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幸福教育是师生发挥主体创造性的教育。在幸福教育中,师生都是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创造的活动还是机械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状态和境界。没有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亦没有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教育者的创造性,幸福教育就很难体现崇高的理想。
这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阐述观点的?
A:幸福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
B:
幸福教育如何体现崇高的理想
C:
幸福教育来源于教育者的创造性
D:
幸福教育应该是机械活动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句摆明观点,A项与此论述一致,当选。D项“机械活动”是被文段否定的,可迅速排除。创造性不仅是“师”,还有“生”,C项片面。本题也可由高频词语识别法解答,“创造”二字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由此可快速定位选项A、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猫虽然平时可能对主人不理不睬,却能在众多声音中识别出主人的声音,并对其投入更多情感和注意。研究发现,猫不仅敏感于主人的声音(音频信息),还敏感于主人呼唤自己的名字(字符信息)。不只是猫,目前的研究发现,猿猴、海豚、狗甚至鹦鹉,都可以识别出自己的名字。它们识别名字的方式与人类基本一致,都是在反复经历某个特殊字符伴随自己的事件之后,才建立起这个字符与自已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揭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模式
B:名字成为与普通字符完全不同的存在
C:这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D:它们由此知道自已拥有一个专属代号
正确答案:C
解析:空缺处所填句子位于文段末尾,应是对前文所述内容的总结。文段首先介绍了猫能识别主人的声音(音频信息)并敏感于主人呼唤自己的名字(字符信息),然后指出猿猴、海豚、狗甚至鹦鹉,也可以识别出自己的名字,接着指出,它们识别名字的方式与人类基本一致,都是在反复经历某个特殊字符伴随自己的事件之后,才建立起这个字符与自已的关系。因此横线处句子应是对这种识别名字方式的总结。C项的“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准确概括了“它们”识别名字的方式,当选。A、B、D三项均未体现“在反复经历某个特殊字符伴随自己的事件之后,才建立起这个字符与自已的关系”这一方式,填入此处衔接不当,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47题
3、【言语理解】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不敢、不愿批评的人,千般托辞,归结一点:为私心所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
②利益关联错综,人际关系复杂,圆润一点,中庸一些,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③有人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
⑤殊不知,脓包不挑破,就会养痈遗患;讳疾而忌医,难免病入膏肓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④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②⑤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④以“正如”开头,属于举例的内容,作为首句不恰当,排除A、C。⑤的“殊不知”是对③②“有人说”观点的反驳,①、④均提到“批评”,应紧密相连。故五句顺序为③②⑤①④。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23题
4、【言语理解】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接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堪忧的现状。故作者意在说明的是要改变不理想的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中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应的是“新形势”,故答案选C。A项“新思路”文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新问题”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本题在C、D项之间存在争议。选D的理由是,题目问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而不是问作者的写作意图,而C是作者的意图,所以选D。这个题目比较特殊。2008年以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人喜欢在提问方式上设置陷阱,要求考生能区分“文意概括”题和“主旨意图”题,从这一命题特点来判断,该题所设置的正确答案很有可能为D。但后来这种命题特点日益淡化,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文意概括”与“主旨意图”这种提问方式的区别已经不再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查点,也就是说现在的题目,同一道题,不会出现提问的是“意图说明”就选A,若换成“对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就选B的现象,且大部分“概括”题考查的仍然是考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这一点考生需把握好。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放眼望去,在落日的余晖里,郁金香花田一望无际。这里的郁金香是按不同颜色分开栽种的,黄色、白色、红色、紫色……一片连着一片,充分表现了荷兰花农的艺术功力。如果花田是清一色的黄色或红色,看上去固然壮观,却不免有些单调;而像这样的一片片排列开来,真像一幅无边的油画铺在田野上,既壮观又绚丽。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些郁金香花田美的关键在于:
A:品种丰富,五彩缤纷
B:面积广阔,壮美无边
C:艺术搭配,分隔有致
D:落日映照,宛如油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前两句说明郁金香按照不同颜色分开栽种充分表现了花农的艺术功力;最后一句提出假设,对比清一色的花田,强调一片片不同颜色错落排列的花田更绚丽。因此,作者认为这些郁金香花田的美是不同颜色的花错落分布而致。C项的“艺术搭配,分隔有致”体现了不同颜色错落分布的郁金香花田的层次美。B、D两项没有体现出颜色多,排除;A项没有体现出颜色的分隔排列,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6、【言语理解】一件保留着旧家具线条和质感的桌子或是储物架或是一张床,你能________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美好和情怀,四四方方、敦实简朴:那是小孩子骑着三只小轮子的童车串胡同的快乐;也是夏天院子里刚洗好的白床单,在阳光里________出的洗衣皂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体验 散逸
B:感受 散发
C:感应 散发
D:触摸 散逸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语义较抽象,不好辨析,而第二空只有“散发”“散逸”两个词,可首先从第二空入手辨析。第二空,“散发出……香味”为习惯搭配。“散逸”指流散,散失,词义不合语境,且“散逸”后不能接“出”,排除A、D。第一空,“感应”指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反应,如心灵感应;“感受”指体会,感想,受到,接受。此处表达的是由旧家具而体会到的旧情怀,用“感受”更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22题
7、【言语理解】选择,不要________一次成功,这要有赖于漫漫人生路上感性的积聚与理性的升华。感性的积聚使人聪敏,理性的升华使人睿智。这种积聚与升华到了家,那么梦想便不再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奢望 海市蜃楼
B:希望 空中楼阁
C:幻想 画饼充饥
D:期盼 镜花水月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段意为选择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需要长期的感性的积聚与理性的升华,想要一次成功是一种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奢望”和“幻想”可以表达这种不合理。“希望”和“期盼”是对未来抱有的一种美好想象和期待,不符合句意,排除B、D。
第二空,“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画饼充饥”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有了积聚和升华,梦想的实现就有了根据,充满可能,不再是虚幻的了,“海市蜃楼”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8、【言语理解】①然而,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但这毕竟只是消极的自我保护,被侵犯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弥补,违法违规者也没有受到应有惩戒
③过去,用脚投票是很多“小散”的无奈选择,“惹不起总还躲得起”
④要从根本上保障小投资者的利益,固然要有强有力的外部保护,而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
⑤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很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⑥在A股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如何有效保护“股微言轻”的小股东,就显得尤其重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②①⑥④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③②⑤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一共给出了③和⑥两个首句,分析发现,很难从首句入手破题。接着观察题干,①以转折词“然而”开头,说明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即监管执法的局限性。根据转折关系可知,①前应说明监管执法的优势,分析其他语句,⑤提到了监管力度的加强使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因此①是对⑤的转折,两句顺序为⑤①,排除B、C。A、D两项的区别在于⑥的位置,由⑥的内容可知,其属于引出话题的内容,不应置于尾句,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4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4题
9、【言语理解】当下,“网红食品”让一些美食爱好者________。然而,朋友圈里的美食宣传往往真假莫辨。“网红食品”利用朋友圈熟人关系、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推销产品,甚至________营销公众号为其背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来 鼓动
B:蜂拥而至 发起
C:亦步亦趋 策动
D:趋之若鹜 发动
正确答案:D
解析:阅读文段,由“然而,朋友圈里的美食宣传往往真假莫辨”等表述可知,作者对“网红食品”持质疑态度。第一空的四个词语不太好做区分,先看第二空。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具有情绪性、激励性等特点。“策动”指策划鼓动。二者用在这里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C。
第一空,“蜂拥而至”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趋之若鹜”形容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后者更符合文段暗含的贬义语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10、【言语理解】企业培训,中国最热。场次频,人数多,规模宏,业者众,课程杂,消费巨。世界各地,管理培训如此热烈,落后国家做不到,发达国家用不着。最令人称奇的是,不仅《孙子兵法》《易经》都是管理学,连佛家、道家都上了企业管理讲台。笔者没有资格否认中国古代典籍包含部分的管理思想,更不敢说佛道没有人文元素的管理哲学。但是管理学就是管理学,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任何人都可以从人的修养的角度学习一切对人的修炼有价值的知识,但不必因为土豪的钱好挣就都拿管理学说事。
这段文字主要批评的是:
A:企业管理培训模糊了管理学的边界
B:企业管理培训用旧瓶装新酒
C:企业管理培训挂羊头卖狗肉
D:所谓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是牵强附会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的乱象展开,由“管理学就是管理学,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不必因为土豪的钱好挣就都拿管理学说事”可知,文段主要批评的是模糊管理学边界的问题。B、C两项文段未涉及,D项脱离了“企业管理培训”这一论述对象,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46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4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