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科技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修订的历法
B:《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C:《伤寒杂病论》——药王孙思邈确立了中医临床基本原则
D:《天工开物》——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授时历》由元代郭守敬主持修订。
B项说法正确。《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C项说法错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医的灵魂所在,作者为张仲景。
D项说法正确。《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2、【常识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立木取信——商鞅
B:卧薪尝胆——勾践
C:围魏救赵——孙武
D:
图穷匕见——荆轲
正确答案:C
解析:围魏救赵的提出者是孙膑,它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积金不可以用于:
A: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B:改善职工福利
C:转增公司资本
D:弥补公司亏损
正确答案:B
解析: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公司亏损的,在依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对下列诗句描述的节气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行莫忘归
②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句①指的是清明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句②指的是谷雨,在每年的4月19-21日。句③出自唐诗《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属于冬天时的场景,一般认为是小雪节气。句④出自宋朝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描写的是春分节气,在每年的3月20日前后。排序正确的是C项。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轻轨和地铁的区别主要是运量不同
B:隐形飞机运用隐形技术,躲避雷达侦测
C:在能源领域中,一般所称的页岩气是指页岩中的天然气
D:海浪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正确答案:D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轻轨”和“地铁”主要区别是单向最大高峰每小时客流量的区别,“轻轨”铁路能适应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1-3万人次,“地铁”的铁路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每小时3万-6万人次。
B选项说法正确。隐形飞机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
C选项说法正确。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
D选项说法错误。通常所说的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所以海浪不是主要由地球自转而形成的,地球自转一般跟昼夜交替有关。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6、【常识判断】以下关于航天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全球的载人航天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阿姆斯特朗
B:电视节目的转播主要通过地球同步轨道静止卫星来实现
C: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D:人造地球卫星若在轨道上运行速度过慢,会被地球引力吸引回地球
正确答案:A
解析:全球载人航天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加加林,而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A项说法错误。
同步轨道静止卫星主要用于陆地固定通信,如电话通信、电视节目的转播等。B项说法正确。
“东方红一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C项说法正确。
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速度一定时,万有引力(地球的引力)等于离心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当速度过慢时,离心力小于地球引力,卫星会被地球吸引而落下。D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4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题
7、【常识判断】火车轨道由两条钢轨组成,一般来说,转弯处的火车轨道,内外两侧钢轨的高低比例为:
A:内侧比外侧高
B:外侧比内侧高
C:两侧一般高
D:有时外侧高,有时内侧高
正确答案:B
解析:火车转弯时行驶在圆弧形轨道上,有向心加速度。火车需要朝向轨道内侧倾斜,因此铁路的外轨比内轨铺得高一些。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8、【常识判断】人们常说的“豆蔻女子”的年龄是指:
A:10岁
B:11岁
C:12岁
D:13岁
正确答案:D
解析:“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四岁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收费收入
B:税收
C:国有资产收益
D:债务收入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有:税收收入;国债收入;国有企事业单位上缴的利润、分红等收入;规费及其他收入(如罚没收入)等,其中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10、【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进行的防卫
B:法制优于法治
C:正当防卫必须是口头警告后实施的行为
D:法治等同于法制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D两项错误。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内涵是一种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内涵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属于制度的范畴。二者代表着不同的方面,因此无法比较。
C项错误。正当防卫必须是口头警告后实施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