另一物中。形容把传统文化元素利用到当代工艺品中也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2题
7、【言语理解】
积极的爱国应该有意识地诉诸理性。一个________爱国的人,如果不能冷静下来,以理性的方式表达爱国诉求,而是任由自己的爱国情感________,完全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帮不到自已的国家,还会损害自己的国家,同时又戕害到无辜的他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夸 蔓延
B:
自诩 泛滥
C:
自命 失控
D:
自吹 放纵
正确答案:B
解析:
先看第二空。前文指出“积极的爱国应该有意识地诉诸理性”“以理性的方式表达爱国诉求”,分析可知设空句说的是,如果放任自己的爱国情感变得狂热、不理性则不能帮助国家。横线处所填词语表达狂热、不理性的意思。“蔓延”指范围上的扩展,“泛滥”“失控”指的是程度上的加深、加重。爱国情感的狂热指的是程度上的过度加深、不理性,“泛滥”“失控”符合文意,“蔓延”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A。“放纵”适用于人,“情感”不能自己“放纵”,排除D。
再看第一空,“自命”指自认为具有某种身份、品格等,如“自命清高”“自命不凡”,不能搭配“爱国”这一情感,排除C。“自诩”指自夸,填入形容有些人自夸是爱国的人,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8题
8、【言语理解】①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②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
③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
④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⑤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
⑥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①⑥③
B:②⑤④⑥①③
C:⑤①④⑥③②
D:⑤③④⑥①②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③中“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是对⑥中“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的转折说明,因此这两句应紧密相连,顺序为⑥③,排除B、D。①中的“目视”对应⑤中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即①应承接⑤来说明自然不仅提供了活的、动的风景,还提供了各种声音。④指出艺术家无法达到自然的境界,是对⑤①两句的进一步说明,三句的顺序为⑤①④,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9、【言语理解】“广场舞大妈”在一种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形成强烈对比的方式中,通过________的身心体验表达着她们对“共同存在”的渴求。在这个意义上,广场舞已经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及其发生主体,成为一种时代________,即个体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共同感的缺失和对群体性兴奋的向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比拟 共鸣
B:如痴如醉 精神
C:由外及内 象征
D:酣畅淋漓 隐喻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如痴如醉”通常用来形容神态,不能形容“体验”,排除B。由“渴求”可知,“广场舞大妈”表达的方式是很热烈、急切的,“由外及内”体现不出这一特点,排除C。
第二空,用“时代共鸣”形容广场舞不恰当,排除A。此处说的是广场舞流行背后反映的深层问题,“隐喻”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
10、【言语理解】文旅地产从字面上是“文化+旅游+地产”,但其本质和核心是“文旅”而非“地产”。文旅领域________,如何通过差异化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如何达到旅游和地产的平衡,是开发商们须持续思考的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花齐放
B:如火如荼
C:群雄逐鹿
D:齐头并进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后文的“如何通过差异化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文旅领域竞争激烈。“百花齐放”比喻文艺创作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形容文旅领域不恰当,且不含竞争之意,排除A。“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齐头并进”指几方面一起前进。二者均不含竞争之意,排除B、D。“群雄逐鹿”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符合语境。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