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086

发布时间:2023-02-03 20:38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雄企鹅这样煞费苦心地用石子来讨好雌企鹅绝非小题大做,而是由于筑巢的石子对它们有________的魅力。有好巢才能吸引好配偶,筑巢最好的雄企鹅,引起异性注意的机会最大。别致的巢能够________雄企鹅作为配偶的价值,确保配偶的珍贵投资——企鹅蛋不被冰雪冻坏,所以雄企鹅要________地通过建造新居来打败竞争对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名状 体现 千方百计

B:不可抗拒 彰显 不遗余力

C:无与伦比 昭示 不惜血本

D:无以复加 代表 千难万险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不可名状”指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多用于描述感觉的复杂。不能形容“魅力”大,排除A。“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东西。此处强调石子的魅力大,而非完美,排除C。
再看第三空,“千难万险”与“排除”为惯用搭配,单用填入语意不通,排除D。验证B项第二空,“彰显”指鲜明地显示,“彰显价值”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2、【言语理解】我在家常常一人站在窗前向楼下看,安静的院子里有一群流浪猫。流浪猫有其自己的生活,天蒙蒙亮时就会慵懒地走动,等待好心人送来的猫粮。它们三五成群,吃饱了就打打闹闹,累了就找地方歇息,高高兴兴地过上一天。我发现其中有一只花猫不怎么合群,老是独自游走或静卧幽处,仿佛心里有事。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这群流浪猫的奇闻趣事

B:人怎样与动物和谐相处

C:楼下为什么会聚集流浪猫

D:那只不合群的猫的故事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前三句讲了院子里有一群流浪猫,它们三五成群,每天开开心心;文段末句引出猫群中一只不合群的花猫,它仿佛心里有事。基于话题一致原则,文段接下来应紧承尾句继续介绍那只不合群的花猫的故事。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3题

3、【言语理解】所谓“建筑艺术”指的只是建筑的“艺术性”,单纯就此而言,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纯艺术的“艺术性”相较,有时并不在其下,甚至还可能超过而且不可替代。但除了纪念碑、纪念塔、凯旋门等极个别者几乎可以视同为雕塑那样的纯艺术以外,建筑多具有实用功能,不能与其他纯艺术作品简单混同。
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

A:建筑艺术与纯艺术有差异

B:建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C:建筑中只有部分是纯艺术

D:建筑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本文通篇都在拿建筑艺术和纯艺术作比较,B、D两项中只论述了建筑艺术,片面;C项不是文段重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说到海洋酸化的影响,每年渔业价值约2.2亿美元的珍宝蟹,可能会因受到自身食物源减少的冲击,而在未来50年面临强烈的低迷。但翼足类、桡足类、易受酸化伤害的带贝壳的微小海洋生物,可能会经历轻微的下降,因为它们数量庞大,足以抵消大部分影响。同时,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较少受海洋酸化的影响。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A:珍宝蟹的市场前景黯淡

B: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发展

C:微小海洋生物的发展是乐观的

D: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指出海洋酸化会影响珍宝蟹的生存,使其渔业价值出现强烈低迷。接着以“但”转折引出文段观点,即海洋酸化对翼足类、桡足类、易受酸化伤害的带贝壳的微小海洋生物、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影响并不大。D项是对文段观点的准确概括。
A项关于珍宝蟹的介绍是转折之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文段强调的是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较小,B项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微小海洋生物”表述片面,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5、【言语理解】猴子听说牛老大要请一名家庭教师,于是前往应聘。他在水田里找到了正在耕作的牛老大,双方商定了相关事宜。第二天,猴子要去任教。临走时,他拱到水塘里把身子涂了一通污浊泥水。母猴见了觉得奇怪,问他为何如此。猴子说:“昨天我见牛老大就是这模样,大概他们家就兴这个,我是入乡随俗,拉近关系。”牛老大望见猴子脏兮兮的模样,满心不高兴,大声呵斥其离开。猴子惊诧地问道:“你昨天不就是这样吗?”牛老大边关门边鄙夷地回了一句:“我那是在水田里劳作!”
这则寓言故事给基层公务员的启示是:

A:努力工作才是群众最欢迎的

B:了解人民诉求才能解决人民疾苦

C:拉近群众关系并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D:深入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正确答案:D

解析:寓言中提到猴子去牛老大家应聘家庭教师,牛老大在水田里耕作满身是泥,它就误以为这是牛老大的喜好,决定入乡随俗,然后在当天就遭到了牛老大的拒绝。这则寓言给基层公务员的启示是凡事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情况搞清楚了,这样才能做好服务工作。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①在他小伫濠梁之上领悟了鱼的乐趣之后,________想养鱼致富,挖起鱼塘来了。
②咱这河里的水,是从东海议价买来的。您是明白人,每吨当然________一元。
③提货单________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儿没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然 不只 只管

B:居然 不止 尽管

C:竟然 不只 尽管

D:竟然 不止 只管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②句,“不只”为连词,“不但、不仅”的意思;“不止”作副词时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结合句意及“一元”可知此处应填“不止”,排除A、C。
再看第③句,分析可知,前后分句间为转折关系,故应填“尽管”,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7、【言语理解】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因果结构,首句指出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接着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选址和洞窟设计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正因如此,才使得莫高窟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C项是结论句的同义转述。A、D两项为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重要价值”文段没有涉及,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中国家庭的“早教”却是另一番样子。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功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早教”更注重知识学习

B:“早教”在中国已经偏离本源

C:中国“早教”不利于孩子成长

D:中国“早教”与德国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早教”起源于德国,并介绍了它的初衷——用亲子互动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接着阐明了中国“早教”的种种表现,显然偏离了这种初衷。即中国的“早教”已偏离了本源。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没有体现中国与德国早教的不同。C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不同点”表述宽泛,没有体现不同点在哪里,不如B项表述准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0题

9、【言语理解】当家中有人做客时,自己的孩子坐在凳子上,一边看动画片一边乱动,结果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了下去,然后哇哇大哭。这时,许多父母会斥责孩子:“看个动画片都不老实,自己把自己摔了还有脸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批评很可能只是父母在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摔倒的孩子正处于伤心中,无法领会父母批评背后的“深意”,只能听到父母的呵斥,因而可能会哭得更厉害。事实上,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众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自尊心的形成及发展。一味地打骂、呵斥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在外人面前“丢了人”,还会使孩子形成“某件坏事的出现是自己活该”的消极思维。
对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堂前教子”可能适得其反

B:当众批评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C: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自己内心很愤怒,则教育意义不大

D:家里有客人时,最好不要斥责孩子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以家中有客人时孩子从凳子上摔下去大哭,父母呵斥孩子的例子,引出对父母当众批评孩子这一行为危害的探讨。B项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是当众批评孩子危害的一方面表现,概括不全面;C项脱离了当众批评孩子这一话题;D项“家里有客人”只是文段举的“当众批评孩子”的一种情况。A项的“堂前教子”是对“当众批评孩子”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10、【言语理解】现代欧洲城市与中世纪城市以及当代工业城市模式截然不同。中世纪城市是作为对封建领主权力的制衡力量而崛起并站稳脚跟的,在当时是受保护的自治区域,是庇护所,让商人和工匠的活动不受封建主掠夺。与之相反,现代城市则是放弃了农村传统居所的显贵(如资产阶级地主)所青睐的居住地,是将周边乡村都置于其影响下的新兴权力中心。现代城市的另一个特点是第三产业在城市功能中占压倒性优势,这是以损害生产性活动为代价的,而后者曾是中世纪城市的核心,并在后来的工业化时代重新占据这一地位。
文中“后者”指的是:

A:生产性活动

B:第三产业

C:现代城市

D:资产阶级地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就近原则,“后者”所指隐含在前一句中,即“现代城市的另一个特点是第三产业在城市功能中占压倒性的优势,这是以损害生产性活动为代价的”。此句中,前者指“第三产业”,后者指“生产性活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